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教育專家分析,經常對孩子說這9句話,孩子長大絕對出人頭地

對待寶寶, 我們時常拿捏不好分寸, 不知道有些話能不能說, 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美國教育專家告訴我們, 下面9句話你應該時常揣在兜裡、掛在嘴邊, 需要時就大聲說出來。

美國教育專家吉姆·泰勒列出了爸爸媽媽應該傳遞給寶寶的9句話, 什麼時候應該說這些話, 走, 一起來看看。

不管你做什麼, 我都愛你。

早在寶寶會說話之前, 他就能夠聽懂我們的話——通過聲音高低, 語氣的強弱及其和他們的眼神交流、身體接觸, 寶寶早已能體會到你的情緒。 一句“我愛你”的傳遞是寶寶任何時候都是重要的。 寶寶哭的時候會有大人過來照看, 寶寶摔跤的時候媽媽會給他給他鼓勵, 這都是愛他的一種表達。 通過各種方式, 寶寶就會明白:“我很重要。 我被愛著。 ”有了這種認識, 寶寶才會充滿信心地認識這個新的世界。

當然, 有時候做起來卻並不是那麼容易。 比如你都唱了10首催眠曲,

寶寶還是睜著烏黑的大眼珠望著你, 廚房裡正煎著雞蛋, 寶寶又在客廳大哭大鬧, 這個時候你“煩躁”兩字佔據了你所有的大腦, 你恨不得對他也大喊大叫, 聲音甚至比他還大!其實, 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應, 但是我們想告訴你的是, 不管寶寶讓你多鬱悶, 你一定要讓寶寶清楚“媽媽不是不喜歡我”只是“媽媽不喜歡我的行為”。 對這麼小的寶寶而言, 不要總是把“我不喜歡你”掛在嘴邊, 而是要具體地告訴寶寶“你這樣做我很生氣。 ”當他改過以後, 一句“我愛你“還是必須的哦!

你能做到!我相信你!

自己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會讓寶寶感到很驕傲。 當然, 寶寶更多的時候是在學習在探索, 很多事情他們還完成不了, 當寶寶做某件事失敗的時候, 不要表現得很失望, 而是要讓你的寶寶鼓起勇氣, 你給予他適當的幫助, 和他一起完成某件事。 美國教育專家泰勒認為, 其實爸爸媽媽的任務僅僅在於, 設定一些寶寶可以實現的目標讓寶寶來完成, 家庭的日常生活應當充滿著寶寶自己能成功完成的任務,

如穿襪子、擺餐具、購物時幫忙提輕巧的手提袋……

你可以犯錯

沒有人會期望寶寶什麼都會。 只有犯了錯誤, 才能學會解決問題。 爸爸媽媽應當設定目標, 客觀地看待錯誤。 如果寶寶找不到自己的鞋子或者一天摔倒了5次, 甚至一天不小心打碎了三個碗, 請你不要生氣。 相比起寶寶能自如地學會騎車或者巧妙的繪畫能力, 寶寶更需要的是從小有著不怕失敗、敢於嘗試新事物的意願和決心哦。

瞧, 這事你做得真棒!

恰當表揚、適度批評都是日常教育的重要課題。 例如, 籠統一句“很棒”就是一句無用的表揚, 不會起到任何作用, 因為它並沒有強調, 寶寶做了什麼值得表揚。 寶寶們常常不知道, 他們怎樣做是對的, 因而也不知道他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在下一次依然成功。 因此爸爸媽媽們不要只是表揚, 而要直接指出, 寶寶做了什麼事情很棒:“哇哦, 你自己爬上了秋千, 好棒哦!”

你這樣做就很好

通常, 在寶寶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時, 很多爸爸媽媽總是在一邊不停地忙著糾正寶寶, 但是設想一下,如果你剛剛做成了一件事,感到很自豪,但現在卻聽到了這樣的話:“你應該把腿抬高點,這樣才能正確地蕩秋千”,“如果你不把黃瓜片切得這麼厚會更好。”其實,更重要的是告訴寶寶,他已經進步了,已經敢於挑戰自我了,適當的一句“這樣就很好”會給他更大的信心和鼓勵。

我是你安全的避風港

寶寶還小,還沒能力獨自面對世界,他需要一方天地讓他感覺足夠的安全,這個天地就是家就是在爸爸媽媽的周圍,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出生的前幾個月,寶寶哭的時候,大人會馬上做出反應,研究寶寶是餓了、害怕了、或者是無聊了。當寶寶可以自己活動的時候,安全的避風港則意味著:爸爸媽媽們儘管依然小心照看著寶寶,但還是會給寶寶留出獨立自主的空間的。比如即使發生像膝蓋流血這樣的事情,給寶寶自己處理的時間,爸爸媽媽們不要馬上奔過去把他扶起來,而是先問問寶寶“感覺怎麼樣?”讓寶寶保有自己幫助自己的選擇權。

別人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無所謂的

分享對兩歲左右的寶寶而言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有時候他們似乎一點不顧別人的感受,總是從別人手上把東西搶過來,大人甚至懷疑,他們是否能學會分享。要寶寶學會分享,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大人們的言傳身教,讓他們首先學會怎麼表達情緒,怎麼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做出反應。“寶貝,雷雷也想要小鏟子,你搶了他的鏟子他很生氣。對此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或許我們把小模型給他,和他換小鏟子玩好嗎?”當寶寶搶了別人的東西時,爸爸媽媽先讓寶寶學會體會一下情緒,慢慢地寶寶也能體會到苦惱、害怕、無助、憤怒、高興、幸福等各種情緒,在以後懂得這些感受後,寶寶才可能慢慢理解要尊重別人的感受。

你說過謝謝了嗎?

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學會禮貌的基本形式了,最好是通過榜樣來教給寶寶。你會覺得對洗碗的丈夫或者做飯的妻子說謝謝很俗氣嗎?那為什麼當寶寶收到禮物的時候,就應該說謝謝呢?記住,“謝謝“兩字是任何時候都不嫌多也不過時的話,家人之間也應該多用謝謝兩字來表達對對方的感激哦。

不行就是不行

別看寶寶小,個個都是小精靈!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們都知道什麼時候哭鬧和撒嬌會讓爸爸媽媽妥協,比如當我們累了、分心了或者有別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對寶寶的哭鬧和糾纏作出讓步,那些所謂的“禁令”經常“不禁”了。其實最好的做法是,不行的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原則,客觀地、堅定地對寶寶說“不”,這樣寶寶才會明白這些事任何時候都是行不通的。否則,你的一兩次妥協經常會讓寶寶覺得事情也是可以商量的。

擴展閱讀: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20個錯誤,傷害了寶寶的視力,現在發現還不晚

猛戳【瞭解更多】,定制你的孕期專屬美麗

▼▼▼

但是設想一下,如果你剛剛做成了一件事,感到很自豪,但現在卻聽到了這樣的話:“你應該把腿抬高點,這樣才能正確地蕩秋千”,“如果你不把黃瓜片切得這麼厚會更好。”其實,更重要的是告訴寶寶,他已經進步了,已經敢於挑戰自我了,適當的一句“這樣就很好”會給他更大的信心和鼓勵。

我是你安全的避風港

寶寶還小,還沒能力獨自面對世界,他需要一方天地讓他感覺足夠的安全,這個天地就是家就是在爸爸媽媽的周圍,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出生的前幾個月,寶寶哭的時候,大人會馬上做出反應,研究寶寶是餓了、害怕了、或者是無聊了。當寶寶可以自己活動的時候,安全的避風港則意味著:爸爸媽媽們儘管依然小心照看著寶寶,但還是會給寶寶留出獨立自主的空間的。比如即使發生像膝蓋流血這樣的事情,給寶寶自己處理的時間,爸爸媽媽們不要馬上奔過去把他扶起來,而是先問問寶寶“感覺怎麼樣?”讓寶寶保有自己幫助自己的選擇權。

別人對我們來說並不是無所謂的

分享對兩歲左右的寶寶而言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有時候他們似乎一點不顧別人的感受,總是從別人手上把東西搶過來,大人甚至懷疑,他們是否能學會分享。要寶寶學會分享,其實我們可以通過大人們的言傳身教,讓他們首先學會怎麼表達情緒,怎麼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做出反應。“寶貝,雷雷也想要小鏟子,你搶了他的鏟子他很生氣。對此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或許我們把小模型給他,和他換小鏟子玩好嗎?”當寶寶搶了別人的東西時,爸爸媽媽先讓寶寶學會體會一下情緒,慢慢地寶寶也能體會到苦惱、害怕、無助、憤怒、高興、幸福等各種情緒,在以後懂得這些感受後,寶寶才可能慢慢理解要尊重別人的感受。

你說過謝謝了嗎?

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學會禮貌的基本形式了,最好是通過榜樣來教給寶寶。你會覺得對洗碗的丈夫或者做飯的妻子說謝謝很俗氣嗎?那為什麼當寶寶收到禮物的時候,就應該說謝謝呢?記住,“謝謝“兩字是任何時候都不嫌多也不過時的話,家人之間也應該多用謝謝兩字來表達對對方的感激哦。

不行就是不行

別看寶寶小,個個都是小精靈!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們都知道什麼時候哭鬧和撒嬌會讓爸爸媽媽妥協,比如當我們累了、分心了或者有別人在場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對寶寶的哭鬧和糾纏作出讓步,那些所謂的“禁令”經常“不禁”了。其實最好的做法是,不行的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原則,客觀地、堅定地對寶寶說“不”,這樣寶寶才會明白這些事任何時候都是行不通的。否則,你的一兩次妥協經常會讓寶寶覺得事情也是可以商量的。

擴展閱讀:

請不要把孩子的玩具送人!希望廣大父母都謹記!

20個錯誤,傷害了寶寶的視力,現在發現還不晚

猛戳【瞭解更多】,定制你的孕期專屬美麗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