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白血病,骨髓移植不是萬能的,移植後會遇到這些問題,要有準備!

骨髓移植從運用在臨床以來, 一直都被推廣為可以治癒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淋巴瘤、重型地貧、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各種疑難血液系統疾病的治療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誇大了移植的效用, 使得一些患者不管是否適合移植, 都要嘗試一下。 作為病方, 在思考治療方式的同時, 看到移植正面作用時, 也該看看它的反面, 面對那些風險性問題。

重症以及致死性感染

這是一個很嚴峻的併發症問題, 移植後的血液病患者, 抵抗力普遍低下, 各種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細菌感染風險高, 如果感染沒有及時控制以及緩解, 持續性發展下去必然的結果就是感染後致死, 這是十分危險的併發症。

這些感染也會因為移植後的重度免疫缺陷而難以得到控制, 在抵抗力極度缺乏的情況下, 移植後的感染控制難度要大很多。 一次感染就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前期的化療、回輸造血幹細胞的治療推翻重來, 甚至更加不濟!

急性以及慢性的排異

也被稱作為移植物抗宿主病, 簡稱為GVHD, 有的全相合病人可能會覺得不會有排異反應, 恐怕要打擊信心了, 雖然是全相合, 但因為不是自身的, 身體也會發生排除異己的表現,

排異反應同樣會出現, 只是比半相合輕很多。

排異反應發生的時間沒有固定性, 一般是以100天為界, 分為急性以及慢性的GVHD。 排異反應可累及影響到身體的多個器官以及組織。 但現在有了排異藥物的支持以及相關緩解性治療, 及時發現, 及時治療, 能夠有效的緩解。

植入失敗以及二次腫瘤

看患者移植後21~28天以內中性粒細胞是沒有達到0.2, 包括其他的血象數值。 沒有造血重建的證據, 或是造血重建後發生的血細胞再次下降, 這是早期判斷移植無效或效果不大的要點。 部分患者因此原因還需要重複的進行支援維持治療, 輸血輸板、打升白針等。

二次腫瘤在異體以及自體移植後都有可能發生, 這是一個概率性的問題, 沒有絕對性。

除了以上併發症風險的問題, 其他還包括骨髓移植後復發, 這些問題可能發生, 作為病方主要思考的是如何保障移植的順利、預防避免併發症風險、降低移植的復發概率, 提高移植的預後。

最後小編祝願各位病友們無論是接受哪種治療方式的都能夠早日康復!

如果你需要專家的科學診治的指導意見, 不妨直接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血液病研究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