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朋友圈傳瘋的用藥寶典處處bug,95%家庭都中招!

孩子常吃的這些感冒藥出事了!

12月17日, 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總局關於瀋陽新地藥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生產馬來酸氯苯那敏的通告(2017年第211號)》。 據通告, 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的藥品批文有2112個。 而且, 都是用量非常大的藥品, 這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 如小兒氨酚黃那敏、美敏偽麻口服溶液、維C銀翹片、咳特靈膠囊、鼻炎片等。

截圖來自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

傳說中的“兒科用藥寶典”處處有BUG

近來, 所謂的“兒科用藥寶典”也在微信朋友圈熱傳, 上面針對孩子頭疼、發燒、咳嗽等都列出了相對應的方法, 被很多家長視為兒童用藥指南。

但這份被刷屏的寶典, 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不少網友和業內人士對其專業性和準確性提出了質疑。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管藥師就指出——這份寶典處處有“BUG”!比如:

沒有任何權威研究表明, 以上藥物真的能有效對抗病毒。 甚至在國際上, 到現在都沒有研究出任何一種藥物能對抗普通感冒的病毒。

90%的寶寶都是普通感冒, 屬於自愈性疾病。 使用兒童感冒藥時, 能用單方製劑就不要用複方製劑。

“複方”是指一種藥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 也就是“自己能扛過去”的疾病。

所以, 權衡風險和收益後, 不建議給寶寶使用非處方的複方感冒藥和止咳藥。 另外, 咳嗽是寶寶機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種自然機制, 一般來說沒有必要去刻意抑制它。 感冒時多休息、多喝水、注意防控併發症就可以了。

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2歲以下的寶寶使用複方感冒藥。 甚至有更為激進的醫生認為, 6歲以下都不應該使用。 因為很多臨床試驗表明, 非處方複方感冒藥和鎮咳藥對小寶寶無效, 卻有可能引起嚴重副作用。

生病亂吃藥後果很嚴重

看到這裡, 大家應該也明白了:如果孩子感冒發燒, 千萬別在家亂用藥!因為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危害 1:肝功能受損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依依前兩天發燒至39℃, 媽媽給依依同時服用了“一休”口服液和“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 還使用了外用的“退熱栓”。 1天后, 依依的體溫很快下去了, 但是人變得很沒有精神, 皮膚的顏色比生病前明顯變黃。 依依媽媽覺得不對勁, 趕忙把依依送進了湖南省兒童醫院。

經過檢查, 正常情況下不超過40個單位的轉氨酶,

在依依體內卻升高到了9000個單位, 同時, 依依的凝血功能也有明顯異常。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結果, 判斷依依發生了急性肝功能衰竭, 依依被緊急轉入ICU病房, 醫護人員馬上給她進行了血液淨化、護肝、降酶等對症支持治療。

該院肝病中心主治醫師說, 依依服用的3種藥物裡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 是導致依依出現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元兇。 對乙醯氨基酚過量患兒嚴重者, 可出現進行性肝損傷、不同程度肝性腦病、顱內壓增高、出血等肝功能衰竭表現。

危害 2 兒童藥疹

藥不可亂用,應由醫生判斷病情並合理選用藥物來治療,否則服藥以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也就是兒童藥疹。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粘膜損害,內服、注射、吸入或使用栓劑等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人體的藥物,都可引起。

嬰幼兒極少數發生藥疹,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體內免疫功能日趨完善,藥疹發生率隨之升高。多數兒童藥疹發生于6歲以後。國外臨床資料表明,兒童藥疹發生率約為2.4%-3.1%。

臨床藥理研究表明,引起兒童藥疹的常見藥物依次為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磺胺藥、抗癲癇藥,以及部分中成藥如冰硼散、強力銀翹散等。常見的兒童藥疹類型是蕁麻疹樣,其次為麻疹樣和猩紅熱樣,這幾種類型可占到兒童藥疹的90%以上。

流感及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裡,小兒藥疹的發病率也會有所上升。很多家長完全不瞭解藥疹,但藥疹的危害對孩子來說不容小覷,除了會造成肝腎損傷之外,藥疹還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如:支氣管肺炎、褥瘡、心力衰竭、蛋白尿、黃疸性肝炎、敗血症,甚至失明、耳聾等。

避免小兒藥疹,家長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服藥後的各種反應,一旦發現有藥物過敏的跡象就要立即停藥。另外,內科醫生偶爾會忽視孩子體質和過敏因素而“亂開藥”,家長對於醫生開的藥也不能一味地盲從,要自備一些安全用藥的常識,尤其對於解熱鎮痛類、抗生素類、複方類藥物要尤其慎重。如果覺得處方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建議多諮詢幾位醫藥師結合意見,再給孩子服藥。

這些家庭常備藥推薦!

其實,寶寶有個頭疼腦熱、感冒發燒是很正常的事,每個家庭都有必要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個小藥箱。可是那麼多的藥,哪些是必備的呢?兒童家庭小藥箱需要儘量精簡,只要準備一些常用的、並且相對安全的藥物。

1.退熱藥

美林或泰諾只需選一種就好了。在寶寶發燒溫度高、覺得難受的時候,用於降低體溫讓寶寶覺得舒服。

注意:退熱藥都只是對症,而寶寶發熱的原因則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寶寶發熱,媽媽對病情拿不准,建議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生幫你做判斷。

2.口服補鹽液

在寶寶拉肚子、特別是水樣便的時候,用於補充腹瀉時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只要使用得當,90%的腹瀉都可以通過口服補液鹽來治療,而不需要輸液。

3.開塞露

對於有的時候寶寶不明確的哭鬧、懷疑肚子痛這樣的情況,可以用一次開塞露幫助大便排出,一來可以緩解症狀,二來有助於診斷病情。

4.生理鹽水噴鼻劑

這個在寶寶感冒鼻塞時可以濕潤鼻腔、稀釋鼻涕使之容易流出來,緩解寶寶的不適。

5.皮膚過敏藥

皮膚過敏時需要的藥物有艾洛松、爐甘石洗劑、開瑞坦糖漿等,可以備著。建議媽媽在給寶寶使用之前先諮詢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再決定準備哪些過敏藥物。

孩子感冒、發燒不是什麼大壞事,給孩子一點時間,家長自己也要放平心態。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危害 2 兒童藥疹

藥不可亂用,應由醫生判斷病情並合理選用藥物來治療,否則服藥以後容易引起過敏反應,也就是兒童藥疹。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粘膜損害,內服、注射、吸入或使用栓劑等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人體的藥物,都可引起。

嬰幼兒極少數發生藥疹,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體內免疫功能日趨完善,藥疹發生率隨之升高。多數兒童藥疹發生于6歲以後。國外臨床資料表明,兒童藥疹發生率約為2.4%-3.1%。

臨床藥理研究表明,引起兒童藥疹的常見藥物依次為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磺胺藥、抗癲癇藥,以及部分中成藥如冰硼散、強力銀翹散等。常見的兒童藥疹類型是蕁麻疹樣,其次為麻疹樣和猩紅熱樣,這幾種類型可占到兒童藥疹的90%以上。

流感及傳染病高發的季節裡,小兒藥疹的發病率也會有所上升。很多家長完全不瞭解藥疹,但藥疹的危害對孩子來說不容小覷,除了會造成肝腎損傷之外,藥疹還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如:支氣管肺炎、褥瘡、心力衰竭、蛋白尿、黃疸性肝炎、敗血症,甚至失明、耳聾等。

避免小兒藥疹,家長一定要密切觀察孩子服藥後的各種反應,一旦發現有藥物過敏的跡象就要立即停藥。另外,內科醫生偶爾會忽視孩子體質和過敏因素而“亂開藥”,家長對於醫生開的藥也不能一味地盲從,要自備一些安全用藥的常識,尤其對於解熱鎮痛類、抗生素類、複方類藥物要尤其慎重。如果覺得處方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建議多諮詢幾位醫藥師結合意見,再給孩子服藥。

這些家庭常備藥推薦!

其實,寶寶有個頭疼腦熱、感冒發燒是很正常的事,每個家庭都有必要專門為孩子準備一個小藥箱。可是那麼多的藥,哪些是必備的呢?兒童家庭小藥箱需要儘量精簡,只要準備一些常用的、並且相對安全的藥物。

1.退熱藥

美林或泰諾只需選一種就好了。在寶寶發燒溫度高、覺得難受的時候,用於降低體溫讓寶寶覺得舒服。

注意:退熱藥都只是對症,而寶寶發熱的原因則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寶寶發熱,媽媽對病情拿不准,建議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生幫你做判斷。

2.口服補鹽液

在寶寶拉肚子、特別是水樣便的時候,用於補充腹瀉時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只要使用得當,90%的腹瀉都可以通過口服補液鹽來治療,而不需要輸液。

3.開塞露

對於有的時候寶寶不明確的哭鬧、懷疑肚子痛這樣的情況,可以用一次開塞露幫助大便排出,一來可以緩解症狀,二來有助於診斷病情。

4.生理鹽水噴鼻劑

這個在寶寶感冒鼻塞時可以濕潤鼻腔、稀釋鼻涕使之容易流出來,緩解寶寶的不適。

5.皮膚過敏藥

皮膚過敏時需要的藥物有艾洛松、爐甘石洗劑、開瑞坦糖漿等,可以備著。建議媽媽在給寶寶使用之前先諮詢醫生,根據實際情況再決定準備哪些過敏藥物。

孩子感冒、發燒不是什麼大壞事,給孩子一點時間,家長自己也要放平心態。

文:父母堂(askjane)原創 || 父母堂每天在這裡與你分享育兒知識,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