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馬懿和諸葛亮謀略不相上下,為什麼千古流芳的只有諸葛亮一人

在三國裡面, 值得津津樂道的人物很多, 但是要論謀略上面能夠挑選出和諸葛亮不相伯仲的, 唯有司馬懿一人。 有人說曹操旗下的郭嘉要比諸葛亮厲害, 但是他們沒有交鋒過諸葛亮出山前一年, 郭嘉已經去世了。 所以在才能方面, 橫向沒有比較的地方, 甚至如今還流傳出一句非常搞笑的話, 說是“郭嘉不死, 諸葛不出”, 來提高郭嘉的才能。

不過今天要聊的事, 為什麼司馬懿和諸葛亮在智謀上是不相伯仲的, 為什麼千古留名的僅有諸葛亮一人, 難道司馬懿真的比諸葛亮差?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如果要論才能, 可能司馬懿的這種老謀深算的智謀, 更能夠在三國時期行走四方。 我們知道司馬懿前半生是默默無聞的, 他後半生才崛起的, 而再看一下諸葛亮, 他在20多歲就開始輔佐劉備, 征戰天下, 當然, 這僅僅是時間上面的區別。 兩個人最本質的區別是,

司馬懿給人的感覺就是老謀深算陰險毒辣, 而諸葛亮不但具有非凡的智慧, 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忠誠的臣子,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具有非常的品質, 在人品上, 司馬懿就輸了一籌。

我們再來看一下兩個人的功績, 諸葛亮輔佐劉備時, 劉備要人才沒人才,

要軍隊沒軍隊, 除了張飛和關羽可以和孫權, 曹操等旗下的大將比較一下, 其他的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自從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 最後取得三分天下的功績。 要知道當時的曹操和東吳, 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小諸侯, 地方勢力。 都比劉備強, 不是強一點點, 曹操旗下有眾多的謀士大將供他驅使, 東吳那邊又有地理位置的優勢, 劉備只能東躲西藏, 諸葛亮卻能讓他東山再起分得一分天下, 這已經無法用一個謀略就能辦到的事情了, 足以見得諸葛亮的綜合能力是非常強的。

反觀司馬懿, 他是在三分天下以後, 曹操勢力強大的時候才投靠了曹操, 雖然赤壁之戰失敗, 但是曹操在北方的勢力還是非常強大的, 曹操在世時,

司馬懿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 僅僅只是休養生息, 等待時機罷了, 在智謀上的確非常聰明, 但是在功績上遠不如諸葛亮。

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覷的, 雖然諸葛亮最後在五次北伐過程中, 嚴重消耗了蜀漢的國力, 最終也未能覆滅曹魏,

給世人的感覺就是諸葛亮窮兵黷武, 北伐的失敗是諸葛亮的原因。 其實並非如此, 北伐的失敗有諸多原因, 但是在北伐期間, 諸葛亮作為丞相, 卻將蜀國治理得比三國其他兩國都還好, 深受百姓的愛戴。 足以見得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的能力, 而且諸葛亮在劉備在世的時候, 僅僅是一個軍師的身份出謀劃策, 而北伐時, 諸葛亮是以統帥的身份指揮作戰的。 有人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很差, 如果這樣說的話, 那豈不是說司馬懿連一個毫無軍事才能的人都打不過嗎?

所以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口碑是比司馬懿好,而且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很受儒家學說的影響,百姓也好,大臣的也好。對於謀逆的事情是非常忌諱和排斥的,而司馬懿當時是曹操一方的,曹操是一代梟雄,但他同時也是篡奪漢朝江山的人,並且最後司馬家族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了天下。因此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心理上面還是排斥的,只不過在強大的武力下不敢言語而已。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但凡能夠流傳千古的大多數人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的,諸葛亮非常符合後世人的價值觀。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民間的一些演義,評書都是推波助瀾的一個重大原因。諸葛亮如今能夠成為智慧的化身,一方面,他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名人,另一方面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繁榮需要有各領域的人才作為榜樣,來教育後世的人,而諸葛亮就是這樣的最佳人選。

所以在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口碑是比司馬懿好,而且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很受儒家學說的影響,百姓也好,大臣的也好。對於謀逆的事情是非常忌諱和排斥的,而司馬懿當時是曹操一方的,曹操是一代梟雄,但他同時也是篡奪漢朝江山的人,並且最後司馬家族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了天下。因此對於普通百姓而言,心理上面還是排斥的,只不過在強大的武力下不敢言語而已。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但凡能夠流傳千古的大多數人都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的,諸葛亮非常符合後世人的價值觀。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民間的一些演義,評書都是推波助瀾的一個重大原因。諸葛亮如今能夠成為智慧的化身,一方面,他在歷史上的確是一個名人,另一方面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繁榮需要有各領域的人才作為榜樣,來教育後世的人,而諸葛亮就是這樣的最佳人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