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2018,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

來源 | 鎮西茶館 作者:李鎮西

有刪減

-1-

我的八十時代, 那時候我是一個剛大學畢業走上講臺的年輕人, 除了激情一無所有。 那時候, 我初生牛犢不怕虎, 沒學會走就直接跑, 當然也有無知導致的無畏, 於是語文教改有聲有色, 於是班主任工作有滋有味, 於是也引發無數爭議, 但我不管, 每天都樂呵呵的, 用比較文藝的說法, 叫“意氣風發”——

我每個星期天每個寒暑假都和孩子們泡在一起, 在小溪裡捉魚, 在岷江邊戲水, 讓風箏在海洋般的藍天上優雅而自信地寫詩, 讓歌聲在似乎走不到盡頭的原始森林中激蕩我們肆無忌憚的青春……

而這一切, 幾乎都受到非議, 但我不管, 開心就行!有時候領導批評我, 我也不覺得委屈, 因為這一切都是我“自找”的。 什麼“中高”什麼“特級”, 不給我評沒關係!沒有什麼比擁有一顆自由而幸福的心更重要的了。 一直到2003年評上四川省中學特級教師之前, 我幾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榮譽。 但我真的很坦然——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裡的“優秀”特指有些“榮譽稱號”。

身被名縛, 哪來自由?心為形役, 何言幸福?何況現在評優選先有很多水分很多人情因素, 托關係, 走後門, 搞勾兌, 拉選票……很累的。 就算“優秀”了, 幸福卻失去了。

如果要以失去心靈自由為代價去獲取各種“榮譽”, 那我寧可還是保持心靈的自由。

-2-

當然, 年輕時的我也不是不追求優秀, 但我更追求自己認可的優秀。 這裡的“優秀”就是我自己給自己擬定的“好老師標準”——課上得好, 班帶得好, 分考得好。 只要做到了這三好, 家長信任我, 學生依戀我, 我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我就“萬事不求人”。 我因此也就擁有了行動的瀟灑和心靈的自由,

除了忠實于自己的良知, 我不用看任何人臉色行事, 更不會患得患失, 斤斤計較。

一次和我校一位年輕老師談心, 我說:“作為普通教師, 通過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世俗的名利——‘優秀’呀, ‘先進’呀, ‘學科帶頭人’呀, ‘特級教師’呀, 我們理應感到自豪, 因為這是我們價值的標誌之一。 但是, 由於種種原因, 可能這些‘優秀’你都沒有, 也不要緊:我不‘優秀’, 但我很幸福啊!這也就夠了。 ”

我現在越來越堅定地認為, 一個教師, 是否“優秀”不是最重要, 是否“卓越”更無關緊要, 最最關鍵的是, 是否“幸福”。

注意, 我從來沒有說過優秀不重要, 我只是說“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單說“優秀”, 至少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我們做得比別人相對出色一些的工作;二是指我們獲得的各種榮譽稱號。

如果我們做得好, 又獲得了各種榮譽, 當然是很自豪的, 所以“優秀”並非不重要, 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得兼, 那我堅定不移地認為——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如果是在第一個層面說“優秀”, 那麼我們總要和別人比較, 因為“優秀”總是相對而言;因為比較(攀比), 我們求勝心切, 我們精益求精, 我們永不滿足, 我們“欲壑難填”……當然, 從積極意義上看, 這正是我們上進心的表現, “永爭第一”嘛!但同時, 在這比較的過程中, 我們漸漸失去了從容自如的心態, 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 也失去了教育的優雅與情趣, 甚至我們潛在的或者說沉睡的功利心漸漸蘇醒, 讓我們備受折磨, 於是, 教育的幸福也不知不覺遠離我們而去。

如果是在第二個層面說“優秀”, 那麼我們免不了要關注教育以外的人和事, 因為“優秀”不能自己說了算, 總得要人家來評比和選舉。 也許你的工作的確比別人做得好, 去年高考你也“培養”(其實, 哪是你一個人培養的啊)了一個縣“狀元”, 於是你自認為優秀, 可這次學校卻只有一個“優秀”的名額, 而還有比你更優秀的——和你同一教研組的一個同事今年還“培養”了一個市“狀元”呢!於是, 這“優秀”的桂冠便落到了他的頭上。 你想“優秀”也不能。 何況, 如果你所在的學校風氣不那麼正, 即使你的工作和成果的確出類拔萃, 可是你不善於搞庸俗的人際關係, 更不善於和領導拉關係, 那無論是群眾投票, 還是領導推薦, 人家就是不讓你“優秀”!

-3-

想“優秀”而不得,怎麼辦?我的回答是,那就別管什麼“優秀”不“優秀”啦,還是追求純粹的教育幸福吧!因為——

“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覺。

幸福,源於心態;不幸福,也源於心態。我曾給年輕的老師們評論過網上流傳的一些段子,比如:“一等教師是領導,吃喝玩樂到處跑。二等教師管後勤,輕輕鬆松維持人。三等教師體音美,上班還能喝茶水。四等教師史地生,週末還能去踏青。五等教師語數外,比比看誰死的快。六等教師班主任,累死講臺無人問。”

我說,這些段子初一看覺得很解氣很痛快,“終於有人為我們鳴不平了”。但實際上這些段子大多似是而非,誇大其詞,不但不能減輕自己的鬱悶,反而會增加自己的痛苦。而且段子中的“教師”也完全可以置換成“醫生”“員警”等。不要老覺得自己最不幸,不要老覺得自己遇到的最不公平。放眼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更多的人比我們更苦更累。我經常對老師們說:“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職業不滿意,其實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改變職業,要麼改變職業心態!”

我不是主張面對不公不平逆來順受,不,如果我的權益與尊嚴受到了侵犯,我們完全可以也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與尊嚴。問題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時候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的“不公平”都達到了“法律的高度”,而且種種不公也不可能在一個早晨徹底消失。

那怎麼辦呢?還是得調節心態,從容應對。何況,很多時候纏繞我們的不過是一些瑣碎的煩惱,完全可以一拂了之。李白有一句詩:“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不是天空沒有飛鳥,而是晴空萬里,遼闊無邊,一兩隻鳥簡直微不足道;不是水面沒有船隻,而是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一兩隻船也就微乎其微了。這是胸襟,也是心態。某種意義上說,擁有了好心態,便擁有了幸福。

-4-

我所在的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有很多這樣幸福的老師。比如鄒顯慧老師,幾十年來就是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物理課,認認真真地帶好每一個班集體,直到快退休才評上高級職稱,可是她很幸福,因為面對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都不甚理想的學生,她卻取得了讓人敬佩的教育成果;更重要的是,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愛她。

有一年教師節,鄒老師班的三個男生天沒亮就起來,為他們敬愛的鄒老師熬魚湯,上學的時候三個男孩子小心翼翼將熱騰騰的魚湯送到學校,放到鄒老師的辦公桌上。鄒老師非常感動。中午,她把魚湯熱了之後又端到教室裡去,讓每一個孩子都品嘗這份鮮美,分享這份情感!鄒老師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榮譽稱號和“優秀”證書,但是她從不為此煩惱,反而隨時都樂呵呵的,因為她幸福。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郭文紅老師也是一位幸福而不“優秀”的老師——如果“優秀”僅僅體現在各種榮譽證書上的話。郭老師長期擔任小學高段的教學,也就是說,她帶班往往就一年或最多兩年。可是,哪怕是只教學生一年,孩子們都能對郭老師產生依依不捨的情感。

有一年,又一屆孩子要畢業了,郭老師帶著他們最後一次春遊。在路上,孩子們想到不久就要離開郭老師了,他們決定給郭老師親手做一件禮物。說幹就幹,他們用隨身帶的糖果、果凍、巧克力等小零食在草地上擺弄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件特殊的“禮物”做成了。孩子們把郭老師請到禮物前,郭老師睜開眼睛便熱淚盈眶,原來草地上擺了了四個大字:“精忠報郭”。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郭老師表達著他們的愛。

一個曾經讓郭老師操碎心的“後進生“,畢業時來給郭老師告別,說:“郭老師,我們走了以後,你千萬千萬不要教下一個年級的三班啊!”郭老師問:“為什麼呀?”這男孩認真地說:“因為那個班的學生呀,個個比我還壞!”

一位男孩回家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畢業!”媽媽問他為什麼,男孩回答:“我不想離開郭老師!”

一位女孩對在省教育廳工作的爸爸說:“爸爸,你把郭老師調到中學工作吧!那樣郭老師就可以繼續教我了!”……孩子們的想法很天真,說法很幼稚,但感情很純潔。擁有這樣純潔的感情,郭老師因此幸福。

應該說,在一個風清氣正環境裡,教師的優秀和幸福並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諧統一的。領導正直,同事善良,評價科學,程式公正,幸福的老師怎麼可能不優秀呢?於是,因為自己突出的業績,各種榮譽紛至遝來。這時,我們也不用刻意推辭,完全可以坦然而無愧地接受。因為這是教育給我們的饋贈。只是我們把這份饋贈僅當做意外的收穫,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沖著這些榮譽而工作的。沒有這些榮譽也無所謂,我們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教育關係著我們自身的幸福。至少從教36年來,我一直是這樣提醒自己的,而且我基本上做到了。

“優秀”教師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機遇甚至人際關係有關;但幸福的教師有千千萬萬,而且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還有我筆下記錄過的很多老師,汪敏、蔣長玲、唐燕、潘玉婷、郭繼紅、張清珍、鄧萬霜、冉光輝、王小剛……他們都默默無聞,毫不“著名”,但他們毫無疑問,不但幸福,而且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優秀。

-5-

不久前我翻檢舊物,偶然看到多年前一位學生的父親給我寫的信,上邊說:“我的小兒子胡小鷗,有幸成為您的學生。他的一幫玉林中學的同學彭倍(留美博士生)、袁泳(留加碩士)相聚我家,談到‘鎮西大將軍’都很佩服得很。這不是官方的大獎狀,你征服了學生的心,學生愛你,比什麼都珍貴。”

我還想到幾年前,2000屆的胡夏融和王墨蘭來看我。王墨蘭的父親特意寫了一幅字裱好請女兒送來。於是,畢業15年後,學生家長給我這樣的評價:“桃李滿天下!”我認為,這是一個教師至高無上的榮譽。

有一句話不是我的原創,而且我也記不住是在哪裡看到的,但我特別欣賞:

“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歷屆學生的記憶裡!”

2018,我願與各位志同道合者共勉。

-3-

想“優秀”而不得,怎麼辦?我的回答是,那就別管什麼“優秀”不“優秀”啦,還是追求純粹的教育幸福吧!因為——

“優秀”與否是別人的評價,“幸福”與否是自己的感覺。

幸福,源於心態;不幸福,也源於心態。我曾給年輕的老師們評論過網上流傳的一些段子,比如:“一等教師是領導,吃喝玩樂到處跑。二等教師管後勤,輕輕鬆松維持人。三等教師體音美,上班還能喝茶水。四等教師史地生,週末還能去踏青。五等教師語數外,比比看誰死的快。六等教師班主任,累死講臺無人問。”

我說,這些段子初一看覺得很解氣很痛快,“終於有人為我們鳴不平了”。但實際上這些段子大多似是而非,誇大其詞,不但不能減輕自己的鬱悶,反而會增加自己的痛苦。而且段子中的“教師”也完全可以置換成“醫生”“員警”等。不要老覺得自己最不幸,不要老覺得自己遇到的最不公平。放眼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更多的人比我們更苦更累。我經常對老師們說:“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職業不滿意,其實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改變職業,要麼改變職業心態!”

我不是主張面對不公不平逆來順受,不,如果我的權益與尊嚴受到了侵犯,我們完全可以也應該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與尊嚴。問題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時候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的“不公平”都達到了“法律的高度”,而且種種不公也不可能在一個早晨徹底消失。

那怎麼辦呢?還是得調節心態,從容應對。何況,很多時候纏繞我們的不過是一些瑣碎的煩惱,完全可以一拂了之。李白有一句詩:“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不是天空沒有飛鳥,而是晴空萬里,遼闊無邊,一兩隻鳥簡直微不足道;不是水面沒有船隻,而是煙波浩渺,水天一色,一兩隻船也就微乎其微了。這是胸襟,也是心態。某種意義上說,擁有了好心態,便擁有了幸福。

-4-

我所在的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有很多這樣幸福的老師。比如鄒顯慧老師,幾十年來就是踏踏實實地上好每一堂物理課,認認真真地帶好每一個班集體,直到快退休才評上高級職稱,可是她很幸福,因為面對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都不甚理想的學生,她卻取得了讓人敬佩的教育成果;更重要的是,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愛她。

有一年教師節,鄒老師班的三個男生天沒亮就起來,為他們敬愛的鄒老師熬魚湯,上學的時候三個男孩子小心翼翼將熱騰騰的魚湯送到學校,放到鄒老師的辦公桌上。鄒老師非常感動。中午,她把魚湯熱了之後又端到教室裡去,讓每一個孩子都品嘗這份鮮美,分享這份情感!鄒老師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榮譽稱號和“優秀”證書,但是她從不為此煩惱,反而隨時都樂呵呵的,因為她幸福。

南京市芳草園小學的郭文紅老師也是一位幸福而不“優秀”的老師——如果“優秀”僅僅體現在各種榮譽證書上的話。郭老師長期擔任小學高段的教學,也就是說,她帶班往往就一年或最多兩年。可是,哪怕是只教學生一年,孩子們都能對郭老師產生依依不捨的情感。

有一年,又一屆孩子要畢業了,郭老師帶著他們最後一次春遊。在路上,孩子們想到不久就要離開郭老師了,他們決定給郭老師親手做一件禮物。說幹就幹,他們用隨身帶的糖果、果凍、巧克力等小零食在草地上擺弄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件特殊的“禮物”做成了。孩子們把郭老師請到禮物前,郭老師睜開眼睛便熱淚盈眶,原來草地上擺了了四個大字:“精忠報郭”。孩子們用這種方式向郭老師表達著他們的愛。

一個曾經讓郭老師操碎心的“後進生“,畢業時來給郭老師告別,說:“郭老師,我們走了以後,你千萬千萬不要教下一個年級的三班啊!”郭老師問:“為什麼呀?”這男孩認真地說:“因為那個班的學生呀,個個比我還壞!”

一位男孩回家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畢業!”媽媽問他為什麼,男孩回答:“我不想離開郭老師!”

一位女孩對在省教育廳工作的爸爸說:“爸爸,你把郭老師調到中學工作吧!那樣郭老師就可以繼續教我了!”……孩子們的想法很天真,說法很幼稚,但感情很純潔。擁有這樣純潔的感情,郭老師因此幸福。

應該說,在一個風清氣正環境裡,教師的優秀和幸福並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諧統一的。領導正直,同事善良,評價科學,程式公正,幸福的老師怎麼可能不優秀呢?於是,因為自己突出的業績,各種榮譽紛至遝來。這時,我們也不用刻意推辭,完全可以坦然而無愧地接受。因為這是教育給我們的饋贈。只是我們把這份饋贈僅當做意外的收穫,因為我們從來就不是沖著這些榮譽而工作的。沒有這些榮譽也無所謂,我們也不會有絲毫的懈怠,因為教育關係著我們自身的幸福。至少從教36年來,我一直是這樣提醒自己的,而且我基本上做到了。

“優秀”教師是有限的,而且往往和機遇甚至人際關係有關;但幸福的教師有千千萬萬,而且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是我們自己。

還有我筆下記錄過的很多老師,汪敏、蔣長玲、唐燕、潘玉婷、郭繼紅、張清珍、鄧萬霜、冉光輝、王小剛……他們都默默無聞,毫不“著名”,但他們毫無疑問,不但幸福,而且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優秀。

-5-

不久前我翻檢舊物,偶然看到多年前一位學生的父親給我寫的信,上邊說:“我的小兒子胡小鷗,有幸成為您的學生。他的一幫玉林中學的同學彭倍(留美博士生)、袁泳(留加碩士)相聚我家,談到‘鎮西大將軍’都很佩服得很。這不是官方的大獎狀,你征服了學生的心,學生愛你,比什麼都珍貴。”

我還想到幾年前,2000屆的胡夏融和王墨蘭來看我。王墨蘭的父親特意寫了一幅字裱好請女兒送來。於是,畢業15年後,學生家長給我這樣的評價:“桃李滿天下!”我認為,這是一個教師至高無上的榮譽。

有一句話不是我的原創,而且我也記不住是在哪裡看到的,但我特別欣賞:

“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歷屆學生的記憶裡!”

2018,我願與各位志同道合者共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