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起底神奇“便利蜂”:豪華擴張“揮金如土”|鈦度特寫

鈦媒體 TMTPost.com

TMT |創新| 創業

便利店本身是門“錙銖必較”的生意, 這樣“不差錢”的玩法, 讓人不由得懷疑, 這真的是在開便利店嗎?真的能賺錢嗎?

鈦媒體記者 ︳ 謝康玉

一家便利店剛剛誕生沒多久, 就被貼上了“高大上”的標籤。 在到訪過便利蜂“寬敞明亮”的店面後, 幾位傳統零售從業者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真的賺錢麼?”

空空蕩蕩的二樓、“乾淨整潔”到無任何收銀陳列的收銀台、寬敞到可以再擺幾個貨架的過道......和傳統印象中的擁擠的便利店全然不同。

對於顧客來說寬敞俐落的店面無疑是體驗極好的, 但是在零售從業者眼裡, 都是被白白浪費的銀子。

今年年初, 便利蜂這個新便利店品牌開始頻頻被出現在媒體報導中:創始團隊來自7-Eleven和鄰家, 拿到3億美元融資, 並在中關村5店齊開, 背後的投資人是去哪兒網創始人、斑馬資本創始合夥人莊辰超。 據說莊辰超已經準備好30億元的資金, 要讓便利蜂開出一萬家店。

便利蜂的刷屏也帶火了便利店這個傳統零售業態, 便利店作為目前線下零售中唯一逆勢增長的業態, 被廣為看好, 而嗅覺敏銳的“互聯網”們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好機會。

事實上, 線上下, 還有一股力量在悄然滋生,

從去年開始, 一批新興自動售賣設備出現在地鐵和商場裡。 自動橙汁機、自動零食機、自動面膜機, 還有售賣服務的終端——迷你KTV、迷你健身房。

線上上流量紅利見頂、成本高企的當下, 線下流量開始重回人們視野。 但店租不斷上漲、覆蓋範圍恒定始終是橫在實體店面前的一道坎。 所以, 改變線下原來的產品、服務結構, 降低交付成本, 就成了讓線下重獲新生的一條路。

自動售賣設備試圖通過將產品、服務拆解成更小的單元, 以更低成本的覆蓋更多用戶和場景。 而便利蜂作為便利店領域的後來者, 也試圖通過互聯網手段對傳統便利店的模式進行升級。

近日鈦媒體記者對北京多家便利蜂進行了走訪和持續蹲點,

試圖徹底拆解“便利蜂模式”背後的奇怪邏輯和真相。

便利蜂比起普通便利店到底多了什麼?

線下融入互聯網元素、線上有門店做支撐, 團隊既有便利店從業者又有互聯網從業者, 便利蜂的諸多特質, 讓它與當下人人大談的新零售似乎不謀而合。

正如便利蜂在公司願景中所說的, “便利蜂將通過互聯網的方式, 改良現有的零售模式。 使用大資料和智慧軟硬體, 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購物體驗, 以用戶為中心, 圍繞每個使用者個體進行專屬服務, 使使用者獲得切實的便利。 ”

那到底什麼是互聯網的方式?可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比普通便利店多了一個APP。

一方面為了推廣APP, 一方面為了促銷短保商品, 便利蜂裡隨處可見各種打折優惠,

短保商品7.5折、8.5折, 日用品有五折新人優惠, 裝APP有各種打折券, 充值還有返現。

在店裡不時會聽到, “這個是不是打折呀”, “怎麼才能用優惠券啊”, 然後店員會引導他們安裝便利蜂APP。 APP承載著便利蜂連接線上線下, 向產業上游延展的願景。 不過, 當停掉所有補貼, 用戶還願意去安裝APP嗎, APP到底能夠給用戶帶來什麼便利?

目前便利蜂APP承載的功能主要有四個:線上支付、線下自助購物、線上購買後自提、送貨上門。

在APP線上支付的流程是這樣的:註冊為會員後你會有一個會員碼, 店員掃完商品後會讓你搖一搖手機, 這樣就會顯示你的會員碼, 店員掃完會員碼後, 你就可以在手機上選擇支付方式了, 然後會跳轉到協力廠商支付。 而你如果不用APP支付,只要打開協力廠商支付即可,從顧客的角度來看,APP其實增加了線上支付的流程。

線下自助購物則被媒體拿來與Amazon Go對標,但與Amazon Go即買即走的無人收銀模式相比,便利蜂的線下自助購物還有一段差距。自助購物本應解決的是高峰期的排隊問題,但實際上並沒有給結算效率的帶來太多的提升。

首先你需要先打開APP找到掃一掃,然後拿起一件商品,掃描它的條碼,想像一下,你一手提著包,還要騰出手一手拿商品一手拿手機,關鍵是付款完成後,你還需要到收銀台排隊讓店員核對商品和付款資訊,可能考慮到店員在核對過多商品會耗費太多時間,目前自助購物限制9件商品以內。

門店自提更多的是對送貨上門的一種補充,據鈦媒體觀察,顧客自提也是在收銀台完成,如果收銀員來負責自提交貨,會降低收銀效率;但如果安排專人負責,又會增加人員成本。

這樣來看,送貨上門應該更為剛需一些,不過僅僅靠店裡的幾個店員來配送,運力肯定是不夠的,但自建物流團隊在短期內也是很難實現的。目前好幾家便利店連鎖都入駐了外賣平臺,這種輕模式也看起來更加經濟實惠。

整體來看,便利蜂並沒有通過一個APP與其他的便利店形成足夠有競爭力的差異化,補貼停掉後如何吸引顧客繼續停留在APP,可能是便利蜂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是超市還是便利店?

之所以說便利蜂是一家不像便利店的便利店,是因為它的很多玩法都與便利店的經營邏輯背道而馳,這也讓很多便利店從業者大呼看不懂。拿一位從業者的話來說:“他們是典型的顛覆性人才,這是要顛覆便利店的商業本質啊,太偉大了!”

目前便利蜂一共有5家門店,全部位於中關村,其中有三家是屬於商鋪,只有兩家是底商。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底商一般位於住宅建築的一二層,因為屬於商業配套設施所以租金相對便宜,而商鋪則相反,不僅租金貴而且還要計入很大一部分公攤面積。

據一位便利店從業者透露,一般底商的租金每平每天約8元左右,而商鋪的租金則要比這多出至少三分之一,至少在12元左右。

便利蜂不僅大部分門店都開在了商鋪,店鋪面積上也是大手筆,在店鋪陳設上更是把“不差錢”演繹到了極致,處處都是被浪費的店鋪面積。

通常便利店的面積都在幾十平到一百平左右,由於便利店的客單價和毛利都相對較低,所以在選址和店鋪利用上都有很大的講究,原則就是——每一塊地方都要發揮出它的作用。

但便利蜂卻硬是把便利店開成了“奢侈品店”,面積也堪比超市。拿中關村創業大街天使大廈店和蘇州街銀科大廈店的這兩家電來說,天使大廈的這家面積有200平左右,一進門的走廊寬到已經不像走廊,完全可以再陳列下幾個貨架。

而銀科大廈店有上下兩層,加起來有400平左右。沒走進這家店的時候以為就只是門口所見的面積,走進去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走到盡頭右拐還有一個二三十平左右的房間,而裡面只空蕩蕩的擺了兩個貨架。

走到盡頭右拐是一個空蕩蕩的房間

樓上的“寬敞”程度更是驚人,面積與樓下相當的的空間裡,有三分之一零散的擺放了一些可以供顧客站著用餐的桌子,還有三分之一重複的佈置了樓下也有的熟食視窗和飲料冷櫃,剩下的地方則全部是空的,樓上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寬敞整潔的雜物間,沒有太多實際效用。

二樓空蕩的一角

另外,便利蜂的幾家店全部都沒有收銀陳列,這應該也是處於“乾淨整潔”的考慮。但事實上,收銀陳列是便利店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超市還是便利店,收銀台周圍都會擺上一些口香糖等小商品,顧客往往會順便買一些走。

除卻收銀陳列,收銀台的空間設置上也是有悖便利店邏輯的。一般收銀員距離背後貨架的距離應該在半米左右,這樣一轉身就可以拿到背後的商品。但是在便利蜂的收銀台,收銀員需要向後邁出一兩步步才能拿到商品。而一來一回之間就需要時間,在客流量大的時候,就會造成顧客等待時間的變長。

收銀台這樣的空間設置,除了出於“高大上”的考慮,可能還有一個原因——自提商品的存放。上文中提到,便利蜂有一項自提業務,也就是顧客在APP上下單後到店自提。鈦媒體觀察到,有顧客前來取自提商品時,店員就是從收銀台拿取打包好的商品。

收銀台一側的自提區

顧客來自提商品與現場購買商品都是在收銀台完成,那就難免會有相衝突的時候,加上收銀台的空間設置不合理所造成的等待時間增加,那麼想要保住用戶體驗,就只能增加人員,而這樣又會增加成本。

不過成本這件事,似乎從來不在便利蜂的考慮範圍內,在關東煮便當這類熱食上, 7-Eleven幾個溫箱就搞定的事,便利卻給它們隔出了一個玻璃屋,這樣一個屋子加上一個收銀台,就占去了店裡的很大一塊面積。

不計成本豪華開店有什麼風險?

便利蜂能夠在店面陳設上如此揮金如土,也是因為店鋪面積足夠大,以一個便利店的SKU來說確實是擺不滿。但是為什麼要拿開超市的面積來開便利店呢?這可能也是便利蜂的無奈之舉。

一位便利店供從業者告訴鈦媒體,便利店只要開對地方,“地盡其用”,是能夠賺錢的,便利店既然是賺錢生意,那為什麼在北京一直開不起來?

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店鋪太難找了。好一些的位置不是被占了就是租金太貴,而那些夫妻店也很難去收購。在北京,很多夫妻店都是前面開店後面住人,一家店的收入也還不錯,所以他們是不願意把店賣出的。

7-Eleven 2004年就進入北京,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才開出兩不到兩百家店,羅森2013年進入北京,到目前為止僅有五十來家店。

便利蜂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在一個區域內快速擴張,就只能不計成本——和餐飲搶店面。天使大廈店和銀科大廈店的前身分別是一家麵包店和一家速食店。而零售從業者都清楚,和餐飲搶店鋪,成本是很高的。

就像不久前每日優鮮CEO徐正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所說的:“做零售店,中不溜的店是最難受的,小一點,餐飲做不下來,再大一點,成本更高。沒有中不溜的零售店,因為它沒道理。”

瞭解這個新奇世界

做你的專業助手,鈦媒體Pro(專業版)來了,更豐富的專業資訊服務體系,點擊“閱讀原文”,註冊成為鈦媒體專業用戶。

而你如果不用APP支付,只要打開協力廠商支付即可,從顧客的角度來看,APP其實增加了線上支付的流程。

線下自助購物則被媒體拿來與Amazon Go對標,但與Amazon Go即買即走的無人收銀模式相比,便利蜂的線下自助購物還有一段差距。自助購物本應解決的是高峰期的排隊問題,但實際上並沒有給結算效率的帶來太多的提升。

首先你需要先打開APP找到掃一掃,然後拿起一件商品,掃描它的條碼,想像一下,你一手提著包,還要騰出手一手拿商品一手拿手機,關鍵是付款完成後,你還需要到收銀台排隊讓店員核對商品和付款資訊,可能考慮到店員在核對過多商品會耗費太多時間,目前自助購物限制9件商品以內。

門店自提更多的是對送貨上門的一種補充,據鈦媒體觀察,顧客自提也是在收銀台完成,如果收銀員來負責自提交貨,會降低收銀效率;但如果安排專人負責,又會增加人員成本。

這樣來看,送貨上門應該更為剛需一些,不過僅僅靠店裡的幾個店員來配送,運力肯定是不夠的,但自建物流團隊在短期內也是很難實現的。目前好幾家便利店連鎖都入駐了外賣平臺,這種輕模式也看起來更加經濟實惠。

整體來看,便利蜂並沒有通過一個APP與其他的便利店形成足夠有競爭力的差異化,補貼停掉後如何吸引顧客繼續停留在APP,可能是便利蜂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是超市還是便利店?

之所以說便利蜂是一家不像便利店的便利店,是因為它的很多玩法都與便利店的經營邏輯背道而馳,這也讓很多便利店從業者大呼看不懂。拿一位從業者的話來說:“他們是典型的顛覆性人才,這是要顛覆便利店的商業本質啊,太偉大了!”

目前便利蜂一共有5家門店,全部位於中關村,其中有三家是屬於商鋪,只有兩家是底商。這兩者的區別在於,底商一般位於住宅建築的一二層,因為屬於商業配套設施所以租金相對便宜,而商鋪則相反,不僅租金貴而且還要計入很大一部分公攤面積。

據一位便利店從業者透露,一般底商的租金每平每天約8元左右,而商鋪的租金則要比這多出至少三分之一,至少在12元左右。

便利蜂不僅大部分門店都開在了商鋪,店鋪面積上也是大手筆,在店鋪陳設上更是把“不差錢”演繹到了極致,處處都是被浪費的店鋪面積。

通常便利店的面積都在幾十平到一百平左右,由於便利店的客單價和毛利都相對較低,所以在選址和店鋪利用上都有很大的講究,原則就是——每一塊地方都要發揮出它的作用。

但便利蜂卻硬是把便利店開成了“奢侈品店”,面積也堪比超市。拿中關村創業大街天使大廈店和蘇州街銀科大廈店的這兩家電來說,天使大廈的這家面積有200平左右,一進門的走廊寬到已經不像走廊,完全可以再陳列下幾個貨架。

而銀科大廈店有上下兩層,加起來有400平左右。沒走進這家店的時候以為就只是門口所見的面積,走進去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走到盡頭右拐還有一個二三十平左右的房間,而裡面只空蕩蕩的擺了兩個貨架。

走到盡頭右拐是一個空蕩蕩的房間

樓上的“寬敞”程度更是驚人,面積與樓下相當的的空間裡,有三分之一零散的擺放了一些可以供顧客站著用餐的桌子,還有三分之一重複的佈置了樓下也有的熟食視窗和飲料冷櫃,剩下的地方則全部是空的,樓上整體看起來就是一個寬敞整潔的雜物間,沒有太多實際效用。

二樓空蕩的一角

另外,便利蜂的幾家店全部都沒有收銀陳列,這應該也是處於“乾淨整潔”的考慮。但事實上,收銀陳列是便利店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是超市還是便利店,收銀台周圍都會擺上一些口香糖等小商品,顧客往往會順便買一些走。

除卻收銀陳列,收銀台的空間設置上也是有悖便利店邏輯的。一般收銀員距離背後貨架的距離應該在半米左右,這樣一轉身就可以拿到背後的商品。但是在便利蜂的收銀台,收銀員需要向後邁出一兩步步才能拿到商品。而一來一回之間就需要時間,在客流量大的時候,就會造成顧客等待時間的變長。

收銀台這樣的空間設置,除了出於“高大上”的考慮,可能還有一個原因——自提商品的存放。上文中提到,便利蜂有一項自提業務,也就是顧客在APP上下單後到店自提。鈦媒體觀察到,有顧客前來取自提商品時,店員就是從收銀台拿取打包好的商品。

收銀台一側的自提區

顧客來自提商品與現場購買商品都是在收銀台完成,那就難免會有相衝突的時候,加上收銀台的空間設置不合理所造成的等待時間增加,那麼想要保住用戶體驗,就只能增加人員,而這樣又會增加成本。

不過成本這件事,似乎從來不在便利蜂的考慮範圍內,在關東煮便當這類熱食上, 7-Eleven幾個溫箱就搞定的事,便利卻給它們隔出了一個玻璃屋,這樣一個屋子加上一個收銀台,就占去了店裡的很大一塊面積。

不計成本豪華開店有什麼風險?

便利蜂能夠在店面陳設上如此揮金如土,也是因為店鋪面積足夠大,以一個便利店的SKU來說確實是擺不滿。但是為什麼要拿開超市的面積來開便利店呢?這可能也是便利蜂的無奈之舉。

一位便利店供從業者告訴鈦媒體,便利店只要開對地方,“地盡其用”,是能夠賺錢的,便利店既然是賺錢生意,那為什麼在北京一直開不起來?

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店鋪太難找了。好一些的位置不是被占了就是租金太貴,而那些夫妻店也很難去收購。在北京,很多夫妻店都是前面開店後面住人,一家店的收入也還不錯,所以他們是不願意把店賣出的。

7-Eleven 2004年就進入北京,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才開出兩不到兩百家店,羅森2013年進入北京,到目前為止僅有五十來家店。

便利蜂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在一個區域內快速擴張,就只能不計成本——和餐飲搶店面。天使大廈店和銀科大廈店的前身分別是一家麵包店和一家速食店。而零售從業者都清楚,和餐飲搶店鋪,成本是很高的。

就像不久前每日優鮮CEO徐正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所說的:“做零售店,中不溜的店是最難受的,小一點,餐飲做不下來,再大一點,成本更高。沒有中不溜的零售店,因為它沒道理。”

瞭解這個新奇世界

做你的專業助手,鈦媒體Pro(專業版)來了,更豐富的專業資訊服務體系,點擊“閱讀原文”,註冊成為鈦媒體專業用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