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位卑未敢忘憂國”的下句你知道是什麼嗎?全詩存在另類意境!

提起“位卑未敢忘憂國”這句話, 就會聯想到那些身份低微卻一心想要報效國家的人, 那麼這句詩出自哪?全詩是怎樣的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全詩的另類意境!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陸游在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 被罷官後在成都所作, 全詩是《病起書懷》。

病骨支離紗帽寬, 孤臣萬里客將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 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古今, 夜半挑燈更細看。

全詩的大致意思是說:病體虛弱骨瘦如柴, 導致頭上戴著的紗帽顯得寬大, 孤獨一人在萬里之外的成都江邊;雖然自己職位低微卻從來不敢忘記憂國憂民, 但要想實現心中的理想只有死後才能蓋棺定論;希望天地神靈保佑國家社稷, 北方的百姓都在日夜期盼著君主能夠親征收復國家失落的山河;諸葛亮的《出師表》忠君愛國之氣貫通古今, 還是挑燈在細細的品讀一番。

這首詩有必要在給大家說說, 陸遊當時被罷官, 縱使有滿腔的報國之志, 也只能身在江湖之遠, 心有餘而力不足, 心中的痛苦可見一斑。

但詩人對暫時遭遇的挫折並沒有在意, 全詩主句“位卑未敢忘憂國, 事定猶須待闔棺”更是表達了詩人堅定的相信歷史的公正, 不局限于自己不如意的處境, 而是以國家大事為己任。 獨自一人挑燈拜讀諸葛亮的《出師表》, 更是希望皇帝能有朝一日悟出“出師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御駕親征去收復北方被金國佔領的領土。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寫作風格, 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帳號“清談點點滴滴”, 每天為您送上一篇不一樣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