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離苦與發心,辨析儒釋道修行初因的區別

佛教:

佛教以離苦得樂為修行初因, 以發菩提心為成佛初因。

關鍵字是:離苦和發心

這和他們以人情&心識為出發點的原始教義分不開, 這裡簡單分析下:

離苦, 來源於我心太重。 離苦太重, 才會以我情好惡苦樂為出發點。 離苦得樂, 完全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 這是佛教繼承身毒以身為毒地域特色的一種宗教基因, 和早期佛教自我輪回善惡報應相呼應。

後來, 大乘出現是另外一個改革。 只怕可能是面臨自私的指責, 進行的改革才是大乘龍樹化的肇因。 而那段時期, 正好是漢武帝沒事就打西域, 輸出漢家儒學時代前後,

所以沒准就是受到儒家兼濟天下的影響, 佛教才來了一次徹底的大轉型。

不要總以為我們的文明對印度的沒有影響。 季老那本《糖史》的歷史地位就在於充分證明了中印早期文明的交流是雙向的。 四個凡是後的佛教逐漸喪失了客觀平視事實的能力, 很難真誠交流是個遺憾。 而正因如此, 小大乘之間的分歧很明顯。 後面洗地圓融的說法雖多, 但宗教神學性嚴重, 其實對於修行不利, 還不如乾脆些承認得了, 而不論怎麼圓融洗地, 很多初始佛教的烙印非常清晰。

早期佛教追求個人解脫, 那麼必然的前提是個人得失。 捨身取義的儒家精神只怕和佛教這個根本出發點是正好相反的。

大乘, 在漢地興起的原因,

或許恰恰是擴大到眾生的儒家兼濟仁義之心。

發心這種修行的方式, 如果沒有配套的行動, 也就是戒律輔助, 幾乎就是跳大坑的行為。 發心是為了成佛這個宏願, 但是行動不往那邊走, 只能是越發心越麻煩。

不說宗教修行的事, 很多人做事之前都是想的特別好,

願望願景特別理想化, 總是給自己一個很高的期望值, 一點不現實, 結果實際達不到, 行動力就變得越來越差。

為啥?想太多。 心和實不能形成正向回路, 導致逐漸喪失信心。 發心, 白話的意思就是去想去願。 而如果不是切實修行的俱足和尚, 整天發心, 行無所止, 那麼空有其願。 身心不匹, 發心就是大坑, 信心漸漸漸失, 心理回路逐漸變成負的, 於是每次都得重新給自己洗腦, 說今天一定要如何, 結果到處打遊戲、看小說、排解不現實造成的緊張, 進而時間越少, 精神越緊張, 越要分心於別處, 越不能集中注意力。

為什麼?習慣發心了, 想太多, 心理壓力太大。 時間都耽誤了, 壓力就更大了。 我們叫這種為空願。

這種情況多出現於老實人身上,

也就是重諾言的人啦, 自己把自己的理想太當回事的人。 對於另外一種根本是嘴上說說、心裡胡想的人, 基本的誠意都沒有, 只不過需要這樣的說法做點綴, 那麼連發心都不算, 壓根就不在此討論的範圍之內。

我有學生就是老實人, 多少是受到佛教發心空願的影響, 總給自己定一個特別高的目標, 導致生活學習上沾染了這些缺點——越到要緊的時候, 越很難平靜專注於當前。 每次緊要關頭, 總是用其他方式分散注意力, 這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 試圖緩解這種壓力, 其實, 也就是以前修習佛教沒人講解發願是怎麼回事的原因。

自修真的坑太多:觀心分念而不知, 精神雜亂而不靜。 而所謂的抑鬱,

很多就是這樣積久而來, 心意和結果總是差太多, 總是達不成, 日子久了, 對自己信心漸漸沒有了, 面對挑戰總是擔心失敗, 到了最後, 就有點難以面對現實, 所謂畏難的拖延症, 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很多人的真實水準很高, 但是因為掉進了自己挖的坑裡, 而嚴重影響自己水準的發揮。 水準都不錯, 但發揮不出來啦。 想太多就是拔蘿蔔, 太理想化就是拔蘿蔔。 而守根, 就是每天一點點, 積細成巨, 久而無匹, 不成而成, 所謂誠者自誠也。 所以我們不以發心為教法, 不提倡初學發什麼心。

道家,儒家,道教:

道家儒家皆不以人情苦樂心識為出發點。

儒家以人倫入手,以人我關係為修行的基礎,忠恕以推之,以家國天下昌盛不衰為追求,對於個人得失並不那麼看重。

儒家對於家族的血脈延續更看重,所以中國的善惡報應,往往禍福延及子孫——也就是所謂的承負。

道家以人天不離為入手,認為人是天的一部分。苦樂乃人之情好,故皆處之以淡然,並不會特意以此為修行動因。甚至不會以人情好惡為出發,而只是追求返本還源,參悟大道,長生只是這個路上或許會出現的副作用。

if not,so be it.

道教,綜合兩家,提出的入手出發點是結合人倫天道:敬天法祖躬行。

最後,落在行上。

不單看你啥心,但也不否定由心出發的可能,也不管你是欲參大道,還是怕死,還是好奇,還是求解脫等等心願都可以,但光想光說沒用,算不得修行初因。需要做了,而且方向要對,才能算入道修行初因。

切身踐行守根,就是廣義上的信士。即便不皈依於道教,也是儒道兩家的踐行者,我們並不外之,因為你的方向和行動必然會趨於敬天法祖躬行。所以,我們以行動來衡量人,入道修行必須經過基本的考驗,三年五載看看這人到底做到沒有,不會因為你的言語發心下定論。

大家看到的所有資料,都以這種視角去理解就不會有問題了,因為行動的方向對,不用去管啥心咋說^_^。

道家,儒家,道教:

道家儒家皆不以人情苦樂心識為出發點。

儒家以人倫入手,以人我關係為修行的基礎,忠恕以推之,以家國天下昌盛不衰為追求,對於個人得失並不那麼看重。

儒家對於家族的血脈延續更看重,所以中國的善惡報應,往往禍福延及子孫——也就是所謂的承負。

道家以人天不離為入手,認為人是天的一部分。苦樂乃人之情好,故皆處之以淡然,並不會特意以此為修行動因。甚至不會以人情好惡為出發,而只是追求返本還源,參悟大道,長生只是這個路上或許會出現的副作用。

if not,so be it.

道教,綜合兩家,提出的入手出發點是結合人倫天道:敬天法祖躬行。

最後,落在行上。

不單看你啥心,但也不否定由心出發的可能,也不管你是欲參大道,還是怕死,還是好奇,還是求解脫等等心願都可以,但光想光說沒用,算不得修行初因。需要做了,而且方向要對,才能算入道修行初因。

切身踐行守根,就是廣義上的信士。即便不皈依於道教,也是儒道兩家的踐行者,我們並不外之,因為你的方向和行動必然會趨於敬天法祖躬行。所以,我們以行動來衡量人,入道修行必須經過基本的考驗,三年五載看看這人到底做到沒有,不會因為你的言語發心下定論。

大家看到的所有資料,都以這種視角去理解就不會有問題了,因為行動的方向對,不用去管啥心咋說^_^。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