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從今日起,日日奮鬥

唯有奮鬥才是青春的底色,

唯有奮鬥才能獲得成長的喜悅,

唯有奮鬥才能獲得美滿幸福。

——楊海濤(潛能訓練導師)

從今日起, 願你不負時光,

不負自己, 把二零一八過得盎然無比……

一 月一 / 刻 / 千 / 金

一年的開始和一年的結束,

其實只隔了一個瞬間。

因為曾經蹉跎,

一月,有了一刻千金的領悟。

一月 • 通關箴言

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錶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牆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曆,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

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麼事,學一點什麼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麼就不可浪費光陰。

節選自《時間即生命》

作者/梁實秋

每一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點惰性。一個人的意志力量不夠推動他自己,他就失敗,誰最能推動自己,誰就最先得到成長。

作者/羅曼·羅蘭

二 月一 / 元 / 複 / 始

2月15日除夕,

對於中國人來說,

舊歲到此夕而除,即另換新歲。

二月,一元複始,再把心中希望點亮。

二月 • 通關箴言

時光通過臘月這條河,一點點駛向年底。年意仿佛大地寒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濃。你想一想,這年意究竟是怎樣不聲不響卻日日加深的?

是從交談中愈來愈多說到年這個字,是開始盤算如何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還是你在年貨市場擠來擠去時,受到了人們要把年過好那股子高漲的生活熱情的傳染?

祖祖輩輩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爺的許諾是否兌現,他們照樣活得這樣認真、虔誠、執著與熱情。惟有希望才使生活充滿魅力……

年意不過是一種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機。而年呢?就像一盞紅紅的燈籠,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照亮。

《年意》

作者/馮驥才

三 月一 / 見 / 傾 / 心

世界上若沒有她,

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

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3月8日,她專屬的節日,

是否有位她令你一見傾心?

三月 • 通關箴言

我喜歡深存感恩之心

又獨自遠行的女人。

知道謝父母,卻不盲從。

知道謝天地,卻不畏懼。

知道謝自己,卻不自戀。

知道謝朋友,卻不依賴。

知道謝每一粒種子每一縷清風,

也知道要早起播種和禦風而行。

節選自《我所喜愛的女人》

作者/畢淑敏

四 月一 / 塵 / 不 / 染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四月,願你在這熱鬧紛繁的世界,

總有一塵不染的心情。

四月 • 通關箴言

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沉渣。當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清明的滋味。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清歡實為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五 月一 / 往 / 無 / 前

五四青年節,其實是屬於每個人的節日。

因為青春最懼怕的並非年華,而是心境。

五月,帶給你一往無前的勇氣。

五月 • 通關箴言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幸運的,沒有一代人的青春不迷茫、不苦惱。

正因了這份“艱難”,青年不甘,青年不滿,青年歎息,青年啜泣,青年歡笑,青年無畏,青年憤怒,青年叛逆,青年自嘲,青年求索,青年橫衝直撞,青年咬緊牙關……所以,這個世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從未停止拔節。

六 月一 / 如 / 既 / 往

一世故就顯老,

一簡單就還童。

六月,願你一如既往,不失童心。

六月 • 通關箴言

說起來你們也許不信,一般來說,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真的,孩子都有些蘇格拉底式的氣質呢,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新鮮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從來不強不知為知。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徵。

相反,偏見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欲使人顧慮重重,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

節選自《智慧和童心》

作者/周國平

七 月一 / 了 / 百 / 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七月,心靜自然涼,一了百了。

七月 • 通關箴言

暑最熱時,“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宋·周邦彥《鶴沖天》)俗語亦雲,“心靜自然涼”,不是嗎?

八 月一 / 往 / 情 / 深

八月,過最浪漫的七夕,

願有悠悠歲月可回首,

且以一往情深共白頭。

八月 • 通關箴言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

(宋)秦觀

九 月一 / 言 / 難 / 盡

九月,團圓的中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無論走多遠,

一言難盡故鄉情。

九月 • 通關箴言

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

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節選自《月是故鄉明》

作者/季羨林

十 月一 / 葉 / 知 / 秋

十月,一葉知秋,

在林蔭路不停地徘徊,

任思緒隨落葉盤旋打轉……

十月 • 通關箴言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

最動人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豔麗的悽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節選自《秋頌》

作者/羅蘭

十 一 月一 / 脈 / 相 / 承

去年此時,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前年此時,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

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在十一月熠熠生輝。

十一月 • 通關箴言

中華文化的長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長壽更重要的是,與人類其他古文化相比,它是唯一的長壽者。因為只有它,不中斷地活到了今天。

唯一的長壽者——這又是一個精彩不絕的盛典。也就是說,不是一種萎靡不振的時間拖延。在這個盛典中,挨個兒矗立著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大秦大漢、大唐大宋、大明大清,挨個兒矗立著一排排先哲、詩人、明君、賢臣、良將、神醫、巧匠,挨個兒矗立著浩如煙海的典籍、墨卷、名著、藝術……形成了至高等級的文明長廊。

唯一的長壽者——僅僅這個事實,就足以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絕望者突然在心底重新點燃火苗,下決心更好地活下去。對一般人來說,這個事實,更能隱隱地增添一份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節選自《中華文化為何長壽?》

作者/余秋雨

十 二 月一 / 氣 / 呵 / 成

十二月,一氣呵成,

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十二月 • 通關箴言

我以為從生物學的觀點看起來,人生幾乎是像一首詩。它開始是天真樸實的童年時期,嗣後便是粗拙的青春時期,企圖去適應成熟的社會,帶著青年的熱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後來達到一個活動較劇烈的成年時期,由經驗上獲得進步,又由社會及人類天性上獲得更多的經驗。

到中年的時候,才稍微減輕活動的緊張,性格也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樣,對於人生漸抱一種較寬容、較玩世,同時也較溫和的態度。

以後到了老年的時期,內分泌腺減少了它們的活動,假如我們對於老年能有一種真正的哲學觀念,照這種觀念調和我們的生活形式,那麼這個時期在我們看來便是和平、穩定、閒逸和滿足的時期。

我們應當能夠體驗出這種人生的韻律之美,像欣賞大交響曲那樣地欣賞人生的主旨,欣賞它急緩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這些迴圈的動作,在正常的人體上是大概相同的,不過那音樂必須由個人自己去演奏。

節選自《詩樣的人生》

作者/林語堂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撰整理 | 釋放能量 SFNL88

【鳴謝】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一 月一 / 刻 / 千 / 金

一年的開始和一年的結束,

其實只隔了一個瞬間。

因為曾經蹉跎,

一月,有了一刻千金的領悟。

一月 • 通關箴言

最令人怵目驚心的一件事,是看著鐘錶上的秒針一下一下的移動,每移動一下就表示我們的壽命已經縮短了一部分。再看看牆上掛著的可以一張張撕下的日曆,每天撕下一張就是表示我們的壽命又縮短了一天。

時間即生命。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麼事,學一點什麼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麼就不可浪費光陰。

節選自《時間即生命》

作者/梁實秋

每一個人都多多少少有點惰性。一個人的意志力量不夠推動他自己,他就失敗,誰最能推動自己,誰就最先得到成長。

作者/羅曼·羅蘭

二 月一 / 元 / 複 / 始

2月15日除夕,

對於中國人來說,

舊歲到此夕而除,即另換新歲。

二月,一元複始,再把心中希望點亮。

二月 • 通關箴言

時光通過臘月這條河,一點點駛向年底。年意仿佛大地寒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濃。你想一想,這年意究竟是怎樣不聲不響卻日日加深的?

是從交談中愈來愈多說到年這個字,是開始盤算如何購置新衣、裝點房舍、籌辦年貨……還是你在年貨市場擠來擠去時,受到了人們要把年過好那股子高漲的生活熱情的傳染?

祖祖輩輩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爺的許諾是否兌現,他們照樣活得這樣認真、虔誠、執著與熱情。惟有希望才使生活充滿魅力……

年意不過是一種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機。而年呢?就像一盞紅紅的燈籠,一年一度把它迷人地照亮。

《年意》

作者/馮驥才

三 月一 / 見 / 傾 / 心

世界上若沒有她,

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

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3月8日,她專屬的節日,

是否有位她令你一見傾心?

三月 • 通關箴言

我喜歡深存感恩之心

又獨自遠行的女人。

知道謝父母,卻不盲從。

知道謝天地,卻不畏懼。

知道謝自己,卻不自戀。

知道謝朋友,卻不依賴。

知道謝每一粒種子每一縷清風,

也知道要早起播種和禦風而行。

節選自《我所喜愛的女人》

作者/畢淑敏

四 月一 / 塵 / 不 / 染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四月,願你在這熱鬧紛繁的世界,

總有一塵不染的心情。

四月 • 通關箴言

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沉渣。當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清明的滋味。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清歡實為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是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

五 月一 / 往 / 無 / 前

五四青年節,其實是屬於每個人的節日。

因為青春最懼怕的並非年華,而是心境。

五月,帶給你一往無前的勇氣。

五月 • 通關箴言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幸運的,沒有一代人的青春不迷茫、不苦惱。

正因了這份“艱難”,青年不甘,青年不滿,青年歎息,青年啜泣,青年歡笑,青年無畏,青年憤怒,青年叛逆,青年自嘲,青年求索,青年橫衝直撞,青年咬緊牙關……所以,這個世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從未停止拔節。

六 月一 / 如 / 既 / 往

一世故就顯老,

一簡單就還童。

六月,願你一如既往,不失童心。

六月 • 通關箴言

說起來你們也許不信,一般來說,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真的,孩子都有些蘇格拉底式的氣質呢,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新鮮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從來不強不知為知。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徵。

相反,偏見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欲使人顧慮重重,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

節選自《智慧和童心》

作者/周國平

七 月一 / 了 / 百 / 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七月,心靜自然涼,一了百了。

七月 • 通關箴言

暑最熱時,“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于星斗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宋·周邦彥《鶴沖天》)俗語亦雲,“心靜自然涼”,不是嗎?

八 月一 / 往 / 情 / 深

八月,過最浪漫的七夕,

願有悠悠歲月可回首,

且以一往情深共白頭。

八月 • 通關箴言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

(宋)秦觀

九 月一 / 言 / 難 / 盡

九月,團圓的中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無論走多遠,

一言難盡故鄉情。

九月 • 通關箴言

我曾到過世界上將近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

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經常的經歷。思鄉之病,說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明,我什麼時候能夠再看到我故鄉的月亮呀!我悵望南天,心飛向故里。

節選自《月是故鄉明》

作者/季羨林

十 月一 / 葉 / 知 / 秋

十月,一葉知秋,

在林蔭路不停地徘徊,

任思緒隨落葉盤旋打轉……

十月 • 通關箴言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

最動人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豔麗的悽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願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節選自《秋頌》

作者/羅蘭

十 一 月一 / 脈 / 相 / 承

去年此時,甲骨文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前年此時,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

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在十一月熠熠生輝。

十一月 • 通關箴言

中華文化的長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比長壽更重要的是,與人類其他古文化相比,它是唯一的長壽者。因為只有它,不中斷地活到了今天。

唯一的長壽者——這又是一個精彩不絕的盛典。也就是說,不是一種萎靡不振的時間拖延。在這個盛典中,挨個兒矗立著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大秦大漢、大唐大宋、大明大清,挨個兒矗立著一排排先哲、詩人、明君、賢臣、良將、神醫、巧匠,挨個兒矗立著浩如煙海的典籍、墨卷、名著、藝術……形成了至高等級的文明長廊。

唯一的長壽者——僅僅這個事實,就足以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絕望者突然在心底重新點燃火苗,下決心更好地活下去。對一般人來說,這個事實,更能隱隱地增添一份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節選自《中華文化為何長壽?》

作者/余秋雨

十 二 月一 / 氣 / 呵 / 成

十二月,一氣呵成,

把日子過成一首詩。

十二月 • 通關箴言

我以為從生物學的觀點看起來,人生幾乎是像一首詩。它開始是天真樸實的童年時期,嗣後便是粗拙的青春時期,企圖去適應成熟的社會,帶著青年的熱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後來達到一個活動較劇烈的成年時期,由經驗上獲得進步,又由社會及人類天性上獲得更多的經驗。

到中年的時候,才稍微減輕活動的緊張,性格也圓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樣,對於人生漸抱一種較寬容、較玩世,同時也較溫和的態度。

以後到了老年的時期,內分泌腺減少了它們的活動,假如我們對於老年能有一種真正的哲學觀念,照這種觀念調和我們的生活形式,那麼這個時期在我們看來便是和平、穩定、閒逸和滿足的時期。

我們應當能夠體驗出這種人生的韻律之美,像欣賞大交響曲那樣地欣賞人生的主旨,欣賞它急緩的旋律,以及最後的決定。這些迴圈的動作,在正常的人體上是大概相同的,不過那音樂必須由個人自己去演奏。

節選自《詩樣的人生》

作者/林語堂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撰整理 | 釋放能量 SFNL88

【鳴謝】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