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不宜過早學的7件事,父母必知!

✎優媽說

孩子的成長發育, 真的是有規律的。 一味地想“贏在起跑線”, 弄不好就會傷了孩子!

1

不宜過早學寫字

許多家長很早就教孩子寫字,

並以教不教孩子識字、寫字作為選擇幼稚園的一個重要標準。

而一些個體幼稚園、街道幼稚園為迎合家長的這種需求, 便教幼兒寫字, 甚至以寫字、識字簡單地代替早期教育。 這些做法顯然都是不妥當的。

其實, 寫字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 它需要對文字進行有意觀察、分析, 將文字分解為多種筆劃, 再綜合、概括其筆順、結構, 由大腦將資訊和指令傳送到手, 在手、腦、眼的協同作用下, 將各種筆劃組合成文字。 對於不到6周歲的幼兒來說, 要其正確完成這一複雜的過程是有困難的。

再說幼兒的手、眼、腦的協調能力也差, 他們寫字時, 眼睛總要盯住筆尖轉。 為了能看到筆尖運動, 便歪著身子, 側著腦袋, 並儘量使右側的肩、肘、腕向前。

因此可以說, 過早地要求幼兒以正確的姿勢和筆順(從左到右, 從上到下)書寫文字也是很困難的。

如果硬要小孩寫字, 那也只能是畫字。 他們畫的字免不了東倒西歪, 缺鼻子少眼睛, 且人也極易疲勞。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往往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 而孩子卻怎麼也寫不好, 氣得家長脫口而出:

你真笨, 沒出息……

孩子自己當然也很洩氣, 心情沮喪。 長此以往, 便對寫字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以至於產生恐懼心理。

因此, 寫字基本上是孩子入小學以後的事, 不宜在幼兒期就提倡。

幼兒過早寫字的害處:

1.幼兒過早寫字容易造成疲勞和指骨畸形

寫字主要是通過手指小肌肉、指骨以及指關節的協調運動完成抓握筆、控制筆劃等手眼協調動作。

由於小肌肉發展較晚, 因此, 幼兒手部精細動作比較笨拙、不協調, 幼兒在寫字時, 必須比較用力才能握筆, 較小的幼兒甚至全手握筆。

所以, 幼兒在寫字時會感到很吃力。 幾乎成為了一種體力活動, 加之幼兒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比較差, 骨骼也非常柔軟, 如果幼兒長時間寫字, 很容易造成疲勞和手指骨骼畸形。

2.幼兒過早寫字也可能會妨礙脊柱的正常發展

幼兒脊柱生理彎曲還未形成, 骨化過程也尚未完成, 骨骼極易變形, 所以, 此階段培養幼兒正確的站立行走等各種姿勢非常重要。

如果幼兒長時間寫字, 難以保持正確的坐姿, 而容易形成弓腰、弓坐和扭坐等不良坐姿, 進而可能導致脊柱變形。

3.幼兒過早學習寫字容易造成近視

幼兒過早的寫字對幼兒的眼睛視力影響很大。 因為幼兒的視神經焦距還不能集中, 他們常常要把書本放在離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

而且由於在寫字時眼睛一般集中在筆尖及周圍很小的範圍內, 加之眼手的協調程度較低, 幼兒必須緊緊盯著筆尖才能寫成一個字。

因此, 眼睛便很快會發澀、疲勞, 久而久之, 引起眼睛的焦距調節能力下降而造成近視。 孩子可以早期識字, 但是對孩子寫字不要操之過急。

2

不宜過早學素描

所謂素描, 簡單的說, 單色畫就是素描。 我們一般理解的素描都是用明暗造型――鉛筆或者炭筆畫的寫實性素描。

西方一般在孩子十一二歲前後學習素描, 我國比西方國家略早一些, 如果是經過早期系統美術學習的兒童, 大約十歲(實際年齡)以後就可以學習素描了, 但必須輔助大量的練習才能提高。

不同年齡段的的孩子對事物的認識、表達、心理反應不同, 如果不加區別, 讓孩子去學超出其年齡範圍與理解能力的東西, 會扼殺一個孩子原本熱愛畫畫的興趣。

而素描相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不僅難以理解,也是他不感興趣的,不僅浪費了孩子寶貴的時間,更可怕的結果是導致孩子喪失了學習畫畫的興趣。

如果不理解,只是用鉛筆機械的去臨摹那些乾巴巴的圓柱、方體、孩子很難體會到繪畫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感,用不了多久,原本喜愛畫畫的興趣,不僅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會壓抑孩子的性格發展,不利於培養自信心與成就感。

素描是很理性的繪畫,比如:透視有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的透視;明暗有五調子等,這些都是不符合兒童階段接受能力的。

他們素描寫生如果只會機械的抄襲明暗,就容易養成概念化的毛病。就好像把初中的函數拿到小學來學一樣,由於抽象難懂很難讓兒童理解。

其實,兒童美術教育要順應每個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還要把握兒童個體的性格特點,再通過科學的美術教育引導,讓兒童的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得以正確的發展,進而形成獨立自信的品格,這是我們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

3

不宜過早學走路

孩子學走路的正常時間為1歲左右。

過早學走路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形體發育

嬰兒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過早讓寶貝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

胖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2.影響孩子學習爬行

爬行練習對孩子的發育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視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遠。

如果讓孩子過早學走路,孩子就不願意爬行而選擇走路,這樣就錯失了寶貝爬行練習的黃金時期。

3.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因為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

過早學走路,孩子因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孩子嬌嫩的眼睛產生一種疲勞損害,反復則可損傷視力。

4

不宜過早騎腳踏車

正常時間騎腳踏車的時間應從5-6歲開始。

過早騎腳踏車的危害

不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幼兒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強,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騎兒童車時,下肢要費很大的力。

如果腿長時間處於肌肉緊張狀態,同時也讓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對骨骼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三輪車,兩個腳踏間的距離變寬,而座位距腳蹬間的距離又過長,有的車不能調整這一距離。

這樣,當孩子騎起來時,腳及下肢非常用力,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內八字腳。

5

不宜過早學滑輪(單排)

正常應7歲以後才適合學單排輪滑。

過早學滑輪的危害:

1.腿部易導致變形

由於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7歲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導致X形腿;7歲前可以學雙排輪滑。

2.容易受傷

玩輪滑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一旦用力不當,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因此,一般情況下,12歲以下兒童慎玩輪滑,要有專業人士指導,且不適宜長時間玩輪滑。

6

不宜過早學畫圓

正常應1歲半以後開始畫連續的圓圈,兩歲半前圓圈封口。

過早學畫圓的危害:

束縛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畫圓其實是塗鴉的一種,這是孩子的自發行為。不要提前教孩子畫圓以及其它圖形,否則很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創作熱情以及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有許多事對孩子來講,其實是“不宜過早”嘗試的。學習鍛煉各種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在適合的年齡做利於孩子身體發育的事才是正確的!

7

不宜過早分左右

正常時間應在學齡期。

5-7歲,兒童能夠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7歲左右可以分清站在他對面的人的左右;

7歲-9歲,兒童能對直觀、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間關係,形成直觀表像;

9歲-12歲,兒童能夠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據表像、記憶建立其空間關係。

危害談不上,但是有浪費時間的弊端。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能機械記憶,如果不堅持強化,過段時間就忘了。

會扼殺一個孩子原本熱愛畫畫的興趣。

而素描相對於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不僅難以理解,也是他不感興趣的,不僅浪費了孩子寶貴的時間,更可怕的結果是導致孩子喪失了學習畫畫的興趣。

如果不理解,只是用鉛筆機械的去臨摹那些乾巴巴的圓柱、方體、孩子很難體會到繪畫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感,用不了多久,原本喜愛畫畫的興趣,不僅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會壓抑孩子的性格發展,不利於培養自信心與成就感。

素描是很理性的繪畫,比如:透視有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圓的透視;明暗有五調子等,這些都是不符合兒童階段接受能力的。

他們素描寫生如果只會機械的抄襲明暗,就容易養成概念化的毛病。就好像把初中的函數拿到小學來學一樣,由於抽象難懂很難讓兒童理解。

其實,兒童美術教育要順應每個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還要把握兒童個體的性格特點,再通過科學的美術教育引導,讓兒童的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創造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得以正確的發展,進而形成獨立自信的品格,這是我們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

3

不宜過早學走路

孩子學走路的正常時間為1歲左右。

過早學走路的危害:

1.影響孩子的形體發育

嬰兒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過早讓寶貝學走路,身體的重量必然會加重脊柱和下肢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使脊柱和下肢變形。

胖孩子更不要過早學走路。

2.影響孩子學習爬行

爬行練習對孩子的發育有非常多的好處,但是爬行比走路辛苦,而且視野不如走路看得高看得遠。

如果讓孩子過早學走路,孩子就不願意爬行而選擇走路,這樣就錯失了寶貝爬行練習的黃金時期。

3.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因為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只能看清楚近物。

過早學走路,孩子因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孩子嬌嫩的眼睛產生一種疲勞損害,反復則可損傷視力。

4

不宜過早騎腳踏車

正常時間騎腳踏車的時間應從5-6歲開始。

過早騎腳踏車的危害

不利於骨骼的生長發育。幼兒的骨骼正處於發育階段,可塑性很強,而肌肉的力量又很弱,騎兒童車時,下肢要費很大的力。

如果腿長時間處於肌肉緊張狀態,同時也讓下肢的骨骼長時間受力,對骨骼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兒童三輪車,兩個腳踏間的距離變寬,而座位距腳蹬間的距離又過長,有的車不能調整這一距離。

這樣,當孩子騎起來時,腳及下肢非常用力,時間一長就形成了兩膝內側突出膨大,兩下肢過度向外展開,形成“X”形腿,甚至有的孩子形成內八字腳。

5

不宜過早學滑輪(單排)

正常應7歲以後才適合學單排輪滑。

過早學滑輪的危害:

1.腿部易導致變形

由於單排輪滑需要將雙腿向外側撇,7歲以下的孩子骨骼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導致X形腿;7歲前可以學雙排輪滑。

2.容易受傷

玩輪滑時腰部、膝蓋、腳踝需要用力支撐身體,一旦用力不當,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傷。因此,一般情況下,12歲以下兒童慎玩輪滑,要有專業人士指導,且不適宜長時間玩輪滑。

6

不宜過早學畫圓

正常應1歲半以後開始畫連續的圓圈,兩歲半前圓圈封口。

過早學畫圓的危害:

束縛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畫圓其實是塗鴉的一種,這是孩子的自發行為。不要提前教孩子畫圓以及其它圖形,否則很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創作熱情以及束縛孩子的想像力。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有許多事對孩子來講,其實是“不宜過早”嘗試的。學習鍛煉各種能力固然很重要,但在適合的年齡做利於孩子身體發育的事才是正確的!

7

不宜過早分左右

正常時間應在學齡期。

5-7歲,兒童能夠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左右,7歲左右可以分清站在他對面的人的左右;

7歲-9歲,兒童能對直觀、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間關係,形成直觀表像;

9歲-12歲,兒童能夠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據表像、記憶建立其空間關係。

危害談不上,但是有浪費時間的弊端。太早教孩子分清左右,孩子只能機械記憶,如果不堅持強化,過段時間就忘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