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注意:家庭教育應大於學校教育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將兒童的早期教育看作是重中之重, 且極力推崇家庭教育。 然而目前我國幼稚教育方式大多是家長將孩子送去幼稚園, 將全部的教育責任交付給教育機構, 忽略了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曾經看過一個調查資料, 說的是孩子在0-6歲期間, 超過90%的時間是在家庭環境中成長的, 由此可見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了。 而最近看到一則官方的新聞, 說的是安徽省教育廳發出“禁書令”, 要求各級各類幼稚園一律不得使用幼兒教材、課本, 以及以操作材料、手工材料等任何名義出版的變相教材,

嚴禁“小學化”教學, 也很有感觸。 雖然不少家長擔心這樣的“禁書令”實施以後, 直接影響“幼小銜接”, 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但小編認為這一決策真的可謂是政府在科學育兒的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也是進步的一步。

幼稚教育, 家庭是第一課堂

“家庭教育”指的是以家庭親緣關係為基礎, 看護人與幼兒之間形成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係。 它不應該只是知識方法單向的理性的傳授, 而更應該是家長和孩子之間互動的、生活化的、感性的交流。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將兒童的早期教育看作是重中之重, 且極力推崇家庭教育。 然而目前我國幼兒的教育方式大多是家長將孩子送去幼稚園, 將全部的教育責任交付給教育機構,

忽略了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這一禁書令讓很多幼稚教育機構失去了內容支撐, 讓家長的育兒需求難以被滿足, 從而將引發家長們重新審視家庭教育。 可以說, 它可能會間接地促使一部分幼稚教育重心“回歸”家庭。

家庭教育需要助手

專業的家庭教育必須強調“科學與系統”。 所謂科學, 便是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 運用科學的理論為指導, 對孩子進行身心合一的教育。 而系統則指的是家庭教育不能僅是局部的、片面的, 而應該根據能力分類, 多方面展開, 所謂能力分類, 便是將能力分成語言、邏輯、情商、音樂、繪畫、體能等多個方面。 這便讓很多家長犯難了, 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 如何“科學”和“系統”這便需要通過專門的學習和專業的工具來彌補。

在知識學習上, 家長們可以通過家庭早教書籍、雜誌等讀物來補充, 瞭解實用的早教信息和技巧, 同時, 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書籍或音像製品, 讓他們自娛自樂或和他們一起閱讀觀看, 幫助構建孩子們最初的世界觀;同時, 益智玩具、專業早教設備則可以在孩子的娛樂時間, 對孩子的心智進行啟迪, 如套杯、拼圖、七巧板等。 而像小天才早教機這類的含有具體內容的早教產品, 則可以説明孩子提前學習基本的知識, 緩解今後入園或小學的不適應。

功利心理是家庭教育大忌

正如前文所說, 家庭教育主打感情牌, 是互動的、交流性質的, 通過親子關係的建立與強化, 實現父母對孩子行為、觀念的影響與啟迪,

因此, 盲目追求教育效果、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要不得。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