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寧波畫家20幅畫作綻放馬德里

遙遠的西班牙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 一場“愛的密碼”中國新水墨藝術展正在展出。 作為浙江唯一一位畫作入選畫展的寧波畫家, 鄭登橋精心創作的20餘幅新水墨畫, 吸引了眾多外國友人駐足觀賞, 在畫展上獲得巨大成功。 他的作品《問天》已被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收藏, 作品《延年益壽》更是被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收藏。 昨日, 剛從馬德里回到家鄉不久的鄭登橋接受金報記者專訪, 娓娓道來此次國外參展的感觸。

記者 吳丹娜

寧波畫家

20幅畫作綻放馬德里

“絲綢之路文化行—— 愛的密碼中國當代新水墨藝術展”由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國際文化學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聯合舉辦,

3月24日在西班牙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

新水墨是中國畫壇近年崛起的一門藝術, 畫作將中國水墨作為介質, 以傳統的美學理念和傳統造型藝術為基點, 融合了西方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的元素。 因為其深刻的文化批判意識、昂揚的生命激情和帶有強勁衝擊力的視覺形象而獨步畫壇, 成為中國畫壇中的一支勁旅和流派。 這次在馬德里的畫展在藝術敘事上更趨大膽、新穎和自我, 畫展中薈萃了不同年齡、不同風格、不同層次的中國新水墨藝術家們的作品。 展覽共計展出作品40餘幅, 而寧波畫家鄭登橋一人的作品就占了20幅。

鄭登橋是中國當代知名水墨畫家, 寧波市著名的收藏家、余姚市博翰藝術館館長。 鄭登橋接受金報記者採訪時說, “簡單的說, 新水墨畫從構圖、色彩、表現內容等方面區別于傳統水墨畫都有創新, 作品或借景自省、溫婉細膩, 充分體現了中國水墨傳統在當今時代的延續和蛻變。 ”

“以書入畫”

鄭登橋畫作集百家精華

這次展覽上展出的20餘幅新水墨畫都以山水為主, 鄭登橋盡力在每一幅作品中注入一系列鮮活的生命色彩。 在筆墨表現上, 他下足“詩畫契合”、“以書入畫”的功夫, 用墨上喜歡進行層層深入的積墨呈現, 把技法進行不斷的變化。

區別學院派, 鄭登橋的山水畫有著鮮明的個人藝術魅力,

深融著意欲不盡的動態美、空間美、傳神美。 鄭登橋表示, 他把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歸結為“無門無派”, “我出生在余姚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從小喜歡畫畫, 沒有師從誰, 全靠自學。 宋元明清的歷代畫家, 齊白石、張大千他們每個人的作品我都臨摹過, 不斷吸取了藝術大家的養分, 集合了百家之精華。 ”

也因此, 鄭登橋的畫作傳承了張大千、李可染的風格, 並慢慢建立了自己的風格, 將筆下的圖畫呈現在賦予東方人的眼光同時, 通過具象抽象的結合, 再次進行著虛實與朦朧的微妙處理, 產生了“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現場創作

“打開一扇中國傳統文化的窗”

中國的水墨畫在馬德里綻放, 把中國當代新水墨藝術的歷史傳承與新時代探索勾連起來,

讓鄭登橋體悟到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當代藝術之間的共振和差異, 也讓他深刻體會到西方迫切想要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心。

為增進西班牙民眾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審美理解, 這次藝術展現場, 鄭登橋當場即興揮毫創作了一幅新水墨作品。 即便語言不通, 卻依然阻擋不了西班牙民眾探索東方文化的渴望, “中國的水墨畫為什麼要用宣紙?為什麼要用墨來作畫?他們的問題千奇百怪。 這次去, 我發現很多外國友人對中國依然存在認知上的誤區。 對中國傳統文化水墨畫也一樣, 一點都不瞭解。 ”鄭登橋為此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我覺得有責任和義務用我們的行動讓歐洲更瞭解中國。

藝術的語言是共通的, 新水墨畫就像一扇打開中國傳統文化的窗戶, 讓他們望進來而意猶未盡。 ”

據悉, “愛的密碼”中國新水墨藝術展4月10日在馬德里中國文化中心圓滿落幕。 鄭登橋透露, 他將按照計畫在世界各國進行他的新水墨藝術畫巡展, 並開展多層次的藝術交流活動, “希望通過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激發、相互滋潤, 加強中西文化藝術的深層交流對話, 推動中西文化藝術之間的互鑒與互學,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讓世界瞭解當代中國文化的風姿和情韻。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