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計程車上,經常放的那些評書

亂世梟雄

長篇評書《亂世梟雄》講的是東北王張作霖和其子少帥張學良的傳奇故事, 是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先生根據大量的歷史材料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

這部評書語言生動, 人物鮮明, 懸念環環相扣, 故事引人入勝。 本書在講述張氏父子傳奇經歷的同時, 還向人們描述了清末軍閥混戰的特殊時代背景, 讓人們從一個側面進一步瞭解中國的近代歷史。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原名《忠烈俠義傳》,

長篇俠義公案小說。 清代無名氏根據說書藝人石玉昆說唱的《龍圖公案》及其筆錄本《龍圖耳錄》編寫而成, 全書120回。 清人俞樾(1821-1907)加以增刪修訂, 改寫成《七俠五義》。 小說敘寫宋朝包拯在俠客、義士的幫助下, 審奇案、平冤獄、除暴安良的故事。 書中塑造了一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 曲折地體現了人民的願望。 其中包公平冤獄、“鍘寵昱”、“除藩王”等情節, 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 表現了人民群眾的鬥爭精神。 書中穿插了大量俠客活動, 既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正義行為, 也表現出他們忠心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本質。 《三俠五義》情節紛繁曲折而又條理清晰, 語言通俗, 保留了宋元以來說書藝術的生動活潑、直截明快的特色,
對以後的公案小說產生過廣泛的影響。 後來《小五義》、《續小五義》、《英雄大八義》、《英雄小八義》等續書的紛紛湧現, 都是受它直接影響的結果。 宋仁宗年間, 河南陳州旱情嚴重, 包拯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 陳州惡霸龐煜仗著自己是皇親國舅, 竟派人刺殺包大人。 南俠展昭、錦毛鼠白玉堂、老隱士晏子陀等人暗中保護、幫助包大人, 使包大人得以刀鍘國舅, 除暴安良。 隨後, 包大人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宮冤案“狸貓換太子”之事, 使仁宗與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團聚。

林海雪原

1946年冬天, 國民黨在東北地區成立了由偽滿官吏、地主、惡霸、土匪等組成的“中央先譴軍”。 這群烏合之眾不斷對我軍進行軍事騷擾, 其中匪首許大馬棒、座山雕、馬希山等人分別集結殘股, 竄居深山密林之中, 長期進行暗殺破壞, 手段殘忍...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 姓愛新覺羅, 號淑勒貝勒,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 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 努爾哈赤不屈奮起, 以父、祖遺甲十三副起兵, “自中稱王”。 他率領八旗子弟轉戰于白山黑水之間, 臨大敵不懼, 受重創不餒, 以勇捍立威, 受部眾擁戴, 歷時30多年, 統一女真各部, 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和滿族共同體的形成。 萬曆四十四年(1616), 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于瀋陽城東,稱之“福陵”。 廟號 太祖.

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兵勢漸強,勢力日增,萬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師征明,開始了為清王朝的建立艱苦創業。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于瀋陽城東,稱之“福陵”。 廟號 太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