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付彪:新一年,讓我們凝聚“奮鬥”的精氣神

作者:付彪

“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 無怨無悔, 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 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新年前夕,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 強調把藍圖變為現實, 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幹好工作。

“人民”是今年新年賀詞中的高頻詞。 習近平主席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無數網友也為習近平主席的人民情懷點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2017年悄然過去, 但這一年帶給了我們太多的幸福與溫暖。 習近平主席開篇便列舉了一系列的“民生數字”:從國內生產總值突破80萬億,

到新增就業1300萬, 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5億人, 再講到又有1000萬人實現脫貧……這些成就的取得, 習近平主席將其歸功於人民: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 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2018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習近平主席在賀詞裡又提出, “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想群眾之所想, 急群眾之所急, 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這既是對全國人民的鄭重承諾, 也是對各級幹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激勵。 艱苦奮鬥是我們黨的精氣神, 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家寶。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目標在前, 責任在肩, 對於各級幹部和人民群眾來說, “奮鬥”都是永恆的時代主題。 唯有精神能比闊蒼穹, 唯有奮鬥能改變命運。 我們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 繼續凝聚“奮鬥”的精氣神, 一步一個腳印, 踏踏實實幹好工作。

改革開放、推進發展, 需要凝聚“奮鬥”的精氣神。 改革開放、推進發展, 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 “奮鬥”的精氣神, 是知難而進的工作作風, 是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 是埋頭苦幹的革命風格, 是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當前, 我們正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 改革開放、推進發展, 必須繼續保持敢為人先的銳氣, 提振開拓進取的志氣,

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 勇做時代的弄潮兒、改革的實幹家, 不斷取得新突破。 這是我們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紀念, 也是我們開創未來的必由之路。

改善民生、造福人民, 需要凝聚“奮鬥”的精氣神。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 “我們偉大的發展成就由人民創造, 應該由人民共用。 ”無論是推進脫貧攻堅戰, 還是破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煩心事”, 都需要我們提升“奮鬥”的境界, 昂揚“奮鬥”的精神, 保持“奮鬥”的作風, 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 想群眾之所想, 急群眾之所急,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

群眾利益無小事, 一枝一葉總關情。 只有堅持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

從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 讓新時代的發展更有溫度, 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未來, 凝聚起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奮鬥”是最大的溫暖。 這樣的“奮鬥”, 不只屬於艱苦年代, 也不只屬於艱苦地區。 凝聚“奮鬥”的精氣神, 是一個時代主題, 也是一種歷史傳承。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應當成為新時代中我們每一個人都矢志不渝的努力方向和價值追求!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