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米芾《元日帖》寫于中國人傳統的元旦,與現在的元旦無絲毫關係

沒文化, 真可怕。 現在有些學書者竟以為米芾的《元日帖》是寫於西曆的1月1日;但也有人為了抓人眼球, 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以訛傳訛;其實正月初一才是中國人傳統中的“元旦”。

今天一般所說的元旦, 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是西曆1月1日;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夏、陰)曆正月初一。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于《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 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 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 中華民國起為西曆1月1日。

在漢語中, 元, 謂"首";旦, 謂"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的“元”, 指開始, 是第一的意思,

元旦凡數之始稱為“元”;“旦”, 象形字, 上面的“日”代表太陽, 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 “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象徵一日的開始。 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 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元旦又稱“三元”、元日, 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元旦, 據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追溯中國人使用元旦一詞的歷史, 就知元旦指正月初一由來已久;而“元旦”指西曆1月1日, 只是幾十年的事情。

從漢武帝起, 規定孟春月(元月)為正月, 把孟春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 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1912年1月13日, 孫中山發佈《臨時大總統關於頒佈曆書令》, 責成內務部編印新曆書。 隨後又規定陽曆(西曆)1月1日為“新年”,

但不叫“元旦”。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西曆1月1日為元旦, 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米芾 《元日帖》 紙本 縱25.2釐米 橫40.5釐米 , 此書約書于元符二年(1099年)正月初一, 為米芾草書九帖之三。

釋文:

元日明窗焚香, 西北向吾友, 其永懷可知。 展《文皇大令》閱, 不及

他書。 臨寫數本不成, 信真者在前, 氣焰懾人也。 有暇作譜, 發一

笑於事外。 新歲勿招口業, 佳。 別有何得?泗戎東下未?已有書至彼, 俟之。

明代人都穆跋《元日帖》雲:“翁此卷嘗入紹興秘府, 後有其子元暉題識, 蓋海岳平生得意書也。 其中登海岱樓詩一首, 下小字注雲:‘三四次寫, 間有一兩字好, 信書亦一難事。 ’夫海嶽書, 可謂入晉人之室。 ”

大意是指在元旦之時, 向友人透露自己展玩《文皇大令》, 《文皇大令》見於米芾《書史》, 即指唐太宗《唐文皇手詔》。 米芾不只展玩, 並臨寫數本不成, 因為高超的真跡就在眼前, 氣焰懾人, 令他不敢下筆。 米芾于元旦日猶不輟臨帖, 其精勤於此可見。

此帖的大多草字寫法直取晉人, 用筆亦有晉人特徵, 如:第二行"其、永", 第三行"不及", 如將第四、七、八、九行分割出來置於二王帖中, 亦難以辨出。 而首行, 是米芾行書的典型特徵, 如"元、窗、香、西、北"等字, 用筆提按變化大, 且向右上聳肩取勢,第二行"向吾友"尤其明顯,"文皇大令"與第六行"人、也、作、譜、友"等字,用筆爽勁,頓挫有力,粗細對比強烈,是米芾用筆個性化的具體顯現。米芾用筆迅疾,腕力沉雄,既速且勁,跌宕生姿,線條粗細的變化對比強烈,筆勢連綿,氣勢逼人,性情迸發。

此帖與《論書帖》是米芾的代表作,又是米芾藝術風格的又一個層次:古雅脫俗,意趣天成。日本人中田勇次郎雲:"書法仿王羲之草體,超越通常的王字,而更得晉人高致之風度。"均可見《元日帖》確是米芾草書中的佳作。此帖字字多不相連,唯有一些字與字之間以末筆相連,如:"向吾友"、"不及"、"本不";另有一些以遊絲線相蓮,如:"懷可"、"在前"、"何得"。字字筆滋精靈,若行若藏,首尾相接,左右呼應,實是"意到筆不到的"。筆意極盡變化,擫拓相間,圓中蘊方,蒼潤互補。看似灑脫不拘,實則結體自由不散亂,形成一種率真平易的獨特書風。觀後有不枯、不俗、不媚、不弱的美感。

學書法的人應以優秀傳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就應當鑽研傳統文化,不能鬧出說米芾《元日帖》寫于西曆元旦的笑話,否則,字再好也會被別人譏之為寫字匠。

且向右上聳肩取勢,第二行"向吾友"尤其明顯,"文皇大令"與第六行"人、也、作、譜、友"等字,用筆爽勁,頓挫有力,粗細對比強烈,是米芾用筆個性化的具體顯現。米芾用筆迅疾,腕力沉雄,既速且勁,跌宕生姿,線條粗細的變化對比強烈,筆勢連綿,氣勢逼人,性情迸發。

此帖與《論書帖》是米芾的代表作,又是米芾藝術風格的又一個層次:古雅脫俗,意趣天成。日本人中田勇次郎雲:"書法仿王羲之草體,超越通常的王字,而更得晉人高致之風度。"均可見《元日帖》確是米芾草書中的佳作。此帖字字多不相連,唯有一些字與字之間以末筆相連,如:"向吾友"、"不及"、"本不";另有一些以遊絲線相蓮,如:"懷可"、"在前"、"何得"。字字筆滋精靈,若行若藏,首尾相接,左右呼應,實是"意到筆不到的"。筆意極盡變化,擫拓相間,圓中蘊方,蒼潤互補。看似灑脫不拘,實則結體自由不散亂,形成一種率真平易的獨特書風。觀後有不枯、不俗、不媚、不弱的美感。

學書法的人應以優秀傳承傳統文化為己任,就應當鑽研傳統文化,不能鬧出說米芾《元日帖》寫于西曆元旦的笑話,否則,字再好也會被別人譏之為寫字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