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朋友圈瘋傳“兒科用藥寶典”你轉了嗎?兒科專家:不靠譜!

最近, 一張據說出自某兒科醫生總結的“兒科用藥寶典”在朋友圈瘋傳。 不少家長朋友紛紛轉發, 將其奉為兒童用藥指南。 那麼, 大家照著它給孩子用藥, 真的能做到“藥到病除”嗎?

首先, 讓我們來看看這份所謂的“兒科用藥寶典”。

現在, 這份“兒科用藥寶典”出自何方我們不得而知。 雖然它有一定道理, 但太過公式化。 要知道, 患兒的病情發展千變萬化, 若一律按這抓藥, 病情很可能被耽誤。

* 先來看看發熱部分。 退燒藥的服用時間僅標示“間隔>4小時”, 家長不好掌握, 一般建議是間隔4—6小時。

* 再來, “寶典”中列出了幾種抗病毒中成藥, 適用範圍很廣, 若患兒是病毒引起的發燒、感冒等兒科疾病可以服用。 但家長畢竟不是專業醫生, 通常難以辨別。 按照中醫理論用藥要辨證施治, 若是證型錯了, 藥用不對不僅沒效果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 接下來, 咳嗽這款也有不妥的地方。

提到的適合<3歲寶寶吃的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有鎮咳作用不假, 但主要針對的是食積咳嗽患兒。 而提到適合>3歲吃的京都念慈庵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 一般適用於肺熱類的咳嗽(有痰多、胸悶、咽喉痛等症狀), 若是風寒引起的咳嗽並不合適。

讓孩子少受罪, 謹記這些話

相比成人, 兒童的免疫力要差一些。 想要他們少生病, 關鍵還是要做好預防工作。 這裡有醫生經常告誡家長的幾句話, 請牢牢記住:

1. 適度穿衣, 即便是襪子也不能太厚。 事實上, 寶寶穿得厚容易出汗, 使得身體發涼, 一旦吹風更容易受寒感冒。 建議給孩子

2. 感冒發燒期間不宜進補, 建議讓寶寶喝粥, 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3. 孩子打噴嚏≠感冒, 可能是光線、冷空氣、刺激性氣溫引起,

所以不要聽到寶寶打噴嚏就讓他吃感冒藥。

4. 從某種角度來說, 孩子發燒並不是壞事, 千萬不要孩子一發熱就立馬想法設法退燒。 若孩子出現低燒, 精神很好, 大家不要給予退熱。 若孩子體溫>38.5℃, 且沒有明顯不適, 建議進行藥物降溫。

5. 及時測量體溫。 若患兒體溫<38.5℃, 特別是剛起熱時小便發黃的孩子, 應適當多喝些溫開水, 酌情可以加一點點鹽。 若患兒體溫≥38.5℃, 可以使用退熱貼, 在醫師或藥師指導下服用退熱藥。

6. 孩子發熱切勿一言不合就掛水。 患兒血象不高, 發熱時間≯48小時, 一般不用抗生素。

7. 孩子咽喉痛可以服用藍芩口服液。 若咳嗽有痰, 口中有異味, 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8. 不建議讓孩子帶病上課,

不利於病情康復。

與您共同探討育兒及育兒有關的生活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