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率與運動強度,根據心率訓練,才是安心&安全&高效的訓練方法!

1. 心率與運動強度

計算公式1:運動強度(%) = 運動心率 ÷ 最高心率 × 100 。

該公式雖然計算簡單, 但是每個人的靜息心率都不同。 於是, 考慮到靜息心率, 有了如下修正版的公式。

計算公式2:運動強度(%) = (運動心率 – 靜息心率) ÷ (最高心率– 靜息心率)× 100 。

公式2以靜息心率為基準, 算出相對上升的比值。

結果可以看出, 雖然B的運動心率高, 但不管用公式1還是公式2, 算出的運動強度, AB兩者的差別不大。 再來看按照公式2計算的結果, 考慮到靜息心率的話, A的運動強度要比B大。

一樣的年齡, 不練的人靜息心率高, 訓練有素的人靜息心率就低,

即便同樣的運動心率, 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強度肯定不一樣。 所以公式2比公式1更科學。

注:這裡的最大心率用了220-年齡來預測的, 跟真實的最大心率有誤差。

2. 各運動的心率區間

運動強度在80%以上的區間4,5相當於“無氧運動”, 而80%以下的區間1,2,3相當於“有氧運動”。 對於田徑運動來說, 無氧運動的區間4,5, 心率高不能長時間維持, 只能做短跑, 頂多中長跑。 而有氧運動的區間1,2,3, 心率相對較低, 可以長時間維持, 適合馬拉松/鐵三等耐力運動。

根據上面的公式2, 我們可以得到:

運動心率 =靜息心率 + (最高心率– 靜息心率)×運動強度(%)

對於靜息心率是60bpm, 最大心率是180bpm的人來說, 他的各區間資料如下:

3. 根據心率的訓練, 是更加安心&安全&高效的訓練方法

根據運動的目的(增加肌肉?提高耐力?燃燒脂肪?), 來按照相應強度的心率區間來訓練, 才能取得高效的訓練效果。

根據心率來訓練不僅高效, 而且安全。 同樣的配速, 對不同的人的負荷不同, 根據心率來訓練, 可以視覺化地控制運動的負荷。 即便是同一個人, 同樣的線路, 同樣的速度, 心率也會隨著當天的身體狀態和環境(溫度, 濕度, 風向, 日曬等)而變化, 如果僅僅為了守住速度, 而實際上有可能已經超速了, 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荷, 達不到訓練效果。 根據心率區間的訓練, 是考慮到身體狀態的, 更加安心安全的訓練方法。

換個角度, 也能更直觀地看到自己訓練的進步:同樣強度下心率的下降, 同樣心率下強度的提高。 還能提高訓練的積極性。

4. 各種跑步訓練的心率區間

5. 各長跑比賽的心率區間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靜息心率, 結合上表來算出自己的比賽心率, 安全&高效地去參加比賽。

最高心率 = 220 – 年齡

運動心率 =靜息心率 + (最高心率– 靜息心率)×運動強度(%)

6. 心率飄移

一般來說心率會跟著速度而變化, 但是長時間奔跑的時候, 即便一直保持同樣的速度, 到了後半程, 心率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上升, 這個現象就是“心率飄移”。平時用心率表的跑友應該都遇到過這個現象。

上圖是筆者某次馬拉松中的配速&心率圖。再好的兔子也做不到全程勻速,只能保持相對勻速。筆者全程配速都保持在53x前後,從上圖可以看出,除了剛起跑時突然運動心率高之外,前半程心率穩定在14x,後半程到了15x,最後到了16x,平均153。

心率飄移的原因有:疲勞堆積,能量來源的變化,心臟的泵血量減少,體溫上升等。

長時間奔跑,體內的糖原越來越少,身體的能量來源由糖原轉向脂肪。隨著體溫上升,身體會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導致迴圈的血液量也減少,再加上長時間運動心臟也疲勞,所以後半程心臟的泵血能力會下降。這當然會妨礙運動能力。另外,當開始掉速時,心率飄移也很厲害。

反過來說,心率飄移也就反映了身體疲勞,代表了身體循環功能的低下。

心率飄移率隨著運動強度,環境,訓練狀況,身體狀況而發生變化。具體來說:

1)運動強度越大,心率飄移越大。

2)越是高溫,高地,起伏激烈的賽道,心率飄移越大。

3)補給不足,也會導致心率飄移越大。

4)訓練不足,狀態不良時的心率飄移也大。

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會降低汽車壽命。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也不能長時間高心率運動。所以,不管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是在正式比賽中,都應該按照“能低不高”的心率原則。嚴格控制速度,堅決不超過目標心率。

特別是馬拉松比賽時,容易興奮超速。知道了心率飄移,結合上文的心率範圍,計算出自己的目標心率區間,前半程絕對要按照目標心率範圍的低值來跑,這樣後半程即便心率飄移了,也還在安全區間範圍內。

這個現象就是“心率飄移”。平時用心率表的跑友應該都遇到過這個現象。

上圖是筆者某次馬拉松中的配速&心率圖。再好的兔子也做不到全程勻速,只能保持相對勻速。筆者全程配速都保持在53x前後,從上圖可以看出,除了剛起跑時突然運動心率高之外,前半程心率穩定在14x,後半程到了15x,最後到了16x,平均153。

心率飄移的原因有:疲勞堆積,能量來源的變化,心臟的泵血量減少,體溫上升等。

長時間奔跑,體內的糖原越來越少,身體的能量來源由糖原轉向脂肪。隨著體溫上升,身體會大量出汗,體內水分流失,導致迴圈的血液量也減少,再加上長時間運動心臟也疲勞,所以後半程心臟的泵血能力會下降。這當然會妨礙運動能力。另外,當開始掉速時,心率飄移也很厲害。

反過來說,心率飄移也就反映了身體疲勞,代表了身體循環功能的低下。

心率飄移率隨著運動強度,環境,訓練狀況,身體狀況而發生變化。具體來說:

1)運動強度越大,心率飄移越大。

2)越是高溫,高地,起伏激烈的賽道,心率飄移越大。

3)補給不足,也會導致心率飄移越大。

4)訓練不足,狀態不良時的心率飄移也大。

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會降低汽車壽命。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也不能長時間高心率運動。所以,不管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是在正式比賽中,都應該按照“能低不高”的心率原則。嚴格控制速度,堅決不超過目標心率。

特別是馬拉松比賽時,容易興奮超速。知道了心率飄移,結合上文的心率範圍,計算出自己的目標心率區間,前半程絕對要按照目標心率範圍的低值來跑,這樣後半程即便心率飄移了,也還在安全區間範圍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