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越南最著名的女詩人,居然最擅長寫”小黃詩“……

漢文化博大精深, 深深的影響著中國周邊國家, 比如說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 曾經很長時間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 特別是越南,

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長達1100年。

歷史上, 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西元前214年, 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 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 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 設立了三個郡, 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西元前203年, 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 首都在今廣州, 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西元前111年, 漢武帝滅南越國, 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 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 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

越南都是中國的領土, 受到漢文化的影響越南也誕生很多詩人, 今天新華君就帶大家走進越南漢詩的世界。

《答北人問安南風俗》

胡季犛

欲問安南事, 安南風俗淳。

衣冠唐制度, 禮樂漢君臣。

玉甕開新酒, 金刀斫細鱗。

年年二三月, 桃李一般春。

明永樂二年, 明朝派大臣李錡出使安南。 李錡自恃是大國使臣, 態度傲慢, 將安南(越南古名)視為蠻夷之地。 當時的大虞朝太上皇胡季犛(máo)非常不服氣, 便作了這首漢詩反駁。

《寄友》

黎薦

亂後親朋落葉空, 天邊書信斷征鴻。

故國歸夢三更雨, 旅舍吟懷四壁蟲。

杜老何曾忘渭北, 管寧猶自客遼東。

越中故舊如相問, 為道生涯似轉蓬。

這首詩妙用了杜甫、管寧的典故, 呼應亂世主題, 最後更是致敬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名句, 遣詞造句十分純熟, 有唐人風采。

《阮仲來贈潘西湖》

阮仲來

一入紅塵便拂衣, 寒江回首釣魚磯。

千重滄海憂來遠, 半枕黃粱到夢稀。

事怪每教書咄咄, 天高妄自想非非。

月斜酒肆歌相知, 俠骨嶒崚半未衰。

這首七律詩格律較為工整, 典故、修辭更是信手拈來, 詩中傳達出凜然氣概。

《送別》

落日照衰草, 送君多苦吟。

窮愁歸故里, 垂老負初心。

驛路寒山瘦, 關門秋露深。

中途逢九日, 相望碧雲岑。

《秋懷用遺山韻》

夢落寒山暮雨聲, 一樽倚醉坐來清。

長風摵摵迎秋至, 古意茫茫入夜生。

賓客病多黃葉散, 江湖計晚白鷗驚。

村南煙舍遙相約, 擬買扁舟釣月明。

《項羽》

奮臂喑嗚曆八周, 烏江一劍霸圖休。

虛隨漢祖爭秦鹿, 贏得韓裡笑楚猴。

烈女香魂為君盡, 老臣良策共誰謀。

穀城山下遺殘塚, 暮西斜光幾度秋。

《浣溪沙·春曉》

料峭東風曉暮寒,

飛花和露滴闌幹。

蝦須不卷怯衣單,

小飲微醺還獨臥。

尋詩無計束吟鞍,

畫屏圍枕看春山。

《望江南》

堪憶處,曉日聽啼鶯。

百襇細裙偎草坐,半裝高屟蹋花行。

風景近清明。

堪憶處,蘭槳泛湖船。

荷葉羅裙秋一色,月華粉靨夜雙圓。

清唱想夫憐。

《清平樂•早發》

青鞋布襪,不待平明發。

未暖輕寒清欲絕,一路曉風殘月。

春山滿眼崢嶸,馬蹄亂踐雲行。

拖醉高吟招隱,流泉如和新聲。

這組詩詞的作者是阮綿審(1819—1870),他是阮朝王子,越南著名詞人。字仲淵,號倉山、椒園,以眉間有白毫,又別號白毫子。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

《南國山河》

李常傑

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

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宋越熙寧戰爭中,西元1076年(李朝仁宗李乾德太寧五年,農曆四月後改為英武昭勝元年),李朝大將李常傑與宋軍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時,軍隊無心戀戰。李常傑為鼓舞士氣,假託神意,做詩一首。該詩在越南家喻戶曉,被譽為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宣言。

《桂林瞿閣部》

阮攸

中原大勢已頹唐,竭力孤城控一方。

終日死中心不動,千秋地下發猶長。

殘明廟社多秋草,全越山河盡夕陽。

共道中華尚節義,如何香火太淒涼。

這是越南詩人阮攸寫的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曾經作為越南阮朝貢使出使中國,對中國文化非常瞭解。瞿閣部,明朝殿閣大學士(宰輔)兼六部尚書,尊稱閣部。1646年(永曆元年),擁立桂王即皇帝位,留守桂林,身先士卒,多次擊退清兵,後來英勇殉國。

詩言全越南山河沐浴在夕陽餘輝之中。夕陽喻明朝與中國文化;象喻明已亡,全越南猶保存明朝文明、中國文化。明亡之悲,以中國文化自重之情,隱然見於言外。

《告疾示眾》

滿覺

春去百花落,

春到百花開。

事逐眼前過,

老從頭上來。

莫謂春殘花落盡,

庭前昨夜一枝梅。

《征婦吟曲》

鄧陳琨

良人二十吳門豪

投筆硯兮事弓刀

欲把連城獻明聖

願將尺劍斬天驕

丈夫千里志馬革

泰山一擲輕鴻毛

湯圓

妹身又白又勻稱,哀與山河共浮沉。

搓圓捏碎隨人意,唯守丹紅一片心。

菠蘿蜜

妹身好比菠羅蜜,瓣肥肉厚皮帶刺。

君子若愛就打樁,莫用手摸出漿漬。

這兩首詩是越南最著名的女詩人胡春香的作品。於她的身世現在已經不太清楚,一般認為她生於1772年,卒於1822年。這個期間正是越南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她出生的前一年,現在的越南地還屬於“後黎朝”,但是這一年,爆發了“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和阮文惠不是一家)、鄭兩大家族,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往清朝,請求清軍援助其複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了清朝干涉軍,後黎朝徹底滅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中國清朝嘉慶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

胡春香生在官宦人家,從小接受文化教育。但是她出生時已經家道中落,自幼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胡女士和男人的交往極經歷極其豐富,可能曾與著名文人阮攸、枚山甫、巽風氏(又名熏風)、協鎮官陳光靜、陳玉貫相戀。按照當時的社會習俗推斷,胡女士很可能是個性工作者。後來,胡女士兩度嫁人為妾,且兩度守寡。初嫁為縣官的側室,被正室虐待;縣官死後再嫁陳福顯,不久又喪夫。總之是生在亂世,身世又慘,但是胡春香有一顆大心臟,寫下了一首首極有氣場的詩。

《湯圓》絕對是傑作。這首詩雖然技巧很簡單,但卻把一個人的大大的赤裸的靈魂直接地拋在讀者面前。《湯圓》的中文翻譯有些彆扭,但是也添加了奇異的味道。“妹身又白又勻稱”寫得很“直給”,同時把自己比作食物又包含著強烈的性意味。胡春香在去世後成了一個民間傳說式的人物,凡是小黃詩都被算在“胡春香”這個名號上,堪稱“淫詩界的阿凡提”。

❖全文完❖

飛花和露滴闌幹。

蝦須不卷怯衣單,

小飲微醺還獨臥。

尋詩無計束吟鞍,

畫屏圍枕看春山。

《望江南》

堪憶處,曉日聽啼鶯。

百襇細裙偎草坐,半裝高屟蹋花行。

風景近清明。

堪憶處,蘭槳泛湖船。

荷葉羅裙秋一色,月華粉靨夜雙圓。

清唱想夫憐。

《清平樂•早發》

青鞋布襪,不待平明發。

未暖輕寒清欲絕,一路曉風殘月。

春山滿眼崢嶸,馬蹄亂踐雲行。

拖醉高吟招隱,流泉如和新聲。

這組詩詞的作者是阮綿審(1819—1870),他是阮朝王子,越南著名詞人。字仲淵,號倉山、椒園,以眉間有白毫,又別號白毫子。是在中國作品流傳最廣,聲譽最高的越南漢學詩人。他的作品集常被越南使臣當成外交禮物贈予給中國士人。

《南國山河》

李常傑

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

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宋越熙寧戰爭中,西元1076年(李朝仁宗李乾德太寧五年,農曆四月後改為英武昭勝元年),李朝大將李常傑與宋軍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帶交戰時,軍隊無心戀戰。李常傑為鼓舞士氣,假託神意,做詩一首。該詩在越南家喻戶曉,被譽為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獨立宣言。

《桂林瞿閣部》

阮攸

中原大勢已頹唐,竭力孤城控一方。

終日死中心不動,千秋地下發猶長。

殘明廟社多秋草,全越山河盡夕陽。

共道中華尚節義,如何香火太淒涼。

這是越南詩人阮攸寫的一首七言律詩,作者曾經作為越南阮朝貢使出使中國,對中國文化非常瞭解。瞿閣部,明朝殿閣大學士(宰輔)兼六部尚書,尊稱閣部。1646年(永曆元年),擁立桂王即皇帝位,留守桂林,身先士卒,多次擊退清兵,後來英勇殉國。

詩言全越南山河沐浴在夕陽餘輝之中。夕陽喻明朝與中國文化;象喻明已亡,全越南猶保存明朝文明、中國文化。明亡之悲,以中國文化自重之情,隱然見於言外。

《告疾示眾》

滿覺

春去百花落,

春到百花開。

事逐眼前過,

老從頭上來。

莫謂春殘花落盡,

庭前昨夜一枝梅。

《征婦吟曲》

鄧陳琨

良人二十吳門豪

投筆硯兮事弓刀

欲把連城獻明聖

願將尺劍斬天驕

丈夫千里志馬革

泰山一擲輕鴻毛

湯圓

妹身又白又勻稱,哀與山河共浮沉。

搓圓捏碎隨人意,唯守丹紅一片心。

菠蘿蜜

妹身好比菠羅蜜,瓣肥肉厚皮帶刺。

君子若愛就打樁,莫用手摸出漿漬。

這兩首詩是越南最著名的女詩人胡春香的作品。於她的身世現在已經不太清楚,一般認為她生於1772年,卒於1822年。這個期間正是越南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她出生的前一年,現在的越南地還屬於“後黎朝”,但是這一年,爆發了“西山起義”,阮文惠三兄弟先後滅阮(和阮文惠不是一家)、鄭兩大家族,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後黎朝末代君主黎維祁逃往清朝,請求清軍援助其複國。西山軍在1789年擊退了清朝干涉軍,後黎朝徹底滅亡。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後代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中國清朝嘉慶帝下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

胡春香生在官宦人家,從小接受文化教育。但是她出生時已經家道中落,自幼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胡女士和男人的交往極經歷極其豐富,可能曾與著名文人阮攸、枚山甫、巽風氏(又名熏風)、協鎮官陳光靜、陳玉貫相戀。按照當時的社會習俗推斷,胡女士很可能是個性工作者。後來,胡女士兩度嫁人為妾,且兩度守寡。初嫁為縣官的側室,被正室虐待;縣官死後再嫁陳福顯,不久又喪夫。總之是生在亂世,身世又慘,但是胡春香有一顆大心臟,寫下了一首首極有氣場的詩。

《湯圓》絕對是傑作。這首詩雖然技巧很簡單,但卻把一個人的大大的赤裸的靈魂直接地拋在讀者面前。《湯圓》的中文翻譯有些彆扭,但是也添加了奇異的味道。“妹身又白又勻稱”寫得很“直給”,同時把自己比作食物又包含著強烈的性意味。胡春香在去世後成了一個民間傳說式的人物,凡是小黃詩都被算在“胡春香”這個名號上,堪稱“淫詩界的阿凡提”。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