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美國的父母的奇葩養娃方式

記得幾年前前, 我在美國的華人論壇上看到過一個帖子, 一位媽媽義憤填膺地描述過她親眼目睹的這樣一個場面:

在地鐵裡, 一對美國夫婦親密的坐在一起低聲談笑, 並不時親吻對方, 完全不顧一旁獨自待在嬰兒車裡的小奶娃。 過了一會兒, 娃哭了, 母親也只是把掉了的奶嘴塞回娃娃口中, 繼續和娃爹談笑, 直到娃哭得無論如何用奶嘴也安慰不了了, 爹媽才慢悠悠地從一團混亂的大背包裡好不容易掏出奶粉和奶瓶, 漫不經心的把奶粉往奶瓶裡倒的時候還撒出來好些, 最後居然拿起手邊已經喝了半瓶的礦泉水,

倒了一些在奶瓶裡。 隨便晃了晃, 就遞給了奶娃, 可憐的奶娃用小手努力的自己舉著大大的奶瓶, 咕咚咕咚的喝, 安靜了下來, 於是沒心沒肺的娃爹媽繼續談笑, 仿佛剛打發掉了一個不該出現的麻煩。

最後, 這位發帖的媽媽悲憤地評價, 這對美國父母實在是對寶寶不負責任, 既然這麼不把孩子當回事, 為什麼要生娃?

看到這段描述的時候, 毛頭還在我肚子裡, 當時我也感到異常驚訝。 後來我隨著自己孩子的出生長大, 接觸到更多的美國父母, 我才發現, 這種讓很多中國媽媽感覺“不負責任”的養法, 在美國並不是個別現象, 舉個例子, 我經常會在非常莫名其妙的地方看到帶著小嬰兒出現的奇葩美國家長:

譬如, 電影院, 上演的是《哈利波特》大結局, 3d IMAX, 畫面音響無一不震撼, 兩個多小時, 一對美國父母帶著一個不到一歲的娃從頭看到尾, 即使娃到最後已經坐不住了有點哼哼唧唧, 父母也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譬如, 深夜的萬聖節遊行, 推車裡打扮成小南瓜的奶娃已經睡著,

娃爹媽穿得各種妖魔鬼怪在那興致勃勃的溜達。

再譬如, 橄欖球比賽現場, 這是在美國為數不多的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的場面, 也經常會發現小嬰兒的身影, 通常會穿著父母支持球隊的小球衣, 瞪著好奇的大眼睛看成千上萬的人各種吼叫。

至於各種大型超市, 精品購物中心, 度假的海灘, 各種檔次的飯店等公共場所, 帶上小奶娃的做法更是非常普遍, 有一次我居然在必勝客看見一個媽媽一手一個籃子拎著剛出生的雙胞胎和朋友聚會, 那兩個寶寶的腦袋甚至還沒有大人的拳頭大, 讓我不得不驚歎, 美國的父母, 養娃到底是有多麼不在乎!

但要是根據這些現象就說美國的父母養孩子不負責任, 倒也真心冤枉了他們, 事實上美國父母對孩子是非常嬌寵的:

他們普遍會給孩子們每年買一套貴得要命並且一年只有機會穿一次的萬聖節裝扮;他們會租下幾百美元的遊樂園場地辦派對, 只為了孩子過個開心的生日;他們會在週末假日帶著孩子們逛一千遍的動物園博物館水族館,

陪著孩子玩一萬遍的秋千滑梯;他們會在耶誕節送孩子超級貴重的禮物, 每個家庭的玩具都是滿坑滿谷, 他們在孩子身上花費的金錢和精力一點也不比中國人少。

但是, 雖然同樣寵愛孩子, 美國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態度, 總是和中國父母有些不同, 琢磨了好多年, 我終於意識到了其中的差別——

那就是美國父母永遠都不會“為了孩子而活”, 也不會什麼事情都是考慮孩子優先, 反而會讓孩子更多去適應自己的節奏, 哪怕只是剛出生沒幾天的嬰兒。

所以他們看起來好像對孩子沒那麼在乎, 那是因為, 他們首先更在乎自己。 他們可以為孩子付出很多, 但前提是, 不會太多的犧牲自己。

在美國有一種特殊的嬰兒推車很有市場,造型有點奇怪,是三個輪子而且輪子非常大,是專門供喜歡跑步的父母一邊推著嬰兒一邊鍛煉身體的;還有一種小車,是專門掛在自行車後面,讓愛好騎自行車的父母能在騎車鍛煉的時候帶上孩子;健身館會有專門的托兒所,給來健身的父母照顧孩子。

我的美國兒醫經常提醒我:“如果你覺得很累很煩躁,讓寶寶獨自在另一個房間哭個十分鐘完全沒有問題,千萬不要為此感到內疚。”;很多美國父母,都會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把孩子交給保姆幾個小時,夫妻兩個出門吃個飯看個電影過一下二人世界,這種行為非常受輿論鼓勵而且很普遍,許多育兒書都會強調偶爾讓父母離開孩子歇口氣很重要。

所以有了寶寶的美國媽媽,依然會健身鍛煉,會交朋好友,會逛街購物,會和丈夫追求浪漫瞬間,帶著奶娃參加各種節慶聚會,她們是很愛自己的孩子沒錯,但是不會為孩子犧牲自己原有的興趣愛好和事業規劃。

美國的文化中,夫妻關係永遠是主體,親子關係是次要的,所以美國父母們從一開始就明白,孩子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客人,最終還是要離開;伴侶才是要生活一輩子的人,維護和伴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愛護自己,維護自己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更加重要!

這種以父母為本的家庭理念一開始經常讓我感到有點難以接受,感覺這樣的父母好像很自私,但是隨著我自己兩個孩子的出生和長大,我漸漸發現其實有了這種理念才能更好的照顧和教育孩子:

以父母為本,父母才會保持身心健康,從而家庭氣氛健康,這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

以父母為本,才會避免了對孩子的過度關注和過分精細的照料,不會得養娃焦慮症。

以父母為本,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明白自己並不是家裡的中心,出門也自然明白自己不是世界中心,過渡毫無落差違和感。

以父母為本,孩子才會從小就明白父母也需要被愛,才有可能愛父母尊敬父母,這比讓孩子背多少遍《弟子規》都有用。

所以,想要家庭和諧,孩子懂事嗎?

請首先愛自己,其次愛伴侶,最後愛孩子。

不會太多的犧牲自己。

在美國有一種特殊的嬰兒推車很有市場,造型有點奇怪,是三個輪子而且輪子非常大,是專門供喜歡跑步的父母一邊推著嬰兒一邊鍛煉身體的;還有一種小車,是專門掛在自行車後面,讓愛好騎自行車的父母能在騎車鍛煉的時候帶上孩子;健身館會有專門的托兒所,給來健身的父母照顧孩子。

我的美國兒醫經常提醒我:“如果你覺得很累很煩躁,讓寶寶獨自在另一個房間哭個十分鐘完全沒有問題,千萬不要為此感到內疚。”;很多美國父母,都會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把孩子交給保姆幾個小時,夫妻兩個出門吃個飯看個電影過一下二人世界,這種行為非常受輿論鼓勵而且很普遍,許多育兒書都會強調偶爾讓父母離開孩子歇口氣很重要。

所以有了寶寶的美國媽媽,依然會健身鍛煉,會交朋好友,會逛街購物,會和丈夫追求浪漫瞬間,帶著奶娃參加各種節慶聚會,她們是很愛自己的孩子沒錯,但是不會為孩子犧牲自己原有的興趣愛好和事業規劃。

美國的文化中,夫妻關係永遠是主體,親子關係是次要的,所以美國父母們從一開始就明白,孩子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客人,最終還是要離開;伴侶才是要生活一輩子的人,維護和伴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愛護自己,維護自己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更加重要!

這種以父母為本的家庭理念一開始經常讓我感到有點難以接受,感覺這樣的父母好像很自私,但是隨著我自己兩個孩子的出生和長大,我漸漸發現其實有了這種理念才能更好的照顧和教育孩子:

以父母為本,父母才會保持身心健康,從而家庭氣氛健康,這才是孩子成長的最好環境。

以父母為本,才會避免了對孩子的過度關注和過分精細的照料,不會得養娃焦慮症。

以父母為本,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明白自己並不是家裡的中心,出門也自然明白自己不是世界中心,過渡毫無落差違和感。

以父母為本,孩子才會從小就明白父母也需要被愛,才有可能愛父母尊敬父母,這比讓孩子背多少遍《弟子規》都有用。

所以,想要家庭和諧,孩子懂事嗎?

請首先愛自己,其次愛伴侶,最後愛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