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兩歲孩子學說話,又急又不清晰,媽媽可以試試這個“拆詞練習”

作者:王惠文

義大利幼稚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創始人蒙台梭利非常重視兒童的語言發展。 基於大量的研究, 她認為兒童語言的發展存在兩個敏感期——從出生時就開始, 持續到大約3歲。 在這段時間裡, 孩子無意識的從周圍環境中吸收語言。 第二個敏感期從3歲時開始, 持續到大約8歲。 在這段時間裡, 孩子在他們的語言發展過程中是積極主動的參與者, 並且學習如何使用他們的交流能力。

幼兒發出的任何一個社會性的信號, 都是語言表達的雛形。 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的表達給予積極的回應, 給孩子語言發展以最優化的環境, 就為培養一個詞語豐富、表達積極、思維敏捷的孩子開了個好頭。 通過下面這個嬰幼兒語言發展次序表, 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瞭解到個月齡孩子的語言表現:

一般意義上說, 孩子在出生後幾周就有對外界的溝通反應, 如微笑、直視他人眼睛, 在三、四個月後, 就會在玩耍時發出依依呀呀的聲音。 如果你從一開始就和孩子能夠一唱一和的說話, 或者乾脆是你的自言自語, 都是在增加孩子的語言表達意識, 也更直接地增加了孩子語言聽力和素材的積累。 從出生到一歲的整個階段, 孩子不僅在身體發育、動作、情感、智力上快速成長, 在語言上也有大量的積累。

現在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視孩子發展過程中敏感期所起到的作用。 從大的範圍來講, 語言的敏感期貫穿孩子0-6歲的整個嬰幼兒時期。 在細節上, 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吸收特點和表達方式,

但有一點是一直保持不變的, 即孩子在對環境中語言素材的吸收上始終是高速運行的。 在孩子1歲左右, 可以說出簡單常用的稱呼, 到孩子2歲時, 就基本上擁有了50個單詞的詞彙量及兩個單詞的句子的使用。 在3歲前, 孩子就已經形成並且掌握了大部分的語言模式, 表達的意思基本完整。 所以我們說, 孩子語言發展的基礎存在於其早期學習階段, 沒有任何後來的補救性訓練, 能夠彌補在其語言學習敏感期內的缺失。

所以, 父母應該從思想上改變對孩子的語言發展的籠統認識, 潛心觀察那些專屬於孩子的“表達方式”, 為孩子創造更適合、更豐富的語言環境, 也要對孩子語言表達做到“善解人意”, 幫助孩子樹立講的信心。

在此分享一個案例:兩歲時的容容是個愛與人交往的孩子, 很樂意回答各種問題, 但最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

“容容, 你中午吃了什麼好吃的?”

“@##%%!”容容一臉的興奮。

“啊?你說什麼呀?”

容容明顯有些受挫, 也開始著急, 更努力地撅起嘴“土@#!”

“還是聽不懂啊,容容講話要清楚些嘛!”

容容失望的轉過臉去。

幼兒的發音還沒有很清晰,說話又比較急。這時家長應該教孩子把要說的詞拆開來,重複得更多,說得更慢,別人就容易聽懂了。比如最常用的答案:土豆。

“容容,你中午吃了什麼好吃的?”

“@##%%”容容總是一臉的興奮。

“啊,你說什麼呀?”

容容很有信心一字一頓地說:“土地的土,豆子的豆,土豆。”

大家終於聽清楚了,“啊,吃的是土豆啊!”

孩子成功了!再後來,容容總是很靈敏地把一些單詞拆開來,用更慢的速度和更用力的“發音”來重新組詞,讓問問題的人能夠明白他講話的內容。而且媽媽欣喜地發現,容容運用逆向思維,愛上了組詞這個語言練習,來準備應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媽媽也成功了!

孩子的語言發展除自身的生理發展外,提供可以讓孩子按照發展的規律,充分吸收語言素材的環境也很重要。父母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應該做到主動安排、加大孩子的被動接收範圍並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個性和優勢。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也是環境與個性的結合。孩子的語言表達或任何一種語言符號的傳遞,都是日漸成熟、趨於理性的標記。認真識別這些標記,留心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你會不由得感歎每個孩子都有天才的一面。

更努力地撅起嘴“土@#!”

“還是聽不懂啊,容容講話要清楚些嘛!”

容容失望的轉過臉去。

幼兒的發音還沒有很清晰,說話又比較急。這時家長應該教孩子把要說的詞拆開來,重複得更多,說得更慢,別人就容易聽懂了。比如最常用的答案:土豆。

“容容,你中午吃了什麼好吃的?”

“@##%%”容容總是一臉的興奮。

“啊,你說什麼呀?”

容容很有信心一字一頓地說:“土地的土,豆子的豆,土豆。”

大家終於聽清楚了,“啊,吃的是土豆啊!”

孩子成功了!再後來,容容總是很靈敏地把一些單詞拆開來,用更慢的速度和更用力的“發音”來重新組詞,讓問問題的人能夠明白他講話的內容。而且媽媽欣喜地發現,容容運用逆向思維,愛上了組詞這個語言練習,來準備應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媽媽也成功了!

孩子的語言發展除自身的生理發展外,提供可以讓孩子按照發展的規律,充分吸收語言素材的環境也很重要。父母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應該做到主動安排、加大孩子的被動接收範圍並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從中發現孩子的興趣、個性和優勢。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也是環境與個性的結合。孩子的語言表達或任何一種語言符號的傳遞,都是日漸成熟、趨於理性的標記。認真識別這些標記,留心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你會不由得感歎每個孩子都有天才的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