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青少年潛水,你的孩子真的準備好了嗎?

青少年可以潛水的最低年齡是多少?

以PADI(職業潛水教練協會)為例, 兒童只要年滿10歲就有機會參與到潛水運動中來, 從而成青少年潛水夫。

(詳情請戳:誰說孩子不能成為潛水記憶裡最美好的那一部分?)

那麼, 潛水是否適合所有青少年呢?這個話題成為業內大家長期爭論的焦點。 因為青少年, 尤其是兒童的發育速度並不相同, 所以找出一個適合所有兒童的年齡標準是極其困難的。

唯一的共識

那麼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可以學習水肺潛水呢?

孩子的心智, 邏輯思維能力和身體發育程度是最重要的三個考量。

這個問題同樣讓科學家們也感到為難, 目前有關兒童水肺潛水的所有研究都還停留在理論階段。 因為不能為了取得想要的資料而置兒童于危險之中,

所以全部研究都非常保守。

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兒童潛水會引發爭論, 因為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的一方, 都不能拿出具體的資料或者實驗佐證來證明自己才是正確的。 (詳情請戳:夜宿海洋館VS青少年潛水, 你的孩子更喜歡哪個?)

但是也並非沒有達成共識的地方, 比如雙方都認可“並非所有的青少年都適合潛水”。

如何測試孩子是否真的準備好潛水了?

像PADI這樣的水肺潛水認證機構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參與潛水的機會, 但並非所有的兒童和青少年都足夠成熟,

可以很好地緩解水下陌生環境帶來的壓力, 也不一定能夠理解潛水所需的全部理論知識。

所以PADI在《兒童和水肺潛水:教練和家長的注意事項》中建議通過以下問答, 確定孩子是否已經做好潛水學習的準備了。

問:學潛水是孩子本人的意願嗎?

答:學習潛水應當是孩子自身願意嘗試, 而不是迫于家長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問:孩子是否適合潛水?

答:和成人一樣,患有呼吸類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需要格外注意,比如有些哮喘患者就不適合參與潛水運動。為了保險起見,潛水前請尋求專業醫生的説明,其他資訊請參閱相關潛水機構基本的潛水醫療要求。

問:孩子是否適應水中環境,會不會緊張?

答:可以讓孩子參加游泳測試,一般來說可以適應游泳池環境的小朋友都可以很輕鬆的適應開放水域的環境。像成人一樣,如果孩子可以在水面漂浮10分鐘,或者不間斷游泳200米的話就達標了。

問: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潛水嗎?

答: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往往在年齡小的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更容易出現,小朋友是否有足夠的注意力來聽課,是否有足夠的理解力來瞭解課堂內容,是否可以明白潛水簡報和教練的手勢是非常關鍵的。

問:孩子可以學習水下安全內容,記住水下安全內容並將潛水安全貫徹始終嗎?

答:不可三心二意,潛水安全規範是安全潛水的最重要組成。

問:小朋友是否有足夠的閱讀能力,理解成年人學習的材料內容?

答:只要能夠理解文字描述,小朋友可以延長閱讀時間,也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閱讀。

問:孩子如果感到不適,能否及時坦然地告訴教練或DM?

答:有的小朋友認生,不敢和剛接觸的大人說話,但是在潛水時如果身體不適必須第一時間告知教練或DM。

問: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自控能力,是否對安全規則足夠重視呢?

答:能嚴格遵守各種潛水制度是安全潛水的保障,而兒童有時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對規則的把握也不如大人嚴謹,個別小朋友面對突發情況還會有比較過激的行為。

問:孩子是否有能力理解和討論假設的話題,以及略微抽象的概念?

答:比如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簡單描述,比如有關安全潛水的假想話題。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具備了成為青少年潛水夫的潛力。如果有些答案模棱兩可或不盡如人意也不用著急,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或諮詢青少年潛水教練,畢竟水肺潛水這項運動的適應性是極其廣的。

潛水對孩子是好事嗎?

認同兒童潛水的主流觀點包括:

1. 純粹的愛

越早開始接觸潛水,愛上潛水的可能性越大。

2. 全家同"遊"

如果全家都是持證潛水夫,就可以一起去潛水。對潛水夫來說,還有比這更特殊更溫馨的體驗嗎?

3. 理論結合實際

水肺潛水的理論部分結合了物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內容,雖然涉獵不窄卻淺顯易懂,青少年能在實際潛水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這些理論。

4. 保育意識

如果你是一個關注環保話題的家長,那麼青少年潛水將是您不二的選擇,因為潛水可以很好的提升孩子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度,以及對其他生物的保護意識。

5. 責任感

水肺潛水是有風險的,但人的活動又有什麼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水肺潛水的事故率比交通事故還小,如果你都不害怕坐汽車,那你為什麼要害怕潛水呢?同時,潛水還能教導孩子如何照顧同伴和自己,加強孩子的責任感。

潛水對孩子是壞事嗎?

不認同兒童潛水的主流觀點包括:

1. 擔心“卵圓孔未閉”增大潛水風險

卵圓孔一般在生後第1年閉合,但年幼或發育偏慢兒童的卵圓孔在10歲前仍有未閉合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卵圓孔未閉(PFO)。關於卵圓孔未閉對潛水的影響正在研究中,雖然還沒有最終結論,但就目前的進展來看,PFO很可能會增加罹患減壓病的幾率。

2. 較難實現的耳壓平衡

大多數成年人都可以輕鬆地學會耳壓平衡,然而小孩的耳朵並未完全發育,特殊的生理構造可能使耳壓平衡變得困難,極個別情況下甚至不可能做到耳壓平衡。比如有些年幼的兒童咽鼓管可能是扁平的,空氣想通過這麼小的咽鼓管流向中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耳壓不平衡將導致嚴重的疼痛,甚至是鼓膜破裂。

3. 對兒童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潛水時無論身體承受的壓力還是吸收的氮氣都比岸上多,這些增加的壓力和氮氣是否對會發育中的骨骼,組織和大腦造成傷害是很多人的擔憂。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領域的答案依然是未知的,即便是提出這個擔憂的那些人也沒能拿出實際資料來證明這種影響是否存在,或者影響有多大。

4. 兒童面對突發情況可能產生過激的反應

雖然兒童潛水的時間和深度都受到嚴格把控,但成年人在更深海域遇到的身體不適依然有極小的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但兒童可能無法像成人一樣第一時間向教練或家長傳達身體不適的資訊。

教練說

潛水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需要父母,孩子甚至教練共同決定的事情。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潛水教練Natalie是這樣回答的。

“我不能肯定地說孩子應該還是不應該潛水,因為孩子是我見過的最可愛也是變數最大的群體。

我教過比大多數成年人更注重安全,潛水天賦更好的孩子,也遇到過不聽管教的小朋友,所以概而論之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上面說的這些擔憂我都可以理解,因為每個父母都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雖然我覺得有點誇張,因為我見過的絕大部分孩子並沒有那麼的脆弱,但將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降到最低,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責任。”

十八米潛水行程

菲律賓·PG海豚灣丨5天4晚驚爆價2100元

菲律賓·PG海豚灣丨6天5晚考證or刷瓶!

菲律賓·薄荷島丨happy潛水考證,入住奢華五星級潛水度假村

馬來西亞·納閔丨她,在海底靜靜等你——小眾的沉船之旅

馬來西亞·馬布島丨6天潛水團,探訪海上伊甸園

美國·塞班丨五一潛水家庭游,包機直飛!這次玩個大的!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聲明:本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而不是迫于家長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問:孩子是否適合潛水?

答:和成人一樣,患有呼吸類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需要格外注意,比如有些哮喘患者就不適合參與潛水運動。為了保險起見,潛水前請尋求專業醫生的説明,其他資訊請參閱相關潛水機構基本的潛水醫療要求。

問:孩子是否適應水中環境,會不會緊張?

答:可以讓孩子參加游泳測試,一般來說可以適應游泳池環境的小朋友都可以很輕鬆的適應開放水域的環境。像成人一樣,如果孩子可以在水面漂浮10分鐘,或者不間斷游泳200米的話就達標了。

問:孩子能靜下心來學習潛水嗎?

答: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往往在年齡小的兒童和青少年身上更容易出現,小朋友是否有足夠的注意力來聽課,是否有足夠的理解力來瞭解課堂內容,是否可以明白潛水簡報和教練的手勢是非常關鍵的。

問:孩子可以學習水下安全內容,記住水下安全內容並將潛水安全貫徹始終嗎?

答:不可三心二意,潛水安全規範是安全潛水的最重要組成。

問:小朋友是否有足夠的閱讀能力,理解成年人學習的材料內容?

答:只要能夠理解文字描述,小朋友可以延長閱讀時間,也可以在大人的幫助下閱讀。

問:孩子如果感到不適,能否及時坦然地告訴教練或DM?

答:有的小朋友認生,不敢和剛接觸的大人說話,但是在潛水時如果身體不適必須第一時間告知教練或DM。

問: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自控能力,是否對安全規則足夠重視呢?

答:能嚴格遵守各種潛水制度是安全潛水的保障,而兒童有時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對規則的把握也不如大人嚴謹,個別小朋友面對突發情況還會有比較過激的行為。

問:孩子是否有能力理解和討論假設的話題,以及略微抽象的概念?

答:比如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簡單描述,比如有關安全潛水的假想話題。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經具備了成為青少年潛水夫的潛力。如果有些答案模棱兩可或不盡如人意也不用著急,可以多給孩子一些時間,或諮詢青少年潛水教練,畢竟水肺潛水這項運動的適應性是極其廣的。

潛水對孩子是好事嗎?

認同兒童潛水的主流觀點包括:

1. 純粹的愛

越早開始接觸潛水,愛上潛水的可能性越大。

2. 全家同"遊"

如果全家都是持證潛水夫,就可以一起去潛水。對潛水夫來說,還有比這更特殊更溫馨的體驗嗎?

3. 理論結合實際

水肺潛水的理論部分結合了物理、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內容,雖然涉獵不窄卻淺顯易懂,青少年能在實際潛水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這些理論。

4. 保育意識

如果你是一個關注環保話題的家長,那麼青少年潛水將是您不二的選擇,因為潛水可以很好的提升孩子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度,以及對其他生物的保護意識。

5. 責任感

水肺潛水是有風險的,但人的活動又有什麼是完全沒有風險的?水肺潛水的事故率比交通事故還小,如果你都不害怕坐汽車,那你為什麼要害怕潛水呢?同時,潛水還能教導孩子如何照顧同伴和自己,加強孩子的責任感。

潛水對孩子是壞事嗎?

不認同兒童潛水的主流觀點包括:

1. 擔心“卵圓孔未閉”增大潛水風險

卵圓孔一般在生後第1年閉合,但年幼或發育偏慢兒童的卵圓孔在10歲前仍有未閉合的可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卵圓孔未閉(PFO)。關於卵圓孔未閉對潛水的影響正在研究中,雖然還沒有最終結論,但就目前的進展來看,PFO很可能會增加罹患減壓病的幾率。

2. 較難實現的耳壓平衡

大多數成年人都可以輕鬆地學會耳壓平衡,然而小孩的耳朵並未完全發育,特殊的生理構造可能使耳壓平衡變得困難,極個別情況下甚至不可能做到耳壓平衡。比如有些年幼的兒童咽鼓管可能是扁平的,空氣想通過這麼小的咽鼓管流向中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耳壓不平衡將導致嚴重的疼痛,甚至是鼓膜破裂。

3. 對兒童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潛水時無論身體承受的壓力還是吸收的氮氣都比岸上多,這些增加的壓力和氮氣是否對會發育中的骨骼,組織和大腦造成傷害是很多人的擔憂。但是遺憾的是,這個領域的答案依然是未知的,即便是提出這個擔憂的那些人也沒能拿出實際資料來證明這種影響是否存在,或者影響有多大。

4. 兒童面對突發情況可能產生過激的反應

雖然兒童潛水的時間和深度都受到嚴格把控,但成年人在更深海域遇到的身體不適依然有極小的可能出現在孩子身上。但兒童可能無法像成人一樣第一時間向教練或家長傳達身體不適的資訊。

教練說

潛水究竟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需要父母,孩子甚至教練共同決定的事情。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潛水教練Natalie是這樣回答的。

“我不能肯定地說孩子應該還是不應該潛水,因為孩子是我見過的最可愛也是變數最大的群體。

我教過比大多數成年人更注重安全,潛水天賦更好的孩子,也遇到過不聽管教的小朋友,所以概而論之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上面說的這些擔憂我都可以理解,因為每個父母都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雖然我覺得有點誇張,因為我見過的絕大部分孩子並沒有那麼的脆弱,但將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降到最低,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責任。”

十八米潛水行程

菲律賓·PG海豚灣丨5天4晚驚爆價2100元

菲律賓·PG海豚灣丨6天5晚考證or刷瓶!

菲律賓·薄荷島丨happy潛水考證,入住奢華五星級潛水度假村

馬來西亞·納閔丨她,在海底靜靜等你——小眾的沉船之旅

馬來西亞·馬布島丨6天潛水團,探訪海上伊甸園

美國·塞班丨五一潛水家庭游,包機直飛!這次玩個大的!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聲明:本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