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萬明軍擊敗十幾萬日軍,日本老實了200年,但真正贏家居然是他

【軍武次位面】作者:螢火

明朝時期東南沿海倭寇橫行, 這讓豐臣秀吉覺得此時的明國已非當年的大唐, 自己可以擊敗。 豐臣秀吉不僅計畫奪取北京, 隨後進攻天竺(也就是印度), 甚至要求八竿子打不著的西班牙屬地菲律賓投降。 是什麼讓豐臣秀吉這麼自信呢?對於明朝, 豐臣秀吉也沒有真正去過, 而且由於明朝的海禁政策, 豐臣秀吉對於明朝的情況也是盲人摸象。 但是, 曾經的倭寇王直趁日本戰亂, 大肆招納亡命徒和武士, 隨後騷擾東南沿海。 他在日本長崎建立了基地而且自號“徽王”, 雖然隨後王直被胡宗憲處死,

但是其餘黨在日本仍然擁有不小的實力, 直到豐臣秀吉時代日本還有王直的部下。 他們曾對豐臣秀吉說“我們三百餘人曾經從南京一路燒殺搶掠到福建, 期間縱橫馳騁一年之久, 隨後全身而退”。 其實這些話一點也不負責。 的確倭寇騷擾東南沿海之際明軍戰鬥力低下, 奸臣當道, 但是經過一代名將張居的改革, 特別是重用戚繼光, 使得明軍戰鬥力倍增。 雖然此時張居正已經去世, 改革的很多措施也被廢止, 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南北東西各軍的實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朝鮮八道地圖

既然豐臣秀吉意在明朝, 為什麼還要費事去打朝鮮呢?打下明朝那朝鮮不也自然會臣服嗎?的確, 豐臣秀吉也不想在朝鮮耗費實力和時間, 但是如果不這麼走, 那就只能走水路。 雖然倭寇回到日本後經常吹噓自己如何神勇, 但是明朝的水師一直令他們害怕。 即使是他們可以在陸地上肆虐, 但是和明軍水師作戰, 一直處於挨打的地位。 明朝自鄭和後雖然實行海禁政策,

而且兵部尚書劉大夏還銷毀了下西洋的地圖, 但是明朝的海軍實力在世界上仍然是數一數二的。 這一點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 相比之下日本造船技術低下, 甚至到了後期水戰戰法仍然以士兵近距離跳到敵船上砍殺為主。 如果載著大軍的運輸隊遭到截擊, 後果不堪設想

▲收復平壤的明朝大將李如松

就這樣, 日軍的先頭部隊佔領了朝鮮沿海。 其實如果朝鮮方面進行抵抗, 也能讓自大的日軍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但是此時的朝鮮軍備廢弛, 朋黨鬥爭嚴重。 甚至當抗倭名將柳成龍提醒負責邊防的守城將軍, 日軍的火器十分厲害, 需要注意, 隨後詢問對抗火器有什麼辦法時, 得到的回答是“又不一定打得中, 管他呢”。 結果不用說, 不到一個月平壤就陷落, 日軍一直打到位於明朝邊境的鹹鏡道。 雖然期間也有一些成功的抵抗, 但是影響不了大局。 而且這些抵抗多為遊擊隊性質, 是百姓自發組成的”義軍”, 朝鮮官軍對於侵略者沒什麼辦法,

對於義軍卻一直打壓, 生怕他們造反。 此時明朝正是萬曆當朝, 勉強東拼西湊了四萬軍隊, 前往朝鮮。 當收復平壤後, 小西行長慘敗而歸, 但此時明軍的糧草無法得到補充, 也無法繼續作戰了。 得不到補充的明軍面對被燒殺搶掠的百姓還要擠出錢糧來賑濟百姓, 實在是無力追擊。 第二次入侵朝鮮依然被明軍追擊至海岸線, 此時豐臣秀吉病死, 日軍紛紛撤退, 明軍正好追擊, 也算把日軍趕了出去

不過對於這場戰爭, 誰是獲勝者呢, 豐臣秀吉?不是。 缺錢少糧的明軍四萬多軍隊擊退了十幾萬日軍, 這讓豐臣秀吉早就開始後悔這次進攻。 特別是此時德康家的實力日益強大, 豐臣秀吉的部下也因為自己的利益搞起了分裂。 豐臣秀吉臨死前哪有心思再去管進攻朝鮮的事?他費盡心思編織了一張相互牽制的權力網,企圖牽制德康家,但是畢竟很多原來的嫡系將領都投奔了老部下德康,一紙空文又怎麼能牽制呢?隨後德康幕府生怕走豐臣秀吉的老路,開始了一百多年的閉關鎖國,因此對於日本,無論怎麼說這次戰爭都是一次徹底的失敗

▲豐臣秀吉像

那麼明朝是獲勝者嗎?當然也不是。雖然此役贏了,但是卻由於記功的偏向導致南北軍不和。這南北軍不和也就算了,後來東西軍也鬧了不和。甚至在後期西軍部隊有馬上取勝時被下令停止進攻的情況出現。原因很簡單,三個主帥都是遼東官員,生怕西北軍搶了頭功。而且由於打贏了,文官不懂兵事卻位列手握兵權的情況並沒有消失。這其中就有後來斷送明朝國運的楊稿。其次戰爭中暴露出的很多急需改革的問題也被忽視了,這最後也葬送了明朝。總的來說,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軍再有各種指揮失誤、情報錯誤、補給不暢等原因,仍然能擊敗日軍。但是一白遮百醜,這次成功被文官們各種吹噓,萬曆皇帝又昏庸無能,讓功臣黯然。朝鮮呢?明朝耗費銀千萬兩保住的朝鮮依然沒有改革,勵精圖治,依然腐敗透頂,黨爭不斷

▲此役使得明朝和朝鮮最後一批忠臣良將也損失慘重,圖為韓國貨幣上犧牲的朝鮮名將李舜臣像,此人亦被明軍愛戴

真正的贏家是滿清和豐臣秀吉的部下德康家,這是明日雙方都沒有想到的。自己最大的潛在對手都因為這次戰爭而出現了嚴重的危機,自己卻毫髮無損。由於這次戰爭,建州女真得以趁明朝不注意發展自己的勢力,二十年後的薩爾滸之戰後金的實力居然和四路明軍相差無幾,而這次戰爭又被文官楊稿的四路分兵合擊給搞得慘敗。日本方面,由於這次戰爭日本國內和軍隊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厭戰情緒,德川家康也和建州女真一樣坐山觀虎鬥,待豐臣秀吉黯然撤軍後,迅速拉攏其部下,為自己效忠。這場東亞三國第一次大戰的結局的確令人唏噓。不過,歷史是這樣。作為事後諸葛亮的我們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在那個年代,誰又能想到這些呢?就算有,在以不上朝聞名的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又有什麼用呢?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豐臣秀吉臨死前哪有心思再去管進攻朝鮮的事?他費盡心思編織了一張相互牽制的權力網,企圖牽制德康家,但是畢竟很多原來的嫡系將領都投奔了老部下德康,一紙空文又怎麼能牽制呢?隨後德康幕府生怕走豐臣秀吉的老路,開始了一百多年的閉關鎖國,因此對於日本,無論怎麼說這次戰爭都是一次徹底的失敗

▲豐臣秀吉像

那麼明朝是獲勝者嗎?當然也不是。雖然此役贏了,但是卻由於記功的偏向導致南北軍不和。這南北軍不和也就算了,後來東西軍也鬧了不和。甚至在後期西軍部隊有馬上取勝時被下令停止進攻的情況出現。原因很簡單,三個主帥都是遼東官員,生怕西北軍搶了頭功。而且由於打贏了,文官不懂兵事卻位列手握兵權的情況並沒有消失。這其中就有後來斷送明朝國運的楊稿。其次戰爭中暴露出的很多急需改革的問題也被忽視了,這最後也葬送了明朝。總的來說,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明軍再有各種指揮失誤、情報錯誤、補給不暢等原因,仍然能擊敗日軍。但是一白遮百醜,這次成功被文官們各種吹噓,萬曆皇帝又昏庸無能,讓功臣黯然。朝鮮呢?明朝耗費銀千萬兩保住的朝鮮依然沒有改革,勵精圖治,依然腐敗透頂,黨爭不斷

▲此役使得明朝和朝鮮最後一批忠臣良將也損失慘重,圖為韓國貨幣上犧牲的朝鮮名將李舜臣像,此人亦被明軍愛戴

真正的贏家是滿清和豐臣秀吉的部下德康家,這是明日雙方都沒有想到的。自己最大的潛在對手都因為這次戰爭而出現了嚴重的危機,自己卻毫髮無損。由於這次戰爭,建州女真得以趁明朝不注意發展自己的勢力,二十年後的薩爾滸之戰後金的實力居然和四路明軍相差無幾,而這次戰爭又被文官楊稿的四路分兵合擊給搞得慘敗。日本方面,由於這次戰爭日本國內和軍隊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厭戰情緒,德川家康也和建州女真一樣坐山觀虎鬥,待豐臣秀吉黯然撤軍後,迅速拉攏其部下,為自己效忠。這場東亞三國第一次大戰的結局的確令人唏噓。不過,歷史是這樣。作為事後諸葛亮的我們雖然覺得可惜,但是在那個年代,誰又能想到這些呢?就算有,在以不上朝聞名的萬曆皇帝在位時期,又有什麼用呢?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