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沒錢沒車沒房的人,才有可能名流千古

知乎上有個話題:用一句話描述你嚮往的生活。

很多知友也是踴躍發言:

“山家除夕無他事, 插了梅花便過年。 ”——Mr NeverDie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藍色

“靜修心中日月, 不問世間生滅。 ”——張漢東

翻譯成白話都是一個意思, 老子不想上班, 不想搞事, 只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從一開始, 嵇康就自帶男主光環, 手上握的全是王炸!

論身家, 嵇康是出名的官八代!

祖上曾和曹操一起打天下, 位高權又重, 到他這一輩, 又娶了曹操的曾孫女, 成了魏宗室的女婿, 是名副其實的皇親國戚。

論顏值, 嵇康是非常有名的美男子。

《晉書.嵇康傳》中說他“身長七尺八寸, 美詞氣, 有風儀。 人以為龍章鳳姿, 天質自然。 ”。

說來史書中一般是不會像現下的通俗讀物一樣, 大寫特寫一個人的相貌好惡的, 相貌這方面一般根本就不提, 除非帥得驚人。

論才氣, 嵇康是魏晉時期第一流量大V。

詩書琴藝樣樣精通, 隨便一件作品問世, 都能在女孩子中間刷爆朋友圈, 更彈出了流傳千古的名曲《廣陵散》。

可惜的是, 這些天生的好運, 都不是嵇康想要的樣子。 於是這位標準的高富帥, 就在這錦衣玉食裡, 一步步走向了作死的不歸路。

十匹騾子都拉不回來。

嵇康生活的年代, 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鬥爭異常殘酷, 司馬懿的子孫在這場鬥爭中逐漸佔據上風, 欺壓住了曹操的子孫。

掌權後的司馬昭坐立不安, 為穩定政權籠絡人心, 採取軟硬兼施的舉措, 壓迫那些疑似有異心的知識份子為官, 讓他們為司馬政權服務。

但嵇康是誰, 撇開他是曹家女婿不說, 他還特別嫌棄司馬家族小人得志的模樣, 有著一身傲骨的他, 給當政者回了三個字:

不當官不賺錢, 那他幹啥呢?

玩男團。

他自己跑到山陽縣荒郊野外, 蓋了一間小破屋, 依竹而居, 召集了一幫同樣不務正業的“不良少年”, 組成了一個團體“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圖)

這可能就是最早的農家樂了, 竹林七賢的日常娛樂就是, 裸奔、酗酒、偶爾還嗑嗑五石散。

在別人都爭著做官上進的時候, 他寧願放棄大別墅和發財的機會, 做了一條鹹魚, 過起了自己嚮往的自由生活。

隱居的日子雖然愜意, 但是有個最大的問題, 窮。 過慣嬌寵生活的嵇大少, 也只能打鐵補貼家用。

嵇康自己不在乎啊,

還是每天和竹林七賢的小夥伴們, 喝喝酒、嗑磕藥, 高興了就玩玩band。

玩什麼曲風呢?

古琴。

宋摹顧愷之《斫琴圖》

傳說有一天晚上, 嵇康晚上睡不著起來彈琴, 碰見一位喜歡古琴的阿飄(幽靈), 阿飄一聽, 彈得不錯啊小夥子, 於是就贈與了他這首《廣陵散》, 還叮囑不可外傳。

嵇康一直把這首曲子當成自己的主打歌。世人如果有幸能夠聽到嵇康用自己的琴彈奏一曲《廣陵散》,那真是死一百次都願意。

可惜的是,最後死的倒不是聽曲子的人,反而是這個彈奏曲子的人。

死因也很簡單,大概也就是“作”的。

天生放蕩不羈愛懟人的嵇康,最後死在了自己的才華上。想懟就懟,還懟得特美。

本來說好要一起對抗暗黑的極權家族司馬集團,但是山濤居然半路接受了勸服,跑去做官去了,臨別之前還推薦嵇康接替自己原先的位子。

山濤像

其實人家推薦也是好心,但是嵇康不能接受這樣的“背叛”,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

《與山巨源絕交書》真跡已經失傳,這是唐代李懷琳的摹本:

這一寫,就寫出了他的書法代表作。

據說唐代書法家張懷瓘特別崇拜嵇康,人家拿書聖王羲之的兩張原作和他換他都不願意。

嵇康一生氣起來,根本就兜不住心裡的話。為了把山濤罵個痛快,他把司馬昭那群人的心思也全譏諷了一遍。

某一次,司馬氏一党的鐘會前來探訪嵇康時,嵇康自顧自的喝得爛醉,還狂吐槽司馬家族的小人得志,讓鐘會好生沒趣,於是便在司馬昭面前墊起了壞話……

更有一次嵇康拿出筆墨,洋洋灑灑寫了篇文章,無所顧忌的大談“非湯武而薄周孔”。

而當時的司馬昭為自己篡權編造了眾多禮教依據,杜撰了許多湯武周孔的名言。

嵇康的“肺腑之言”,無疑戳到了司馬昭的痛點。於是對嵇康深為嫉恨,殺心頓起,萬萬留他不得。

終於在一次嵇康因為朋友受誣告而鳴不平的案件中,司馬昭找了個理由要把他處死。

西元262年(一說263年)的一天,嵇康被押解到刑場。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長歎說:“《廣陵散》從此絕矣!”

七個青年才子,曾經仗劍走天涯,曾經書墨自瀟灑。

可是因為嵇康的離開,竹林七賢也自此支離破散。

所有的才華隨著一柄鍘刀,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空留下一首令人歎息的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阮籍裝瘋不久死去,向秀、王戎、山濤出山為官,劉伶避世,阮鹹鬱鬱終身。

幸運的是,學生中有擅長音律的人,大概在匆忙之中記下一些韻律,所以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再次聽到這首嵇康的知音之曲。

而我們,直到今天都還在讀著嵇康的詩文,在摹本中仰慕他曾經氣格淩雲的書法。

那個自由不羈歲月裡,有一群永遠牛氣魯莽的少年,用自己的才華,開創出影響後世的文人氣韻。

所有磨滅棱角改變自己而在當時功成名就的人,終究都被淹沒在歷史長河裡。

但一千多年前被一柄鍘刀草草終結性命的嵇康,卻成為了無數人的精神領袖。

時間,一定會給堅持真我的人,以意想不到的饋贈。


嵇康一直把這首曲子當成自己的主打歌。世人如果有幸能夠聽到嵇康用自己的琴彈奏一曲《廣陵散》,那真是死一百次都願意。

可惜的是,最後死的倒不是聽曲子的人,反而是這個彈奏曲子的人。

死因也很簡單,大概也就是“作”的。

天生放蕩不羈愛懟人的嵇康,最後死在了自己的才華上。想懟就懟,還懟得特美。

本來說好要一起對抗暗黑的極權家族司馬集團,但是山濤居然半路接受了勸服,跑去做官去了,臨別之前還推薦嵇康接替自己原先的位子。

山濤像

其實人家推薦也是好心,但是嵇康不能接受這樣的“背叛”,寫了《與山巨源絕交書》。

《與山巨源絕交書》真跡已經失傳,這是唐代李懷琳的摹本:

這一寫,就寫出了他的書法代表作。

據說唐代書法家張懷瓘特別崇拜嵇康,人家拿書聖王羲之的兩張原作和他換他都不願意。

嵇康一生氣起來,根本就兜不住心裡的話。為了把山濤罵個痛快,他把司馬昭那群人的心思也全譏諷了一遍。

某一次,司馬氏一党的鐘會前來探訪嵇康時,嵇康自顧自的喝得爛醉,還狂吐槽司馬家族的小人得志,讓鐘會好生沒趣,於是便在司馬昭面前墊起了壞話……

更有一次嵇康拿出筆墨,洋洋灑灑寫了篇文章,無所顧忌的大談“非湯武而薄周孔”。

而當時的司馬昭為自己篡權編造了眾多禮教依據,杜撰了許多湯武周孔的名言。

嵇康的“肺腑之言”,無疑戳到了司馬昭的痛點。於是對嵇康深為嫉恨,殺心頓起,萬萬留他不得。

終於在一次嵇康因為朋友受誣告而鳴不平的案件中,司馬昭找了個理由要把他處死。

西元262年(一說263年)的一天,嵇康被押解到刑場。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長歎說:“《廣陵散》從此絕矣!”

七個青年才子,曾經仗劍走天涯,曾經書墨自瀟灑。

可是因為嵇康的離開,竹林七賢也自此支離破散。

所有的才華隨著一柄鍘刀,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空留下一首令人歎息的絕唱《廣陵散》。

嵇康死後,阮籍裝瘋不久死去,向秀、王戎、山濤出山為官,劉伶避世,阮鹹鬱鬱終身。

幸運的是,學生中有擅長音律的人,大概在匆忙之中記下一些韻律,所以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能再次聽到這首嵇康的知音之曲。

而我們,直到今天都還在讀著嵇康的詩文,在摹本中仰慕他曾經氣格淩雲的書法。

那個自由不羈歲月裡,有一群永遠牛氣魯莽的少年,用自己的才華,開創出影響後世的文人氣韻。

所有磨滅棱角改變自己而在當時功成名就的人,終究都被淹沒在歷史長河裡。

但一千多年前被一柄鍘刀草草終結性命的嵇康,卻成為了無數人的精神領袖。

時間,一定會給堅持真我的人,以意想不到的饋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