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濕疹、急疹、痱子、蕁麻疹、水痘、嬰兒痤瘡等嬰兒疾病的區別!

濕疹、急疹、痱子、過敏、蕁麻疹、皮炎、奶疹、熱疹都是新生兒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疾病, 但有很多人對於這些新生兒常見的疾病都認識不深, 甚至產生混淆。 其實濕疹、痱子、過敏、蕁麻疹、皮炎、奶疹、熱疹都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只有認真辨別與區分, 才能對症治療, 減少病程的時間和療程的困難度, 促進身體恢復。 那麼, 濕疹、痱子、過敏、蕁麻疹、皮炎、奶疹、熱疹的區別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看看。

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是一種複雜且極易反復的疾病, 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復發, 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等多種因素, 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種護理原則, 儘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 減少嬰兒濕疹反復復發頻率, 從而慢慢擺脫這個疾病。

濕疹的三大類型

❶、乾燥型

表現為在紅色丘疹, 可有皮膚紅腫, 丘疹上游糠皮樣脫屑和幹性結痂現象, 很癢, 擦之皮膚櫻紅脫屑。

❷、脂溢型

表現為皮膚潮紅, 小斑丘疹上溢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 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 不易除去, 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 但是癢感不太明顯。

❸、溢出型

表現為水瘡和紅斑, 伴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 很癢, 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和出血。

這張圖比較典型, 符合上面列出的嬰兒濕疹的幾個明顯特徵。

“生活護理Tips”

1、餵養方面

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濕疹的程度;寶寶的蛋白類輔食建議比平時的晚1~2個月, 且添加速度要慢;食物要以清淡飲食為主, 應該少鹽, 避免體內積液太多而易發濕疹;

2、衣物方面

貼身衣服必須棉質, 而且穿衣要偏略涼、寬鬆、輕軟;床上被褥也要是棉質的, 衣物、枕頭、被褥要有規律更換、保持乾爽;

3、洗浴護膚方面

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給寶寶用護膚品前, 最好進行皮膚敏感性測定, 從而瞭解皮膚對護膚用品的反應及時預防過敏。

4、環境方面

室溫不宜過高, 否則濕疹癢感易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減少過敏源, 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打掃衛生最好是濕擦,

避免揚塵;家裡最好不要養寵物;

5、保持寶寶大便通暢, 睡眠充足

睡前給寶寶進行節奏型肢體運動20分鐘左右, 增加機體抗敏能力, 有利於胃腸功能, 提高睡眠品質。

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 ES)又稱嬰兒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 RI), 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 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其特點是在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 皮膚出

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 病情減輕, 如無併發症可很快痊癒。

幼兒急疹特點:在孩子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 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 直徑2~5毫米不等, 壓之褪色, 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幹, 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

這是軀幹部位的幼兒急疹, 和痱子很像。

這是面頸部位,雖然嚴重但是消退也快。

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與痱子區分的話,只需看寶寶出疹前是否有發熱超過3天。

急疹的治療:本病一般不重,應著重一般處理,加強護理,主要是對症處理。輕型患者可臥床休息,給予適量水分和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或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退熱劑及對症治療。但對免疫缺陷的嬰幼兒或者嚴重的病例,則需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藥。

熱疹(痱子)

熱疹也就是常說的痱子,夏天比較常見,但是其它季節也同樣會出現。在悶熱環境下,出汗後汗液停留在皮膚表面不易蒸發,刺激皮膚後出現熱疹,繼發感染後還會形成膿皰疹。

熱疹的特點:受熱後出現,密集顆粒樣丘疹,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有時會呈針頭大小圓而尖形的淺表性小水皰或膿皰,所以有人會根據這些特點把痱子分成紅痱子、膿痱子等。嬰幼兒熱疹常見於頭面部、脖頸、軀幹等處,是典型的紅痱子,熱疹都是凸出皮膚表面的,摸上去有顆粒感。

這是寶寶胸前長出了大片熱疹,應該與平常穿太多有關係,說白了就是捂出來的。

這張圖片中寶寶臉上是較典型的膿皰疹,出現熱疹後如果沒有控制好嚴重下去繼發感染就會形成膿皰疹。

這張圖裡寶寶脖子上的熱疹已開始連成一片,儘管如此但還是能看出有粒粒小疹子存在,這種情況在1歲內的嬰兒裡面比較常見,民間習慣把這叫“淹脖子”。

熱疹的治療:首先要加強護理,千萬別再讓寶寶受熱了,出汗後及時清水擦拭清洗乾淨,然後抹上水性潤膚霜或者塗抹液體痱子水(勿用痱子粉);如果熱疹嚴重的話,可以外用一些收斂、消炎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注意別讓寶寶抓撓皮膚。寶寶出現膿皰疹這類嚴重皮膚問題的話,建議最好去醫院,以免潰破後造成更嚴重後果。

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叫風團。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復發生新的皮疹。蕁麻疹的病因複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與過敏有關。

蕁麻疹特點:常先有皮膚瘙癢,抓撓後出現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高出皮膚界限不清,逐漸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圖中是大腿根部抓撓後出現蕁麻疹,可以看到明顯的小風團。

圖中寶寶的風團已經逐漸連成片了

蕁麻疹的治療:孩子出現偶發性蕁麻疹症狀較輕的話一般不需治療,情況嚴重建議立即就醫;反復出現蕁麻疹最好找出過敏原,可以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水痘

1.水痘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皰疹病毒引起的, 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孩子身上,冬末春初是流行季節。被感染後,通常經過11~20天的潛伏期就會開始發病,而潛伏期間就已經有傳染給他人的危險性了。得過一次水痘,一般不會再得。

初期會出現輕微發燒、倦怠、食欲不振,之後會出現水泡、紅疹,主要分佈在軀幹部分,接著是臉部、四肢,嚴重者可能連口腔內、耳朵都會長出疹子。約過1周後開始結痂,完全結痂脫落得需要2~3周的時間。

2.如何護理?

1)、隔離患兒:對可疑或確診為水痘的患者應進行隔離。其中上學或入託的小兒,一般可在家中隔離,家中如有其他未患過的水痘的小孩,應另擇居住處或不與患者同住一房間。隔離應持續到全部皰疹乾燥結痂時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皰疹:特別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皰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雙手清潔。

3)、止癢:衣被不宜過多過厚過緊,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清潔皮膚後,在長水痘的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4)、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5)、注意病情變化: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6)、定時開窗: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間通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涼。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玻璃可阻擋殺滅病毒的紫外線)。

7)、物理退燒:水痘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的藥物來退燒,以免發生可怕的併發症。

8)、飲食:水痘患者應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嬰兒痤瘡

嬰兒痤瘡一般以新生兒痤瘡最為常見,其原因是胎兒時期經胎盤傳至嬰兒體內的母體激素水準開始降低所致,隨著嬰兒體內雌激素水準的降低,皮膚就會迸發出小疙瘩樣的痤瘡。

新生兒痤瘡特點: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少見結節和囊腫。丘疹、膿皰和黑頭粉刺一般在數周內消退。

新生兒痤瘡的治療:對於新生兒痤瘡,症狀輕者一般不需治療,幾周後便可自痊。症狀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給予消炎、抗感染治療。患兒家長切勿自作主張,亂用皮質激素藥物,如皮炎平、膚輕鬆等軟膏,因為長期使用可使皮膚萎縮,形成毛細血管擴張或毛囊炎。

過敏

所謂嬰兒過敏,是指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過分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毀滅反應。遺傳學家認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過敏,孩子過敏的可能性為1/3,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症,孩子患過敏的可能性為70%。

嬰兒過敏的原因

過敏病發作的誘發因素通常分為兩大類:

1、直接因素:包括過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學刺激物如香煙尼古丁、汽車尾氣、臭氧等,這些因素可直接誘發過敏症狀。

2、間接因素:如運動、天氣巨變、室內外溫差大於7℃、喝冰水、情緒不穩定等,這些因素會造成已存在過敏性炎症的器官如支氣管發生收縮現象。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家塵、塵蟎、羽毛、貓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食物過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堅果、黃豆及豆製品、麥類、螃蟹、蝦、鱈魚、蚌殼等海鮮。這些過敏原以家庭塵蟎最為常見。

嬰兒過敏的治療:首先,對於奶源的問題:喂母乳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飲食,注意清淡,管住自己的嘴,不能一時嘴饞而忘記了寶寶,特別是對於月子裡的媽媽,一定要專門的月子餐,不光是寶寶,對於媽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奶粉的話,很多奶粉的成分與味道是不一樣的,儘量給寶寶始終吃一種奶粉,寶寶適應和習慣的奶粉。如果,非要中途換奶粉或是開始就寶寶不適應的話,從少量開始,從稀開始,不要太濃,寶寶有一個過渡和調整時期,慢慢就會好的。

那麼,對於輔食的話,推薦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功課,書本和互聯網很多的詳細教程,切忌隨意。特別是在開始添加的時期,一定要時刻關注和照顧好寶寶,一旦寶寶習慣和穩定了,就會好很多。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這個過程該怎麼過渡,視寶寶的情況而定,寶寶的喜愛程度,排便等其它健康情況。

接下來,講到避免外界接觸過敏源的問題。就更加直接了,如果發現寶寶在這方面特別敏感的,就一定要儘量避免和捎帶寶寶去一些花卉和草叢的地方。一旦發現寶寶異常,如騷擾,紅腫,不舒服,就一定要迅速帶寶寶離開這是非之地,然後迅速跟寶寶洗個熱水澡,換身乾淨的衣服。不過,很多的寶寶並不會這樣,就像成人一樣,也只有少部分人對花粉過敏。但是,你也要留一個心。切記不能寶寶直接去接觸花草,上面很多蚊蟲留下的細菌,很容容易傷害寶寶嫩嫩的皮膚的。

接下來就是給寶寶營造一個乾淨、健康和舒適的家庭環境。注意家庭環境的衛生,牆角,地板拐角,床底等衛生死角多清理清理,寶寶用的床底被子等要經常換洗,保持乾淨衛生。另外,對於寶寶穿著方面,儘量給寶寶購置一些棉質的衣服,我們都知道,棉質衣柔軟,透氣和吸汗,對寶寶嫩嫩的皮膚有很好的寶寶不包保護作用。(內容、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是面頸部位,雖然嚴重但是消退也快。

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與痱子區分的話,只需看寶寶出疹前是否有發熱超過3天。

急疹的治療:本病一般不重,應著重一般處理,加強護理,主要是對症處理。輕型患者可臥床休息,給予適量水分和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或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退熱劑及對症治療。但對免疫缺陷的嬰幼兒或者嚴重的病例,則需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藥。

熱疹(痱子)

熱疹也就是常說的痱子,夏天比較常見,但是其它季節也同樣會出現。在悶熱環境下,出汗後汗液停留在皮膚表面不易蒸發,刺激皮膚後出現熱疹,繼發感染後還會形成膿皰疹。

熱疹的特點:受熱後出現,密集顆粒樣丘疹,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有時會呈針頭大小圓而尖形的淺表性小水皰或膿皰,所以有人會根據這些特點把痱子分成紅痱子、膿痱子等。嬰幼兒熱疹常見於頭面部、脖頸、軀幹等處,是典型的紅痱子,熱疹都是凸出皮膚表面的,摸上去有顆粒感。

這是寶寶胸前長出了大片熱疹,應該與平常穿太多有關係,說白了就是捂出來的。

這張圖片中寶寶臉上是較典型的膿皰疹,出現熱疹後如果沒有控制好嚴重下去繼發感染就會形成膿皰疹。

這張圖裡寶寶脖子上的熱疹已開始連成一片,儘管如此但還是能看出有粒粒小疹子存在,這種情況在1歲內的嬰兒裡面比較常見,民間習慣把這叫“淹脖子”。

熱疹的治療:首先要加強護理,千萬別再讓寶寶受熱了,出汗後及時清水擦拭清洗乾淨,然後抹上水性潤膚霜或者塗抹液體痱子水(勿用痱子粉);如果熱疹嚴重的話,可以外用一些收斂、消炎的藥物(如爐甘石洗劑),注意別讓寶寶抓撓皮膚。寶寶出現膿皰疹這類嚴重皮膚問題的話,建議最好去醫院,以免潰破後造成更嚴重後果。

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也叫風團。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復發生新的皮疹。蕁麻疹的病因複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與過敏有關。

蕁麻疹特點:常先有皮膚瘙癢,抓撓後出現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高出皮膚界限不清,逐漸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圖中是大腿根部抓撓後出現蕁麻疹,可以看到明顯的小風團。

圖中寶寶的風團已經逐漸連成片了

蕁麻疹的治療:孩子出現偶發性蕁麻疹症狀較輕的話一般不需治療,情況嚴重建議立即就醫;反復出現蕁麻疹最好找出過敏原,可以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

水痘

1.水痘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皰疹病毒引起的, 主要發生在10歲以下孩子身上,冬末春初是流行季節。被感染後,通常經過11~20天的潛伏期就會開始發病,而潛伏期間就已經有傳染給他人的危險性了。得過一次水痘,一般不會再得。

初期會出現輕微發燒、倦怠、食欲不振,之後會出現水泡、紅疹,主要分佈在軀幹部分,接著是臉部、四肢,嚴重者可能連口腔內、耳朵都會長出疹子。約過1周後開始結痂,完全結痂脫落得需要2~3周的時間。

2.如何護理?

1)、隔離患兒:對可疑或確診為水痘的患者應進行隔離。其中上學或入託的小兒,一般可在家中隔離,家中如有其他未患過的水痘的小孩,應另擇居住處或不與患者同住一房間。隔離應持續到全部皰疹乾燥結痂時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皰疹:特別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皰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雙手清潔。

3)、止癢:衣被不宜過多過厚過緊,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清潔皮膚後,在長水痘的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4)、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5)、注意病情變化: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6)、定時開窗: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間通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涼。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玻璃可阻擋殺滅病毒的紫外線)。

7)、物理退燒:水痘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的藥物來退燒,以免發生可怕的併發症。

8)、飲食:水痘患者應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嬰兒痤瘡

嬰兒痤瘡一般以新生兒痤瘡最為常見,其原因是胎兒時期經胎盤傳至嬰兒體內的母體激素水準開始降低所致,隨著嬰兒體內雌激素水準的降低,皮膚就會迸發出小疙瘩樣的痤瘡。

新生兒痤瘡特點: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少見結節和囊腫。丘疹、膿皰和黑頭粉刺一般在數周內消退。

新生兒痤瘡的治療:對於新生兒痤瘡,症狀輕者一般不需治療,幾周後便可自痊。症狀較重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給予消炎、抗感染治療。患兒家長切勿自作主張,亂用皮質激素藥物,如皮炎平、膚輕鬆等軟膏,因為長期使用可使皮膚萎縮,形成毛細血管擴張或毛囊炎。

過敏

所謂嬰兒過敏,是指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的過分反應,或者說是一種自我毀滅反應。遺傳學家認為,如果父母一方容易過敏,孩子過敏的可能性為1/3,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症,孩子患過敏的可能性為70%。

嬰兒過敏的原因

過敏病發作的誘發因素通常分為兩大類:

1、直接因素:包括過敏原、呼吸道病毒感染、化學刺激物如香煙尼古丁、汽車尾氣、臭氧等,這些因素可直接誘發過敏症狀。

2、間接因素:如運動、天氣巨變、室內外溫差大於7℃、喝冰水、情緒不穩定等,這些因素會造成已存在過敏性炎症的器官如支氣管發生收縮現象。常見的吸入性過敏原有家塵、塵蟎、羽毛、貓皮屑、狗皮屑、真菌、蟑螂、花粉;食物過敏原包括:奶、蛋、花生、堅果、黃豆及豆製品、麥類、螃蟹、蝦、鱈魚、蚌殼等海鮮。這些過敏原以家庭塵蟎最為常見。

嬰兒過敏的治療:首先,對於奶源的問題:喂母乳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時的飲食,注意清淡,管住自己的嘴,不能一時嘴饞而忘記了寶寶,特別是對於月子裡的媽媽,一定要專門的月子餐,不光是寶寶,對於媽媽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奶粉的話,很多奶粉的成分與味道是不一樣的,儘量給寶寶始終吃一種奶粉,寶寶適應和習慣的奶粉。如果,非要中途換奶粉或是開始就寶寶不適應的話,從少量開始,從稀開始,不要太濃,寶寶有一個過渡和調整時期,慢慢就會好的。

那麼,對於輔食的話,推薦媽媽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功課,書本和互聯網很多的詳細教程,切忌隨意。特別是在開始添加的時期,一定要時刻關注和照顧好寶寶,一旦寶寶習慣和穩定了,就會好很多。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一種到多種,這個過程該怎麼過渡,視寶寶的情況而定,寶寶的喜愛程度,排便等其它健康情況。

接下來,講到避免外界接觸過敏源的問題。就更加直接了,如果發現寶寶在這方面特別敏感的,就一定要儘量避免和捎帶寶寶去一些花卉和草叢的地方。一旦發現寶寶異常,如騷擾,紅腫,不舒服,就一定要迅速帶寶寶離開這是非之地,然後迅速跟寶寶洗個熱水澡,換身乾淨的衣服。不過,很多的寶寶並不會這樣,就像成人一樣,也只有少部分人對花粉過敏。但是,你也要留一個心。切記不能寶寶直接去接觸花草,上面很多蚊蟲留下的細菌,很容容易傷害寶寶嫩嫩的皮膚的。

接下來就是給寶寶營造一個乾淨、健康和舒適的家庭環境。注意家庭環境的衛生,牆角,地板拐角,床底等衛生死角多清理清理,寶寶用的床底被子等要經常換洗,保持乾淨衛生。另外,對於寶寶穿著方面,儘量給寶寶購置一些棉質的衣服,我們都知道,棉質衣柔軟,透氣和吸汗,對寶寶嫩嫩的皮膚有很好的寶寶不包保護作用。(內容、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