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佳作欣賞:王景峰——三更有夢書當枕,一路芳華筆墨香

三更有夢書當枕, 一路芳華筆墨香

文/王景峰

讀書是兩個人的無聲對白, 儘管素未謀面, 卻能觸摸對方的喜樂憂傷;寫字是一個人的孤獨清歡,

儘管枯燥寂寥, 卻能筆墨芳華日月滄桑。

也許, 書癡大抵如此吧。

我喜歡寫字, 那年接兵幹部之所以看上我, 大多因為我寫過一些所謂的詩稿;我也喜歡看書, 年幼時愛看連環畫, 年輕時鍾情詩詞歌賦, 年長後喜讀各類文章。 從學校到部隊再回到地方, 我一路大道平坦不驚波瀾, 高一時寫的一首《龍吟》獲全校第二名, 列兵時參加團中央全國徵文, 《一個書癡的自白》竟獲二等獎, 後來寫的小說厚臉無恥地獲過集團軍一等獎及軍區的其它獎項, 還很汗顏地被電臺、刊物多次評為優秀或積極通訊員, 到院校工作後癡心不改, 膽大包天地參加學術論文比賽, 也居然排名前十獲三等獎;斗膽登臺參加講課比賽, 卻無懸念地摘取全院第一......當然,

這些都無所謂, 關鍵是我喜歡枕書睡覺, 像炒菜放鹽一樣, 不然很難入睡。 於是我固執地以為, 書墨一定是上蒼賜予人間最美的饋贈!

小時候, 我經常跟在大人後面, 看父親他們在牆上刷寫標語, 回到家端坐在煤油燈下, 跟母親學認字,

不謙虛地說, 上育紅班前, 我已會認三年級以下的漢子了, 然後我就到處找書看, 甚至連《看雲識天氣》、《果樹栽培技術》等科普讀物也不放過。 在悠悠無慮的童年裡, 我在牛屋裡聽父親讀三國、念聊齋、說紅樓, 鑽在爺爺的屁股下, 聽村裡老人念《封神演義》、《楊家將》, 因為偷爺爺的藏書被挨過打, 因為一本小人書《吉鴻昌》和鄰居小孩翻過臉, 因為看書入迷, 放羊時差點弄丟三隻;我的小木箱裡, 除了彈弓、泥模子, 就是珍藏的小畫書。 我喜歡星期天的早晨, 喜歡躲在被窩裡, 一手啃著冷硬的窩窩頭, 一手端著連環畫, 像看電影一樣聯想圖文並茂的故事情節。 小時院前有片樹林, 我們經常偷來家裡的圍裙, 兩頭紮繩子, 系樹上,
儘管沒有觀眾, 我們仍在“銀幕”前手舞足蹈, 那時想, 要是能天天看上電影該多好啊!上了高中, 鎮上影院有次舉辦電影夜市, 放通宵電影, 我們買不起票, 幾個同學自己畫票, 僥倖幾次後, 還是被門衛發現把我們趕走。 現如今我不怎麼喜看電影, 總覺得電影拍的亂七八糟, 違背原創者的初衷, 還不能淋漓刻畫人物心理, 還是看書好, 該說的、不該說的, 作者全都交給給讀者了。

有年春天老下雨, 我撲踏撲踏踩著雨水, 穿過喇叭滿枝的梧桐樹, 看到慧芳正坐在過檔下看畫冊, 她爸是鄉長, 有錢買書, 我便向她借了幾本《江蘇兒童》、《少年文藝》;少年時我周圍不少朋友都喜歡看武俠傳記, 我不太喜歡, 太玄乎, 每去縣城趕會, 我把父母給的買吃、買衣服的錢, 很多都買了書, 或者在書攤前蹲上一天, 看一本2分錢的書;有時為求讀一本《故事大王》, 晚上很晚, 我還候在人家大門口的寒風中, 拿到手後在燈下急急連夜讀完, 次日歸還, 絕不食言;在暖烘烘的牛屋裡, 我讀過《收穫》、《人民文學》、《十月》《小說月報》等。 那年伯父一家從太原來家,堂哥堂妹們聚談著很多話題,我聞所未聞,驚訝於他們知識的豐富,王芳便建議我讀《讀者文摘》、《半月談》,勸我擴大閱讀面,此後,我的閱讀層次翻越了另一個分水嶺。

在柳州的散漫時光裡,每逢週末無事,我就跨上水壺,紮進圖書館看書、抄文章。我的書架上至今還安放著以前的摘抄本,厚厚的,有些頁面已發黃,裡面有當年的《語文報》、《遼寧青年》《台港文學選刊》等刊載的好文;初中和高中時代,我特別喜看《語文報》,尤喜龍新華、琦君等人的作文。

那時流行空中交友,我試著給電臺寫了一則,認識了一個叫飄雲的女孩,她信上說在電臺工作,問我為啥不給她們投稿,這下喚起了我寫作的欲望,於是開始寫、開始投,每次收到微薄的稿費,便約上三五老鄉,偷偷蹲在連隊的豬圈上小慶,白酒二塊五一瓶,螺螄粉一塊兒,哥幾個談著喝著,直到星月沉默露珠滿襟;入伍第二年底,全連在大廳集合,準備參加老兵退伍儀式,歐陽副連長忽然說:大家快聽,柳州電臺正播放咱們戰士寫的送老兵的文章呢!在傷感而激揚的配樂中,柳州電臺主持人柳琦正誦讀我寫的《最後的軍禮》,惹得老兵們無不掩面沉默......電臺發表文章多了,接近年根的時候,因為一個老鄉,我和連長頂嘴吵架,賭氣去158醫院“住院”,沒過幾天,連隊來電催我務必回去,說是給我立功,這麼好的事情落到我頭上?我誠惶誠恐地趕回,然後感激涕零地買了一袋蘋果,問了王金燕她家的門牌號,偷偷摸摸地去感謝處長,處長拉我坐下。他認識我,剛下連那年我在新春晚會上演過小品和巡演,但我卻從沒和他接觸過,那麼大的首長,兵蛋子可不敢。他笑呵呵地對我說:咱單位兩千多號人,就出你一個,不容易,立功那都是你應該的,我再次感激萬分,除了敬禮,就是不停地鞠躬,以示我的真誠謝意。原來,她女兒王金燕在我連當兵,給他說連隊有個兵在《戰士報》發了不少文章,他核實連長指導員後,才決定給我報功,我非常感激這樣的首長;大年除夕前連天,指導員給我一個通知,柳州電臺邀我參加台裡的春節直播特別節目,且是午夜訪談,說處裡特批了,我就去了電臺,第一次面對直播話筒,和聽眾害羞地交流文學話題,我緊張得牙齒直哆嗦;年後不久,我收到了廣西《聲屏報》的郵件,除信之外,還有厚厚的一摞刊有我名字的報紙,廣西台主持人寄的,叫王雷,她說文章播出後,深受聽眾感動,便來信了,那篇叫《今年不回家》。

數月後,指導員給我一盤錄影帶,叫我脫產觀看、好好看,還要寫觀後感,說是宣傳處交代的,那是一部《萬水千山》電影,我看完把寫的感想送給李幹事,不久這篇影評刊登在《南疆影視》上,再不久,軍區文化部下來組稿,我得以認識了軍區的幾個老師,給了我莫大的鼓勵與期許;再不久就收到一封厚厚的信件,裡面一頁信、幾本書,還有簽名,我不解,於是跑去機關問,李幹事、王幹事一看,說你認識他?我搖頭,王幹事誇張地說:抱住他的大腿,小夥子以後有發展!寄信人是葉知秋,著名軍旅詩人,《戰士文藝》主編,我的恩師,調去廣州後他已退休,我去看過幾次;參加完軍校統考後,我回去探家,跟母親在莊後給玉米施肥,鄰居急急跑來叫趕緊回家,說是鄉里來送立功喜報,要我們去接,那天午飯時,樹上的大喇叭吵得比喜鵲還熱鬧,大意是村長勸村民重視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要學人家王家小子,學習好總會有前途等等。那幾天走在村裡,我倍覺無尚光榮。

軍校第一年寒假,我回柳州見到李幹事,他給我一本大紅證書,原來那篇影評徵文在總政獲獎了,還登了《解放軍報》,他說:要不是去軍校上學,估計能報請二等功。我登時大暈!1995年8月底晚飯後,我一個人坐在柳江邊,心思如水翻騰不止,回去後趴在昏黃的走廊裡,草寫了《此情綿綿——回望柳州》,算是對在柳三年的總結回顧,軍校畢業後,我做夢裡都想原路返回,然而路不由人;在桂林的山裡,我除了細數流雲外,就是去地攤找尋舊書舊報,每次回故鄉,同窗知我愛書,每去跳蚤市場,但凡見到陳年合訂本,必購回送我,我愛聞那些陳年留存的墨香,在那些橫排豎列的文字裡,能看見很多睿智的光芒。

作為載波員出身,上班守護維護載波機器,說真的,我不喜歡嵌在鐵框裡的設備,卻是喜歡辦公室的空調,那個年代尤其奢侈,夜闌人靜時,樓下是青蔥油綠的花木,隔壁是貌美如花的話務女兵,我坐在辦公桌前,展開借來的傳真紙,一個人天馬行空地傻想、慢寫,每次初稿出爐,便溜到隔壁,炫耀給戰友們批評指正,她們也時常買來螺螄粉,友好地送我一份,那時沒學抽煙,有時實在倦了,就從載波機後掏出瓶酒精來飲,那是班裡擦拭機器用的,有次班長組織擦機器,發現少了大半,責問原因,我說是我喝了,班長大怒:不要命了?二十四年重逢後,班長再提這事,大家一陣猛笑。

從學校到部隊,從部隊到軍校,從一座房子到另一座房子,我搬過很多次家,每次都大包小包,裡面全是書,總想清理卻又不忍,畢竟它們如影隨形地伴了我那麼多年,跟我東西南北折騰了許多路,寧肯不放其它,也不忍掃地出門。如今,書已結結實實地佔據了三個書櫃,半夜醒來,能經常聞到書頁裡透發的陣陣墨香。

文字細膩的人,也許內斂,也許粗狂。曾有人這樣評價我:人不如其文!我一面尷尬,一面不服:假如真如書上那般活著,這世界該是什麼樣子?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人有多個棱面,善於偽裝倒在其次,關鍵是用文字的溫度溫暖人間,用文字的利刃刺破蒼穹,用文化裝扮脈脈溫情的心靈,正如有的人外表也許很普通,內裡一定很強大!

光陰流轉,芳華易逝。我們都走過年輕,也曾幻想過無數美好,即使當下不太如意,與其滿懷芥蒂,不如心無旁騖,在匆忙勞頓的旅程中,不妨挾裹一摞書籍,放置案頭枕邊,就著點點燈火,溫暖漫漫長夜,借書頁散開一路韻香芳華,直至落英繽紛的彼岸!

作者簡介:

王景峰,籍貫江蘇,現居廣州,一個走路看書、吃飯寫字的人。

徵稿啟事:本頭條號為德州晚報記者個人平臺,所有的作品和言論與供職單位無關,本人致力於傳播美文美圖,創作美文美圖,弘揚人間真善美,望朋友們提供優質稿件,尤其歡迎原創作品,可刊登作者照片和簡介。有意請私聊。

好文章不敢獨享,我分享給你,麻煩你分享給朋友!

那年伯父一家從太原來家,堂哥堂妹們聚談著很多話題,我聞所未聞,驚訝於他們知識的豐富,王芳便建議我讀《讀者文摘》、《半月談》,勸我擴大閱讀面,此後,我的閱讀層次翻越了另一個分水嶺。

在柳州的散漫時光裡,每逢週末無事,我就跨上水壺,紮進圖書館看書、抄文章。我的書架上至今還安放著以前的摘抄本,厚厚的,有些頁面已發黃,裡面有當年的《語文報》、《遼寧青年》《台港文學選刊》等刊載的好文;初中和高中時代,我特別喜看《語文報》,尤喜龍新華、琦君等人的作文。

那時流行空中交友,我試著給電臺寫了一則,認識了一個叫飄雲的女孩,她信上說在電臺工作,問我為啥不給她們投稿,這下喚起了我寫作的欲望,於是開始寫、開始投,每次收到微薄的稿費,便約上三五老鄉,偷偷蹲在連隊的豬圈上小慶,白酒二塊五一瓶,螺螄粉一塊兒,哥幾個談著喝著,直到星月沉默露珠滿襟;入伍第二年底,全連在大廳集合,準備參加老兵退伍儀式,歐陽副連長忽然說:大家快聽,柳州電臺正播放咱們戰士寫的送老兵的文章呢!在傷感而激揚的配樂中,柳州電臺主持人柳琦正誦讀我寫的《最後的軍禮》,惹得老兵們無不掩面沉默......電臺發表文章多了,接近年根的時候,因為一個老鄉,我和連長頂嘴吵架,賭氣去158醫院“住院”,沒過幾天,連隊來電催我務必回去,說是給我立功,這麼好的事情落到我頭上?我誠惶誠恐地趕回,然後感激涕零地買了一袋蘋果,問了王金燕她家的門牌號,偷偷摸摸地去感謝處長,處長拉我坐下。他認識我,剛下連那年我在新春晚會上演過小品和巡演,但我卻從沒和他接觸過,那麼大的首長,兵蛋子可不敢。他笑呵呵地對我說:咱單位兩千多號人,就出你一個,不容易,立功那都是你應該的,我再次感激萬分,除了敬禮,就是不停地鞠躬,以示我的真誠謝意。原來,她女兒王金燕在我連當兵,給他說連隊有個兵在《戰士報》發了不少文章,他核實連長指導員後,才決定給我報功,我非常感激這樣的首長;大年除夕前連天,指導員給我一個通知,柳州電臺邀我參加台裡的春節直播特別節目,且是午夜訪談,說處裡特批了,我就去了電臺,第一次面對直播話筒,和聽眾害羞地交流文學話題,我緊張得牙齒直哆嗦;年後不久,我收到了廣西《聲屏報》的郵件,除信之外,還有厚厚的一摞刊有我名字的報紙,廣西台主持人寄的,叫王雷,她說文章播出後,深受聽眾感動,便來信了,那篇叫《今年不回家》。

數月後,指導員給我一盤錄影帶,叫我脫產觀看、好好看,還要寫觀後感,說是宣傳處交代的,那是一部《萬水千山》電影,我看完把寫的感想送給李幹事,不久這篇影評刊登在《南疆影視》上,再不久,軍區文化部下來組稿,我得以認識了軍區的幾個老師,給了我莫大的鼓勵與期許;再不久就收到一封厚厚的信件,裡面一頁信、幾本書,還有簽名,我不解,於是跑去機關問,李幹事、王幹事一看,說你認識他?我搖頭,王幹事誇張地說:抱住他的大腿,小夥子以後有發展!寄信人是葉知秋,著名軍旅詩人,《戰士文藝》主編,我的恩師,調去廣州後他已退休,我去看過幾次;參加完軍校統考後,我回去探家,跟母親在莊後給玉米施肥,鄰居急急跑來叫趕緊回家,說是鄉里來送立功喜報,要我們去接,那天午飯時,樹上的大喇叭吵得比喜鵲還熱鬧,大意是村長勸村民重視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要學人家王家小子,學習好總會有前途等等。那幾天走在村裡,我倍覺無尚光榮。

軍校第一年寒假,我回柳州見到李幹事,他給我一本大紅證書,原來那篇影評徵文在總政獲獎了,還登了《解放軍報》,他說:要不是去軍校上學,估計能報請二等功。我登時大暈!1995年8月底晚飯後,我一個人坐在柳江邊,心思如水翻騰不止,回去後趴在昏黃的走廊裡,草寫了《此情綿綿——回望柳州》,算是對在柳三年的總結回顧,軍校畢業後,我做夢裡都想原路返回,然而路不由人;在桂林的山裡,我除了細數流雲外,就是去地攤找尋舊書舊報,每次回故鄉,同窗知我愛書,每去跳蚤市場,但凡見到陳年合訂本,必購回送我,我愛聞那些陳年留存的墨香,在那些橫排豎列的文字裡,能看見很多睿智的光芒。

作為載波員出身,上班守護維護載波機器,說真的,我不喜歡嵌在鐵框裡的設備,卻是喜歡辦公室的空調,那個年代尤其奢侈,夜闌人靜時,樓下是青蔥油綠的花木,隔壁是貌美如花的話務女兵,我坐在辦公桌前,展開借來的傳真紙,一個人天馬行空地傻想、慢寫,每次初稿出爐,便溜到隔壁,炫耀給戰友們批評指正,她們也時常買來螺螄粉,友好地送我一份,那時沒學抽煙,有時實在倦了,就從載波機後掏出瓶酒精來飲,那是班裡擦拭機器用的,有次班長組織擦機器,發現少了大半,責問原因,我說是我喝了,班長大怒:不要命了?二十四年重逢後,班長再提這事,大家一陣猛笑。

從學校到部隊,從部隊到軍校,從一座房子到另一座房子,我搬過很多次家,每次都大包小包,裡面全是書,總想清理卻又不忍,畢竟它們如影隨形地伴了我那麼多年,跟我東西南北折騰了許多路,寧肯不放其它,也不忍掃地出門。如今,書已結結實實地佔據了三個書櫃,半夜醒來,能經常聞到書頁裡透發的陣陣墨香。

文字細膩的人,也許內斂,也許粗狂。曾有人這樣評價我:人不如其文!我一面尷尬,一面不服:假如真如書上那般活著,這世界該是什麼樣子?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人有多個棱面,善於偽裝倒在其次,關鍵是用文字的溫度溫暖人間,用文字的利刃刺破蒼穹,用文化裝扮脈脈溫情的心靈,正如有的人外表也許很普通,內裡一定很強大!

光陰流轉,芳華易逝。我們都走過年輕,也曾幻想過無數美好,即使當下不太如意,與其滿懷芥蒂,不如心無旁騖,在匆忙勞頓的旅程中,不妨挾裹一摞書籍,放置案頭枕邊,就著點點燈火,溫暖漫漫長夜,借書頁散開一路韻香芳華,直至落英繽紛的彼岸!

作者簡介:

王景峰,籍貫江蘇,現居廣州,一個走路看書、吃飯寫字的人。

徵稿啟事:本頭條號為德州晚報記者個人平臺,所有的作品和言論與供職單位無關,本人致力於傳播美文美圖,創作美文美圖,弘揚人間真善美,望朋友們提供優質稿件,尤其歡迎原創作品,可刊登作者照片和簡介。有意請私聊。

好文章不敢獨享,我分享給你,麻煩你分享給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