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明朝開國皇帝身邊的紅人,不服諸葛亮,最後卻被人害死

在明朝的開國功臣中, 劉伯溫是名氣最大的一個, 在民間野史中, 相傳此人是朱元璋手下的第一謀臣, 料事如神, 文韜武略, 不僅幫明太祖打了江山, 還幫朱棣建了北京城, 還是十三陵、山海關、天津的修建者, 而且他還通陰陽, 甚至懂得運用超自然力量。

明朝的眾多開國功臣中, 劉伯溫雖然沒有帶兵攻城掠地, 但他的功勞絲毫不亞于徐達、常遇春等人, 明太祖朱元璋將他視作心腹謀臣, 並多次稱讚道:“吾之子房也。 ”俗話說, 千里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劉伯溫的才能是如何得到朱元璋賞識的呢?這還要從一個對聯說起。

劉伯溫出生于元朝末年, 比朱元璋大17歲, 家境還算不錯。 從四五歲開始, 他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父母非常高興, 給他請了一個老師。 據說劉伯溫記憶力非常強, 而且可以一目十行, 十一歲時就考中了秀才, 十裡八村的百姓都稱他為神童。

西元1360年的時候, 朱元璋已經接管了郭子興的起義軍, 成為起義軍的首領。 求賢若渴的朱元璋, 從別人口中得知, 劉伯溫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能夠得到他的輔佐, 奪得江上將會更加容易。 於是, 朱元璋立馬派人拜見劉伯溫, 並下達了死命令, 無論如何都要把他請來。

或許劉伯溫已經算出, 朱元璋將會是未來的天子, 並沒有推辭, 果斷跟著士兵來到了應天。 雖然別人都說劉伯溫才華了得, 但由於朱元璋對他不瞭解, 就決定親自考驗一下, 就說道:“伯溫啊, 我聽說你也喜歡下棋, 咱倆對弈一局, 你覺得怎麼樣?”劉伯溫一下就猜到了朱元璋的目的, 笑著答應了。

在下棋的過程中, 朱元璋隨口說出了這樣一個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 日月爭光。

”說完後, 他盯著劉伯溫看了幾秒鐘, 劉伯溫心想:“這個朱重八, 又是在試探我, 但對聯對於我來說太小兒科了。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 劉伯溫就對出了下聯:“雷為戰鼓電為旗, 風雲際會。 ”

此聯堪稱絕對, 朱元璋拍手稱讚, 對劉伯溫的才華表示佩服。

隨後, 兩人邊下棋, 邊探討如今天下的局勢, 劉伯溫不僅分析的相當犀利, 還為朱元璋制定了短期和長期戰略, 全都被採納, 成為朱元璋最為器重的謀士。

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 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 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 可見劉伯溫非同一般之人。 前一句話的意思是我伯溫要比你諸葛亮強百倍。 你諸葛亮再強, 不過是三分天下, 而我劉伯溫卻能一統天下。 因此要挖諸葛亮的墳, 證明自己比諸葛亮強。

劉伯溫挖開諸葛亮的墳, 然後看到石碑上有字, 上面寫的是:我能算後世出伯溫, 你能算後世出何人?此詩為諸葛亮所寫。 說明諸葛亮遠遠勝過劉伯溫百倍。 因為劉伯溫確實算不到他死以後幾百年會出個什麼樣的大人物。

而諸葛亮卻知道千年以後會出個叫劉伯溫的聰明人。

然而, 就是這樣一位大人物, 在明朝建立後只封了個伯, 位居功臣36位, 而且最後的下場卻很不圓滿, 相傳, 他是被另一位大臣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而這一切竟然還是朱元璋默許的。 這就讓人不禁生疑了:劉伯溫功勞這麼大, 怎麼卻被如此不公平地對待?他如此足智多謀, 怎麼又會任人宰割呢?

他並沒有什麼超自然力量, 史籍中有一個“西湖望雲”的故事, 說劉伯溫早在投朱之前就發現南京有所謂“天子氣”, 這無疑是無稽之談。 真實情況就是劉伯溫在《鬱離子》中說的, 要“稽考先王之典, 商度救時之政, 明法度, 肄禮樂, 以待王者之興”。 由於在群雄中, 朱元璋能夠禮賢下士,表現出了強烈的統一天下的願望,特別是他並非一味破壞,而有建設的動力,這對劉伯溫這樣知識份子,才具備了強烈的吸引力。

而在功勳方面,劉伯溫的功勞其實並不大。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隨軍參謀,其中還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實際上從軍的時間勉強接近兩年,也只是朱元璋眾多隨軍參謀之一,甚至沒有官銜。至於說劉伯溫制定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的大計,也是牽強的,例如鄱陽湖一戰中,朱元璋曾被敵軍團團包圍在一條指揮船上,如果說劉伯溫真的料事如神,他會令朱元璋遇到這麼大的險境麼?

再說到修建北京城之類的事,其實朱棣定都北京時,劉伯溫已去世多年,所以無從談起。

因為劉的實際功勞並不大,所以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並無劉伯溫,後來他只是被封了個象徵性的“誠意伯”。

劉伯溫在去世之前,將兩個兒子劉璉、劉璟叫到床榻前,對他們囑咐了遺言,劉伯溫說:“兒啊,為父就要去世了,我死之後,我們劉家的誠意伯爵位會中絕,但是在五世之後,會重新得到一個武將的官職,從此爵位就可以長久的繼承下去了,你們要切記啊!”說完劉伯溫就含恨去世了,後來劉伯溫的長子劉璉被胡惟庸害死,次子劉璟將誠意伯的爵位讓給了哥哥劉璉之子劉廌。就這樣劉伯溫的孫子劉廌繼承了誠意伯的爵位,之後因罪被革除爵位,劉家誠意伯的爵位就此中絕。到了明朝弘治年間,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懷念起劉伯溫的功勳,下聖旨命人查找劉伯溫的後代。

當時劉伯溫的五世嫡孫因為犯罪被抓進監獄,結果聖旨一下,立馬被無罪釋放,還被任命為處州(浙江麗水市)指揮使(正三品武官),當時人人都認為這是蓋世的奇遇。而劉伯溫能夠預料到五世之後的事情,也可說是蓋世奇人了!

朱元璋能夠禮賢下士,表現出了強烈的統一天下的願望,特別是他並非一味破壞,而有建設的動力,這對劉伯溫這樣知識份子,才具備了強烈的吸引力。

而在功勳方面,劉伯溫的功勞其實並不大。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隨軍參謀,其中還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實際上從軍的時間勉強接近兩年,也只是朱元璋眾多隨軍參謀之一,甚至沒有官銜。至於說劉伯溫制定了平定陳友諒、張士誠的大計,也是牽強的,例如鄱陽湖一戰中,朱元璋曾被敵軍團團包圍在一條指揮船上,如果說劉伯溫真的料事如神,他會令朱元璋遇到這麼大的險境麼?

再說到修建北京城之類的事,其實朱棣定都北京時,劉伯溫已去世多年,所以無從談起。

因為劉的實際功勞並不大,所以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並無劉伯溫,後來他只是被封了個象徵性的“誠意伯”。

劉伯溫在去世之前,將兩個兒子劉璉、劉璟叫到床榻前,對他們囑咐了遺言,劉伯溫說:“兒啊,為父就要去世了,我死之後,我們劉家的誠意伯爵位會中絕,但是在五世之後,會重新得到一個武將的官職,從此爵位就可以長久的繼承下去了,你們要切記啊!”說完劉伯溫就含恨去世了,後來劉伯溫的長子劉璉被胡惟庸害死,次子劉璟將誠意伯的爵位讓給了哥哥劉璉之子劉廌。就這樣劉伯溫的孫子劉廌繼承了誠意伯的爵位,之後因罪被革除爵位,劉家誠意伯的爵位就此中絕。到了明朝弘治年間,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懷念起劉伯溫的功勳,下聖旨命人查找劉伯溫的後代。

當時劉伯溫的五世嫡孫因為犯罪被抓進監獄,結果聖旨一下,立馬被無罪釋放,還被任命為處州(浙江麗水市)指揮使(正三品武官),當時人人都認為這是蓋世的奇遇。而劉伯溫能夠預料到五世之後的事情,也可說是蓋世奇人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