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華裔女子因餵奶被趕下飛機引爭議,究竟刺痛了誰的敏感點?

文/孕嬰幫,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不久, 幫媽的社交圈討論過一個“華裔女子因餵奶被趕下飛機”的話題, 其實, 剛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 幫媽內心就憤憤不平了, 這不僅涉及到人權的問題, 更多的是反應了公共場所哺乳的問題。 下面幫媽先帶大家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

多喝兩口奶就被趕下飛機?

12月8日, 美國癌症研究人員、鋼琴演奏芮美帶著父母和年僅兩歲的兒子, 從休士頓喬治布希國際機場搭乘精神航空(Spirit Airline)712班機飛往紐約。 由於天氣原因, 上午六點三十分的航班一再延遲, 他們在飛機上等了3個小時。 因為怕孩子在飛行過程中吵鬧, 芮美開始給孩子餵奶, 這樣就可以在起飛後安靜地睡幾個小時了。 突然, 一位空乘上前請她把孩子放回座椅並系好安全帶, 因為注意到飛機艙門還沒有關閉, 走道裡還有人來回走動, 芮美請求多給她幾分鐘時間。

之後, 又一位空乘上前提出同樣的要求, 芮美重複了之前的要求並保證:“在你關上飛機門之前, 我會完成的。 ”可乘務員卻堅持讓她立刻、馬上將孩子放回座位, 迫不得已的芮美瑞停止給孩子餵奶, 孩子並開始哭泣。 這時, 機組人員命令他們下飛機。

隨後, 祖孫四人被航警帶下飛機, 全機乘客也被要求下機, 重新檢查機艙安全後再登機。 就在重新登機時, 芮美一家在航警的包圍下被拒絕登機。 在這期間, 航空公司的態度也是十分粗暴強硬。

其實單從這件事來看, 芮美並沒有觸犯航空規定的相關條例, 卻受到了如此喪失人權的對待, 就因為餵奶被趕下飛機, 這不僅僅是在國外, 國內之前也曾有過相關的案例, 只不過不同的是搭乘的交通工具。

那麼對於在公共場所哺乳就該有如此不平等的對待嗎?

公共場所哺乳本不該成為問題

如果在地鐵站、商場、辦公室、亦或是機艙內設置哺乳室, 或者是專用的哺乳作為, 公共場所的哺乳根本就不會成為一個問題。 在這方面, 對於公共場所建立的母乳餵養室還是一片空白,

比如之前在一些城市的公車也有設立哺乳專座的情況, 通過拉簾的方式隔離乘客與哺乳的媽媽, 但是, 這種專做僅維持了短暫的時間, 就全被取消了。 其實, 對於特設的哺乳餵養座位, 幫媽是大力支持的, 相信我們的很多媽媽也是這樣的心態, 為何在公共場所哺乳就該受到歧視?

國外如何看待公共場所哺乳

其實關注這類新聞的父母都知道, 歐美國家經常會有歧視公眾餵養的事件, 哪怕是早前通過公開哺乳權利所提到的“女人擁有公開哺乳的權利, 即便與其他法律抵觸, 一個母親依然有權在任何地方喂哺嬰兒, 不論它是私人場所還是公共場所, 也不論她喂乳時是否者遮掩乳頭”的法章, 但至今還是存在歧視的現象。 比如之前發生的類似事件:36歲的母親莎朗史密斯在當地一家大型購物中心的童裝店“Orchestra”用毯子遮住5個月的嬰兒開始哺乳, 幾分鐘後, 該店店員走過來毫不客氣地將她驅逐。 這件事引起了巨大反響, 很快一場抗議活動就被組織起來:60多位母親聚集在這家購物中心,抗議店員的無理行動,最終童裝店道歉。像這種事件還有很多,身為一個母親,就應該被如此對待嗎?

這件事本就是一個小事,為何要將這種虛無的帽子扣得如此高,這不單單是對人格的侮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侮辱,每個人都是在母親的哺乳之下長大的,這種“裸露”與其他形式上的“裸露”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沒有人願意在公共場所裸露自己,但出於不得已的原因,面對饑餓的寶寶,考慮到不以影響其他人為前提,該如何抉擇,不應該只有做母親的人能體會到那種愛和痛,任何一個善良的人,應該都能理解。

作為一位母親,在公共場合哺乳,確實會造成一些不適,不僅是對他人,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但是對於這種不得已的情況,需要的是更多人的理解,即便會覺得不舒服,但只要心態放端正,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何況,只要給母親和寶寶多一些理解與關心,當做是成全或者心疼也好,這需要的是你的行動,而不是漠視。

如何避免公共場所哺乳的尷尬

1. 做好充分的準備,媽媽出門或搭乘交通工具時,選擇背奶。可以事先將母乳擠到奶瓶中放置於便攜的保溫桶,如果寶寶需要時,可直接用奶瓶餵養。

2. 準備遮擋工具。比如可以準備寬鬆的外套,或是毯子,在需要進行哺乳的時候,可以用小毛毯蓋住寶寶的頭部和自己的胸部。

其實通過這種事件,幫媽要強調的是,請給哺乳母親多一些理解與關心,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是依靠母親的哺乳長大的,要知道母親是一個多不容易的角色,更多的時候,僅僅只需要一個理解就好。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很快一場抗議活動就被組織起來:60多位母親聚集在這家購物中心,抗議店員的無理行動,最終童裝店道歉。像這種事件還有很多,身為一個母親,就應該被如此對待嗎?

這件事本就是一個小事,為何要將這種虛無的帽子扣得如此高,這不單單是對人格的侮辱,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侮辱,每個人都是在母親的哺乳之下長大的,這種“裸露”與其他形式上的“裸露”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沒有人願意在公共場所裸露自己,但出於不得已的原因,面對饑餓的寶寶,考慮到不以影響其他人為前提,該如何抉擇,不應該只有做母親的人能體會到那種愛和痛,任何一個善良的人,應該都能理解。

作為一位母親,在公共場合哺乳,確實會造成一些不適,不僅是對他人,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但是對於這種不得已的情況,需要的是更多人的理解,即便會覺得不舒服,但只要心態放端正,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何況,只要給母親和寶寶多一些理解與關心,當做是成全或者心疼也好,這需要的是你的行動,而不是漠視。

如何避免公共場所哺乳的尷尬

1. 做好充分的準備,媽媽出門或搭乘交通工具時,選擇背奶。可以事先將母乳擠到奶瓶中放置於便攜的保溫桶,如果寶寶需要時,可直接用奶瓶餵養。

2. 準備遮擋工具。比如可以準備寬鬆的外套,或是毯子,在需要進行哺乳的時候,可以用小毛毯蓋住寶寶的頭部和自己的胸部。

其實通過這種事件,幫媽要強調的是,請給哺乳母親多一些理解與關心,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是依靠母親的哺乳長大的,要知道母親是一個多不容易的角色,更多的時候,僅僅只需要一個理解就好。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