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難怪白宮是白色的,原來是當年被英軍一把火燒黑了,用白灰塗的

【軍武次位面】作者:liutang2020

▲“別擔心, 很快, 美國就將擁有自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軍。 ”這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視察“福特”號航空母艦時,

向在場官兵和媒體所作保證

2017年1月, 共和黨人、金融大亨唐納德·特朗普當選了美國第45任總統。 這位特立獨行又身價不菲的美國史上最年長總統, 無論是70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 還是4月間“戰斧”空襲敘利亞機場, 都體現其在國家防務和對外軍事行動上有著大膽的決策。 其實, 美利堅合眾國自1776年成立以來, 基本上經歷了此後200多年裡發生的主要戰爭和武裝衝突;大多數的美國總統發動或經歷了戰爭, 有些還因為戰事而失了性命。 所以這次, 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 美國總統和戰爭的那些事。

當1775年列克星敦響起第一槍時, 世人還不知美國為何物, 更不知美國總統為誰人。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發佈之時, 擔任大陸軍總司令對抗大英帝國紅衫軍的喬治·華盛頓,

這時還不是首任美國總統, 他手下的美國大兵, 也只是一群衣衫襤褸的志願兵和民兵。 不過7年之後他們通過獨立戰爭, 讓原來的宗主國承認了其國家地位。 而那位前英軍上校、原農場主華盛頓先生, 在戰爭結束後的第6年——1789年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當《獨立宣言》簽署時, 北美13州僅僅是宣佈獨立, 華盛頓正帶著大陸軍抵擋英軍, 連這時候美軍高舉的旗幟, 還不是因獨立戰爭聞名的十三星旗

獨立戰爭是美國的立國之戰, 但戰後美國與英國的關係沒有得到改善。 1812年, 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森於6月18日向英國宣戰, 這場第二次英美戰爭爆發了。 這是美國獨立之後首次對外發動戰爭, 美軍兵分三路撲向加拿大, 企圖將加拿大納入到美國版圖, 但是加拿大人的頑強抵抗讓美軍嚴重受挫, 而英軍也在1814年8月一度佔領了美國首都華盛頓, 並縱火焚燒總統官邸, 那位麥迪森總統不得不躲到維吉尼亞的山區避險, 逃過一劫。

入侵加拿大失敗後, 美國人將目光投向廣袤的西部,

隨著對印第安人的戰爭和美墨戰爭的勝利, 美國版圖逐漸抵達西海岸, 並且確立了其在美洲的霸主地位。 不過擴展西部的過程中, 北方資本主義與南方奴隸制度的尖銳矛盾不斷深化, 最終於1861年爆發了南北戰爭, 也就是美國內戰。 此時就任美國總統的是亞伯拉罕·林肯, 不過在南方還有一個“美利堅聯盟國”, 這個政權的總統是傑弗遜·漢密爾頓·大衛斯。

▲林肯紀念堂, 1922年建成, 為紀念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而建

南北戰爭是美國在19世紀末成為世界強國的關鍵節點。 林肯總統通過廢除奴隸制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和加速西部開發的《宅地法》, 讓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更加順利迅速。 作為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南北戰爭最終以南軍投降、北軍勝利而宣告結束, 南方的奴隸制被徹底掃清, 美國最終恢復了統一。 而作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林肯于1865年4月14日晚遭刺殺身亡。 他也是第一個遭遇刺殺的美國總統。

20世紀之前的美國, 靠著“門羅主義”(1823年由總統詹姆斯·門羅提出)掌握了美洲事務的主導權, 任何非美洲國家對美洲可能的干涉或介入都被拒之門外。此時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逐漸進入到帝國主義時代,對外擴張的腳步邁向世界時,卻發現英法這些老牌殖民帝國把世界瓜分的差不多了。暫時還不能與英法等國硬碰硬的美利堅,掃視世界地圖時,發現了羸弱的西班牙以及它殖民的幾個小地方,於是乎一場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爆發了。

▲美國海軍“緬因”號戰列艦駛入哈瓦那港,一場爆炸讓美國人有了向西班牙開戰的藉口

1898年2月15日,前往古巴護僑的美國海軍“緬因”號軍艦,在哈瓦那的港口發生了爆炸。這一炸不要緊,美國以此為藉口向西班牙發難。時任總統威廉·麥金利先是和西班牙談判,遭拒絕後對其宣戰,此時美國軍隊相比於西班牙軍隊,在各方面佔據著優勢,戰局也最終一邊倒,美國最終贏得了古巴、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群島等地,成為了新的殖民者。麥金利在1901年遇刺身亡,成為第三位被刺殺身亡的美國總統。他的繼任者,是在這次美西戰爭中進攻古巴取得節節勝利的希歐多爾·羅斯福。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人趕了個晚集。起初時任總統湯瑪斯·伍德羅·威爾遜極力避免美國捲入戰爭,即使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已經威脅了美國船隻的安全,美國在1917年以前仍然保持著隔岸觀火的狀態。而到了1917年後,協約國已經掌握戰爭主動權,美國人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乎1917年4月6日,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名將潘興率美國遠征軍開赴歐洲,但是在當年的下半年才投入戰鬥。

▲圖為美國遠征軍準備開赴歐洲

一戰的勝利與其說是屬於協約國,不如說是屬於美國的。一戰後的國際秩序體系始於巴黎和會,而巴黎和會本身被美英法三國把控著。一戰讓英法德等國傷亡慘重、經濟嚴重受挫,而美國人僅僅參戰一年,就帶著戰勝國的身份站上了世界領導者的位置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這次和會,並宣導建立國際聯盟,他還因此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不過美國從始至終都沒有加入國聯。

一戰後世界僅相對平靜了20年,二戰就在1939年9月爆發了。當然,中國與日本爆發戰爭更早一些。不過此時的美國人民雖然對大洋彼岸的戰事有所關心,卻抱著“孤立主義”而不願出頭。身患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的時任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深知戰爭威脅的迫近,但也不得不簽署中立法案。不過在1941年前的幾年中,美國實際上已經在著手準備應對戰爭了,而羅斯福總統需要讓美國加入戰爭的理由,也在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到來了。

▲1941年12月8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講,要求國會宣佈“美國同日本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羅斯福在國會演講時是站著講完要求國會對日宣戰的文稿,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投入了超過1000萬的武裝部隊和全面開動的戰爭機器對德、日等軸心國展開作戰,羅斯福總統依靠著租借法案、“先歐後亞”和反法西斯同盟,使美國成為盟軍的主力,最終擊敗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贏得二戰勝利。不過這位連任了四屆美國總統的偉大政治家,卻在德國投降的前夕因腦淤血逝世。

哈裡·杜魯門接替突然去世的羅斯福當選總統,在他的任內,美國將原子彈用於實戰(轟炸日本);美國接受了德國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與前蘇聯爭霸的冷戰時期也就此開始,而朝鮮戰爭讓杜魯門原本風光的總統任期變得異常坎坷了。在朝鮮戰爭中,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既沒能完全佔領北朝鮮,又沒能擊敗突然介入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而杜魯門先後撤換了兩任侵朝美軍總司令後,自己也在1953年卸任回家去也。

▲圖為1950年10月15日,杜魯門(右)與遠東總司令麥克亞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亞瑟向他保證,朝鮮戰爭即將結束,但4天后,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了

朝鮮戰爭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不過接下來,一場無法被遺忘的戰爭,又將美國捲入其中,這就是越南戰爭。美國曾支持法國與北越作戰,艾森豪擔任總統時美國取代法國,開始干涉印度支那半島內部事務,扶持過南越吳庭豔政權。不過美國人真正介入越南戰爭,是在1961年5月開始的。越南戰爭對於美國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牽扯了多位美國總統。

最初主動介入時,時任總統約翰·甘迺迪對越南戰爭的政策是“特種戰爭”(1961-1964),即美國出錢出槍、由美國顧問訓練指揮南越軍隊掃蕩南方遊擊隊,不過當美國中央情報局在1963年11月用軍事政變搞掉了吳庭豔之後,這位甘迺迪總統也在11月22日遇刺身亡了;接任的林登·詹森將原本的“特種戰爭”升級成了局部戰爭(1964-1968),藉口1964年8月的北部灣事件,侵越美軍全面參戰,對越南進行了“南打北炸”的全面入侵。

▲圖為甘迺迪遇刺前的畫面,此刻其正與夫人在達拉斯的街道上接受民眾歡迎

到理查·尼克森入主白宮時,越南戰爭又變了樣——“戰爭越南化”(1969-1975)。美國政府於1969年開始將侵越美軍撤離越南,不過其一面繼續支持南越西貢軍隊與北越作戰,另一面繼續轟炸越南北方地區。尼克森總統後因“水門”事件而被迫辭職,接替尼克森的吉羅德·福特對越南既不瞭解也不感興趣,繼續著撤離越南,1975年4月30日,最後一批美國人撤離了越南西貢。隨著美國人的離開,越南最終完成統一。

越南戰爭之後,美國與前蘇聯的冷戰爭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個時期美國僅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直到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美國軍隊才真正迎來了一場新的戰爭。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美國歷次對外戰爭和軍事行動(例如利比亞、格瑞那達和巴拿馬),美國政府都沒有正式的宣戰行為,直到1991年1月12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授權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在必要時以武力解放科威特的決議,形同對伊拉克宣戰。

▲圖為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在海灣戰爭前視察沙特的美軍基地

海灣戰爭時,老布希總統手握著分別由聯合國和美國國會授予的動武決議,糾集了34個國家,用5個多月時間將美軍幾十萬部隊部署在此前並無基地的海灣地區。戰爭開始後,美軍進行了42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地面戰鬥,以最小的傷亡代價擊潰了擁有百萬兵員的伊拉克軍隊。老布希成功阻止了薩達姆企圖控制世界石油儲量20%份額的行為,也讓世人看到了美國軍隊如何演繹了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攜海灣戰爭勝利的餘威,美國也先後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包括1993年在索馬里的抓捕行動、1998年對伊拉克的沙漠之狐、1999年的空襲南聯盟(以上均在時任總統克林頓的任期內進行)和2001年因“9·11”事件而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小布希任內)。2003年,布希政府又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對伊拉克再次發難。

▲小布希在白宮的總統辦公室,通過電視直播宣佈美軍開始對伊拉克軍事目標進行打擊

當年3月下旬,小布希通過電視講話宣佈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行動開始了,同時美英聯軍於3月20日淩晨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一個多月後,小布希再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宣佈在伊拉克的主要軍事行動已完成。不過美國真正宣佈伊拉克戰爭和之前的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是在下一任總統的任期內。布希政府雖然成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生擒其本人,但是留下了一個混亂的中東局勢,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還沒找到。

2009年上臺的黑人總統奧巴馬,在2011年搞了幾件大事情:3月,美國參與了對利比亞的空襲行動,最終卡紮菲政權崩潰,卡紮菲本人死於槍殺;5月2日,奧巴馬下令海豹突擊隊對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住所進行突襲,並將其擊斃;12月,駐伊美軍全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圖為奧巴馬和白宮幕僚即時觀看海豹突擊隊擊斃本·拉登的行動(吐槽一下:美國人用了快10年時間,花了老麼多的錢,動用了一切先進偵察技術,終於在本·拉登的家裡將其擊斃)

時至今日,新任美國總統治下的美國仍然在海外多地進行著軍事行動和部署,新的國防授權法案將軍費提高到了歷史最高水準。而朝鮮核問題等熱點地區問題也在挑動著美國人動武的神經。也許很快,美國民眾的電視上會再次出現總統的身影,宣告著下一場戰爭的到來。但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任何非美洲國家對美洲可能的干涉或介入都被拒之門外。此時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逐漸進入到帝國主義時代,對外擴張的腳步邁向世界時,卻發現英法這些老牌殖民帝國把世界瓜分的差不多了。暫時還不能與英法等國硬碰硬的美利堅,掃視世界地圖時,發現了羸弱的西班牙以及它殖民的幾個小地方,於是乎一場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爭爆發了。

▲美國海軍“緬因”號戰列艦駛入哈瓦那港,一場爆炸讓美國人有了向西班牙開戰的藉口

1898年2月15日,前往古巴護僑的美國海軍“緬因”號軍艦,在哈瓦那的港口發生了爆炸。這一炸不要緊,美國以此為藉口向西班牙發難。時任總統威廉·麥金利先是和西班牙談判,遭拒絕後對其宣戰,此時美國軍隊相比於西班牙軍隊,在各方面佔據著優勢,戰局也最終一邊倒,美國最終贏得了古巴、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群島等地,成為了新的殖民者。麥金利在1901年遇刺身亡,成為第三位被刺殺身亡的美國總統。他的繼任者,是在這次美西戰爭中進攻古巴取得節節勝利的希歐多爾·羅斯福。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人趕了個晚集。起初時任總統湯瑪斯·伍德羅·威爾遜極力避免美國捲入戰爭,即使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已經威脅了美國船隻的安全,美國在1917年以前仍然保持著隔岸觀火的狀態。而到了1917年後,協約國已經掌握戰爭主動權,美國人覺得機會來了,於是乎1917年4月6日,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名將潘興率美國遠征軍開赴歐洲,但是在當年的下半年才投入戰鬥。

▲圖為美國遠征軍準備開赴歐洲

一戰的勝利與其說是屬於協約國,不如說是屬於美國的。一戰後的國際秩序體系始於巴黎和會,而巴黎和會本身被美英法三國把控著。一戰讓英法德等國傷亡慘重、經濟嚴重受挫,而美國人僅僅參戰一年,就帶著戰勝國的身份站上了世界領導者的位置上。美國總統威爾遜帶著“十四點原則”參加這次和會,並宣導建立國際聯盟,他還因此拿到了諾貝爾和平獎,不過美國從始至終都沒有加入國聯。

一戰後世界僅相對平靜了20年,二戰就在1939年9月爆發了。當然,中國與日本爆發戰爭更早一些。不過此時的美國人民雖然對大洋彼岸的戰事有所關心,卻抱著“孤立主義”而不願出頭。身患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的時任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深知戰爭威脅的迫近,但也不得不簽署中立法案。不過在1941年前的幾年中,美國實際上已經在著手準備應對戰爭了,而羅斯福總統需要讓美國加入戰爭的理由,也在1941年12月7日的清晨到來了。

▲1941年12月8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講,要求國會宣佈“美國同日本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羅斯福在國會演講時是站著講完要求國會對日宣戰的文稿,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對日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投入了超過1000萬的武裝部隊和全面開動的戰爭機器對德、日等軸心國展開作戰,羅斯福總統依靠著租借法案、“先歐後亞”和反法西斯同盟,使美國成為盟軍的主力,最終擊敗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贏得二戰勝利。不過這位連任了四屆美國總統的偉大政治家,卻在德國投降的前夕因腦淤血逝世。

哈裡·杜魯門接替突然去世的羅斯福當選總統,在他的任內,美國將原子彈用於實戰(轟炸日本);美國接受了德國和日本的無條件投降;與前蘇聯爭霸的冷戰時期也就此開始,而朝鮮戰爭讓杜魯門原本風光的總統任期變得異常坎坷了。在朝鮮戰爭中,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既沒能完全佔領北朝鮮,又沒能擊敗突然介入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而杜魯門先後撤換了兩任侵朝美軍總司令後,自己也在1953年卸任回家去也。

▲圖為1950年10月15日,杜魯門(右)與遠東總司令麥克亞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亞瑟向他保證,朝鮮戰爭即將結束,但4天后,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了

朝鮮戰爭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不過接下來,一場無法被遺忘的戰爭,又將美國捲入其中,這就是越南戰爭。美國曾支持法國與北越作戰,艾森豪擔任總統時美國取代法國,開始干涉印度支那半島內部事務,扶持過南越吳庭豔政權。不過美國人真正介入越南戰爭,是在1961年5月開始的。越南戰爭對於美國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牽扯了多位美國總統。

最初主動介入時,時任總統約翰·甘迺迪對越南戰爭的政策是“特種戰爭”(1961-1964),即美國出錢出槍、由美國顧問訓練指揮南越軍隊掃蕩南方遊擊隊,不過當美國中央情報局在1963年11月用軍事政變搞掉了吳庭豔之後,這位甘迺迪總統也在11月22日遇刺身亡了;接任的林登·詹森將原本的“特種戰爭”升級成了局部戰爭(1964-1968),藉口1964年8月的北部灣事件,侵越美軍全面參戰,對越南進行了“南打北炸”的全面入侵。

▲圖為甘迺迪遇刺前的畫面,此刻其正與夫人在達拉斯的街道上接受民眾歡迎

到理查·尼克森入主白宮時,越南戰爭又變了樣——“戰爭越南化”(1969-1975)。美國政府於1969年開始將侵越美軍撤離越南,不過其一面繼續支持南越西貢軍隊與北越作戰,另一面繼續轟炸越南北方地區。尼克森總統後因“水門”事件而被迫辭職,接替尼克森的吉羅德·福特對越南既不瞭解也不感興趣,繼續著撤離越南,1975年4月30日,最後一批美國人撤離了越南西貢。隨著美國人的離開,越南最終完成統一。

越南戰爭之後,美國與前蘇聯的冷戰爭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這個時期美國僅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直到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美國軍隊才真正迎來了一場新的戰爭。值得一提的是,二戰之後美國歷次對外戰爭和軍事行動(例如利比亞、格瑞那達和巴拿馬),美國政府都沒有正式的宣戰行為,直到1991年1月12日,美國國會通過了授權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在必要時以武力解放科威特的決議,形同對伊拉克宣戰。

▲圖為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在海灣戰爭前視察沙特的美軍基地

海灣戰爭時,老布希總統手握著分別由聯合國和美國國會授予的動武決議,糾集了34個國家,用5個多月時間將美軍幾十萬部隊部署在此前並無基地的海灣地區。戰爭開始後,美軍進行了42天的空襲和100小時的地面戰鬥,以最小的傷亡代價擊潰了擁有百萬兵員的伊拉克軍隊。老布希成功阻止了薩達姆企圖控制世界石油儲量20%份額的行為,也讓世人看到了美國軍隊如何演繹了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

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攜海灣戰爭勝利的餘威,美國也先後進行了幾次軍事行動,包括1993年在索馬里的抓捕行動、1998年對伊拉克的沙漠之狐、1999年的空襲南聯盟(以上均在時任總統克林頓的任期內進行)和2001年因“9·11”事件而爆發的阿富汗戰爭(小布希任內)。2003年,布希政府又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藉口,對伊拉克再次發難。

▲小布希在白宮的總統辦公室,通過電視直播宣佈美軍開始對伊拉克軍事目標進行打擊

當年3月下旬,小布希通過電視講話宣佈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行動開始了,同時美英聯軍於3月20日淩晨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一個多月後,小布希再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宣佈在伊拉克的主要軍事行動已完成。不過美國真正宣佈伊拉克戰爭和之前的阿富汗戰爭正式結束,是在下一任總統的任期內。布希政府雖然成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生擒其本人,但是留下了一個混亂的中東局勢,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還沒找到。

2009年上臺的黑人總統奧巴馬,在2011年搞了幾件大事情:3月,美國參與了對利比亞的空襲行動,最終卡紮菲政權崩潰,卡紮菲本人死於槍殺;5月2日,奧巴馬下令海豹突擊隊對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住所進行突襲,並將其擊斃;12月,駐伊美軍全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圖為奧巴馬和白宮幕僚即時觀看海豹突擊隊擊斃本·拉登的行動(吐槽一下:美國人用了快10年時間,花了老麼多的錢,動用了一切先進偵察技術,終於在本·拉登的家裡將其擊斃)

時至今日,新任美國總統治下的美國仍然在海外多地進行著軍事行動和部署,新的國防授權法案將軍費提高到了歷史最高水準。而朝鮮核問題等熱點地區問題也在挑動著美國人動武的神經。也許很快,美國民眾的電視上會再次出現總統的身影,宣告著下一場戰爭的到來。但是“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