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高人氣的歷史人物,究竟是“老戲骨”,還是“賢良聖人”?

兩千年來, 王莽一直是個“人氣爆棚”的重要人物。 不少古籍都將王莽描寫為一個典型的“最不像野心家”的野心家, 一個善於隱藏和偽裝, 精於表演的“老戲骨”, 是陰謀篡漢的“亂臣賊子”, 認為所有人都被其“濃眉大眼”的假面具所迷惑。 但是, 民國以來, 又有部分史學家認為, 王莽實為賢良聖人, 甚至是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 即使是現在, 民間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超脫時代的“穿越者”。

王莽出生在權傾朝野的西漢外戚家族, 其姑姑是歷史上著名的孝元皇后王政君。 在如此顯貴的家族中, 族人大多養尊處優, 驕奢淫逸, 惟有王莽克勤克儉, 為人謙卑、謙恭、謙遜、謙和。 王莽自幼勤學苦讀, 做任何事情都腳踏實地, 常常晨興夜寐。 即使放在現在, 至少也算得上“五好少年”。

王莽的孝順更是被傳為佳話。 王莽的父親和哥哥離世都比較早, 他年齡不大時便擔當起服侍母親和寡嫂的責任,

為她們排憂解難, 還盡心撫育兄長的遺子。 對各位家族叔伯, 也非常恭敬和周到。

西元前22年, 24歲的王莽步入官場, 被任命為黃門郎, 不久升任射聲校尉。 當時擔任大司馬的伯父王鳳對王莽的品行非常欣賞, 臨終前囑託王政君多加關照。

此外, 朝廷上下對王莽也讚賞有加, 就連漢成帝也覺得他十分賢能。

王莽的官越做越大, 但從不以自己為尊, 總能禮賢下士, 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 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 在民間深受愛戴, 也得到朝野名流的稱讚。

然而, 王莽背地裡卻完全不是那麼高尚。

為獲得大司馬一職, 他處心積慮, 將主要競爭對手——自己表兄的淳于長投入大牢並將其殺死。

王莽如願擔任大司馬後, 克己不倦, 招聘賢良, 所受賞賜和邑錢都用來款待名士, 生活更加儉約。 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後, 王莽逼迫兒子自殺, 得到世人好評。

漢哀帝去世後, 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 由王莽代理政務, 也得到了朝野的擁戴。 但從此開始, 他就著手排斥異己, 強化自己的勢力。 不過, 他還是千方百計地行善積德。 例如, 每逢自然災害時, 王莽只吃素食, 並用自己的資產救濟民眾。

長子王宇反對王莽掣肘平帝的外戚。 一怒之下, 他竟將親兒子王宇逮捕後毒殺, 然後陷罪于外戚衛氏一族, 並趁機牽連反對自己的勢力, 逼殺朝中政敵, 還讓人把此事宣傳為“大義滅親、奉公忘私”的壯舉。

西元6年,漢平帝病死後王莽立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由王莽代天子朝政。西元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終於登上了最高的權位。

王莽在史學界的爭議很大,一些史學家將他定性為篡漢之“巨奸”;另一些人則覺得《漢書》的記載是對王莽的污蔑,王莽的賢良有目共睹,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社會改革家”。孰是孰非確實很難界定,這種爭議或許會一直持續下去。

西元6年,漢平帝病死後王莽立兩歲的孺子嬰為皇太子,由王莽代天子朝政。西元8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終於登上了最高的權位。

王莽在史學界的爭議很大,一些史學家將他定性為篡漢之“巨奸”;另一些人則覺得《漢書》的記載是對王莽的污蔑,王莽的賢良有目共睹,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社會改革家”。孰是孰非確實很難界定,這種爭議或許會一直持續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