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不同越南與孟加拉,印尼服裝750億美元市場背後,有獨特勃勃商機

本文作者:Bandana Tewari

BoF探尋為何巴厘島、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成為了H&M、Calvin Klein和Uniqlo等國際時裝品牌的製造中心。

印尼雅加達——你不會在任何品牌的標籤上看到她的名字,

但她可以說是印尼蒸蒸日上的時尚產業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37歲的Michelle Tjokrosaputro, 是該國業內權威的紡織與服裝製造巨頭Dan Liris的首席執行官, 曾為Calvin Klein、Tommy Hilfiger、Marks and Spencer等全球時尚與服飾巨頭製造產品。

上月, Tjokrosaputro現身慶祝創辦10周年的雅加達時裝周(Jakarta Fashion Week), 和新一代參與該時裝周展示的設計師們一起, 與觀眾和嘉賓分享她的專業知識。 在接受時裝周組織者的監督的前提下, 她提供包括審計、快遞、可持續管理、品質控制、專業化機械先進設備等配套服務。

這樣的“導師計畫”, 有助本地品牌提升到符合國際標準的品質水準, 同時亦凸顯印尼製造商在國際舞臺的實力不斷壯大。 除了Tjokrosaputro, 還有眾多熱心幫助印尼服裝、鞋類與紡織製造不斷繁榮、提升價值鏈的行業領導者。

她打趣道:“那時我們都能自豪地宣稱‘印尼製造’了。 ”

擁有近200萬人口從事服裝業、服裝出口額接近120億美元的印尼, 其服裝和紡織業躋身全球10大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國。 印尼政府目標瞄準的是, 在2030年前將全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價值提升至750億美元, 意味著印尼紡織與服裝產品在全球市場份額將達5%。

“中國加一”戰略

要實現這個目標, 印尼需要克服不少重大挑戰, 但儘管同地區還有中國與印度這樣的巨頭, 這個擁有2.6億人口、文化多元、充滿活力的年輕國家潛力不容忽視。 普華永道預測, 印尼將在短短12年間, 從原本第16位上升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 超過巴西、俄羅斯與德國——而製造業正是這一預測的關鍵因素之一,

“未來20年, 印尼的服裝製造業將對這個國家未來發揮巨大作用。 現在這個10年, 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大影響, ”印尼最大的製造商之一的潘氏兄弟紡織集團(Pan Brother Tex)首席執行官Anne Patricia Sutanto表示, 該紡織巨頭專門有三家超大型工廠為優衣庫(Uniqlo)服務, 此外還服務Asics等品牌。

她還補充道, “毫無疑問, 印尼人口眾多, 對製造業、採購業以及購物消費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印尼政府願意把這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增長支柱, 所以該產業將能得到倍增效應, 大大推動國家經濟。 ”

據Sutanto表示, 潘氏兄弟紡織集團計畫將生產能力擴大到“給全世界製造服裝, 既在印尼本國, 還有其它國家”。 該企業負責管理Express、Hollister等品牌以及Ikea等家紡公司的成衣製造, 並十分積極地與Salt n Pepper、Zoe Black等印尼本土品牌與零售系列合作。

潘氏兄弟紡織集團子公司之一的Hollit International, 位於爪哇, 將產品研發、材料採購與生產製造都收歸同一屋簷。 Hollit的客戶包括Prada、Ralph Lauren、Brooks Brothers、Guess、Lacoste和Next等品牌。 Sutanto表示:“我們的打版製造商有技能高潮的縫紉操作員, 現在已經能即時生產設計師與產品研發人員需要的特別樣品。 ”他還補充, 該公司始終將“現場設計”(Design on the Spot)作為座右銘。

儘管中國依舊是該地區最強力量, 但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也給印尼帶來了機遇, 促使本國企業通過“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戰略實現產業力量多元。 和中國一樣, 印尼不僅擁有充足的國內原材料供應, 還有能繼續擴大的勞動力, 全國經濟體量大, 正從低等收入穩步邁向中等收入;但和中國不一樣的是, 印尼是東南亞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

此外, 印尼的製造商如今在紡紗、織布、印花與服裝工廠的垂直運營上做得越來越精細專業, 成為了眾多國際客戶的“一站式目的地”。 比如位於爪哇的大型公司Sritex, 每年生產800萬件服裝, 長期客戶包括優衣庫、Guess、H&M等大公司。

該產業的其它主要參與者包括Eratex Djaja、Evershine Tex、Kahatex、Argo Manuunggal Group、Pan Brothers、Busana Apparel和Binabusan。

快時尚、副線與運動裝

據瑞典巨頭H&M全球生產負責人Helena Helmersson,該對在印尼進一步擴大生產並在此建立長期存在表示看好:“印尼製造業的優勢,就是時尚、價格與可持續性的完美結合。”

如今,印尼最大的國際買手是快時尚巨頭以及設計師時裝的副線品牌。正是大批量的運動服製造,使得Adidas、Mizune、Asics、New Balance、Nike、Pentland、Puma等主要國際運動服飾品牌能在緊跟全球市場需求的同時,繼續拓展至新的國家市場。

由於在技術、創新、培訓進行大力投資,越來越多人認為印尼與越南或孟加拉作為“裁剪與縫紉”工廠大國不同,而擁有更高定位的採購商機。儘管在成本上競爭力不突出,規模效應還是很明顯的。

印尼擁有全球第四大規模人口,勞動力還可擴大,這比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有優勢。印尼超過3000家服裝製造商主要生產襯衫、棉質T恤、緊身胸衣、內衣、外套、運動衫和長褲。

Daniel Liris的Tjokrosaputro說:“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領導的政府始終在推動大量基礎設施專案落地,打擊官僚作風,簡化業務手續辦理。”

“我們還預計明年可以實現進入澳大利亞市場零關稅,並希望在2018年底前能與歐盟達成零關稅或自由貿易協定。這將有助印尼工業進一步發展,能在與越南、孟加拉等鄰國的競爭中有所優勢。”

印尼目前已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數十個日本品牌在印尼進行生產。

專業生產商組成的“萬島之國”

紡織、服裝與鞋類等專業製造商,分散在印尼版圖內的17000個島嶼上,區域中心以爪哇島——亦是印尼首都、商業與時裝之都雅加達所在島嶼——與蘇門答臘島(Sumatra)蘇拉威西島(Sulawesi)、巴厘島(Bali)為主。

印尼國家出口發展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 of National Export Development)發表報告指出,西爪哇的城市蘇卡布米(Sukabumi),目前是最吸引服裝製造業投資者的目的地;萬隆(Bandung)則被認為是服裝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產值高達全國服裝年產值的40%,甚至高於首都雅加達。

擁有豐富的牛羊、短吻鱷、蛇類等動物資源作為原材料與衍生物供應,印尼的鞋類(包括運動鞋與非運動鞋)產業蓬勃發展。該國貿易部證實,印尼是全球10大鞋業生產國之一。

Nike等全球品牌將印尼作為全球最大製造中樞,這本身被投資者認為是對印尼的巨大肯定,投資信心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印尼本地鞋業與運動用品巨頭Adis Dimension Footwear在該國爪哇坦格朗(Tangerang)擁有一家制鞋工廠,年產量達2000萬雙。2015年,Adis Dimension Footwear宣佈在西爪哇投資6000萬美元建立新鞋廠,年產量為1000萬雙。約半數原材料來自國內——這在成本與運營上都是巨大優勢。

非運動鞋類領域還有實力強大的鞋類製造商Rotelli,該公司不僅對其自有品牌進行零售,還通過其製造分支Karyamitra Budisentosa為Eram、Geox、Dan Marini Marco等公司進行生產。

其它制鞋巨頭包括Global Sports、Panarub Industr、Nikomas Gemilang、Sepatu Mas Idaman、Mangul Jaya、Teguh Murni Perdana和Pelita Tomangmas。西爪哇、東爪哇以及北蘇門答臘都是鞋類製造的中心樞紐。那裡也有專對制鞋產業進行紡織與金屬配件供給的公司,而雅加達、萬隆,日惹(Yogyakarta)、巴厘島則是主要的設計集群地帶。

珠寶尤其是黃金首飾,傳統上是印尼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最大的買家來自瑞士、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成立36年的大型珠寶公司UBS(同時亦是雅加達時裝周贊助商)在東爪哇培訓了數千名珠寶製造工。其黃金部門UBS Gold的創意總監Erwin Suganda表示:“印尼的珠寶設計,就品種與創意而言已經開始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但該國對工業產值如此看重,其聞名於世的手工技藝是否得到同等關注?

“在這裡,大量不同種類流派的工藝與刺繡技術已經在好幾代人之間流傳。這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文化。所以去巴黎的時候,有人說我們的刺繡看起來和Gucci的很像,真的很令我們驚訝。我們希望讓自己的設計看起來很酷,很國際化,但一定會結合我們國家古老的手工製作技巧,這刻在我們品牌的DNA裡,從來不是什麼派生,”去年羊毛標誌亞洲地區大獎(Woolmark Asia Prize)獲得者、印尼設計師Toton Januar表示,“我們國家的手工藝文化引導著我們。”

“我們的手工製造產業的軟實力被低估了。首先,政府開始為蠟染歷史遺產工藝而戰,是在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對此申請專利的時候。”

雅加達時裝周展出品牌Soe Jakarta背後的設計師雙人組Monique Soeriaatmadja對此表示贊同,“人們十分擔心時裝業和手工業二者越來越脫節的情況。然而,我們使用土著工藝品的最大挑戰與更新反覆運算有關:年輕人對坐在織布機旁邊越來越沒有興趣了,紡織專業學校的職業培訓是把他們帶到工廠,而不是織布機旁。”

巴厘島,都會創意群體的據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雅加達時裝周介入就讓雅加達民眾印象深刻了:時裝周組織者與Mandiri Art foundation藝術基金合作創辦了手工藝聯名合作BINA。

由出版帝國Femina Group集團首席執行官Svida Alisjahbana主導的全國設計師展示日益壯大,參與品牌種類多樣,從採用紡織面料、Dan Liris旗下自有品牌Bateeq,到強調“適度時尚”並將中性風格褲裝與緊紮頭巾結合起來的時裝設計師Norma Hauri,還有Gigi Hadid等國際知名人士也曾穿戴的品牌Peggy Hartando。

或許巴厘島正是體系了這個國家悉心製造與無縫合作的光輝典範,從紡織製造、染色、雕塑、雕刻到珠寶首飾製作。比如Threads of Life,就以巴厘島的文化首府烏布(Ubud)為基地,與印尼11個島嶼共約1000名女性直接進行合作,織造最精美的手工紡織品。該宣導公平貿易的企業通過文化與保護,旨在緩解印尼農村地區貧困現狀,結合當地材料與天然染料委託這些民眾織造“傳家寶”面料,達到博物館藏品標準。

John Hardy品牌的珠寶品牌就醬旗艦店設在烏布,並在紐約、香港和休士頓開設商店,正是印尼經典手工製作本土品牌的代表,在國際市場存在不可小覷。該品牌工坊有共計750名印尼匠人,以及雕刻巨型石頭寺廟外壁與木制雕像雕刻大師的後人們。“手工製造的首飾,需要時間,”該品牌傳統、酒店與公共事務總監Polly Purser表示,“這整個過程之中,文化背景影響了設計,你不能將產品與人分開的——這就是我們品牌如此獨特的原因。”

Four of Parts的創始人是出生在美國的設計師Evan Sugerman,在5大洲銷售他設計的中性風格、無季節性珠寶作品,並在巴黎開設一家獨立精品店。他在巴厘島居住已有16年,表示自己將島上的魔法與神秘主義氣質傳導給品牌,賦予其獨特的標誌性風格。“我想,我的品牌已經變成了類似護身符的東西,”Sugerman說,這位設計師曾與Rick Owens多次合作。

Little Joe Woman是最初創辦於紐約、帶有搖滾兼具奢華度假風格的時裝品牌,創始人則是在1980到1990年代的世界名模Gail Elliott,她曾與Cindy Crawford、Helena Christensen共走時裝天橋。Elliott說:“之前我們是在中國生產。但自從3年前搬到了巴厘島,我們就建立了自己的工廠,聘請到不可思議的本地人才。”

生於義大利如今入籍印尼的Susanna Perini,1994年創辦了如今在全球分銷的巴厘島品牌Biasa。“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領悟到這個島嶼帶給我的能量,這裡充滿了深刻的靈性,能夠激發創造力。”Perini亦是早期以巴厘島為家的西方人士。

但在理解該國蓬勃發展、越來越具都市風格的時裝產業上,或許無人能及Femina首席執行官兼雅加達時裝周主席Svida Alisjahbana地位更優。對她來說,印尼的資產與優勢非常明顯——“沒有任何其它的行業,能夠像時尚這樣容納如此之多的多元文化影響。也沒有幾個國家能比印尼更具有多樣性。”

快時尚、副線與運動裝

據瑞典巨頭H&M全球生產負責人Helena Helmersson,該對在印尼進一步擴大生產並在此建立長期存在表示看好:“印尼製造業的優勢,就是時尚、價格與可持續性的完美結合。”

如今,印尼最大的國際買手是快時尚巨頭以及設計師時裝的副線品牌。正是大批量的運動服製造,使得Adidas、Mizune、Asics、New Balance、Nike、Pentland、Puma等主要國際運動服飾品牌能在緊跟全球市場需求的同時,繼續拓展至新的國家市場。

由於在技術、創新、培訓進行大力投資,越來越多人認為印尼與越南或孟加拉作為“裁剪與縫紉”工廠大國不同,而擁有更高定位的採購商機。儘管在成本上競爭力不突出,規模效應還是很明顯的。

印尼擁有全球第四大規模人口,勞動力還可擴大,這比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有優勢。印尼超過3000家服裝製造商主要生產襯衫、棉質T恤、緊身胸衣、內衣、外套、運動衫和長褲。

Daniel Liris的Tjokrosaputro說:“總統維多多(Joko Widodo)領導的政府始終在推動大量基礎設施專案落地,打擊官僚作風,簡化業務手續辦理。”

“我們還預計明年可以實現進入澳大利亞市場零關稅,並希望在2018年底前能與歐盟達成零關稅或自由貿易協定。這將有助印尼工業進一步發展,能在與越南、孟加拉等鄰國的競爭中有所優勢。”

印尼目前已與日本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數十個日本品牌在印尼進行生產。

專業生產商組成的“萬島之國”

紡織、服裝與鞋類等專業製造商,分散在印尼版圖內的17000個島嶼上,區域中心以爪哇島——亦是印尼首都、商業與時裝之都雅加達所在島嶼——與蘇門答臘島(Sumatra)蘇拉威西島(Sulawesi)、巴厘島(Bali)為主。

印尼國家出口發展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 of National Export Development)發表報告指出,西爪哇的城市蘇卡布米(Sukabumi),目前是最吸引服裝製造業投資者的目的地;萬隆(Bandung)則被認為是服裝製造業最發達的地區,產值高達全國服裝年產值的40%,甚至高於首都雅加達。

擁有豐富的牛羊、短吻鱷、蛇類等動物資源作為原材料與衍生物供應,印尼的鞋類(包括運動鞋與非運動鞋)產業蓬勃發展。該國貿易部證實,印尼是全球10大鞋業生產國之一。

Nike等全球品牌將印尼作為全球最大製造中樞,這本身被投資者認為是對印尼的巨大肯定,投資信心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印尼本地鞋業與運動用品巨頭Adis Dimension Footwear在該國爪哇坦格朗(Tangerang)擁有一家制鞋工廠,年產量達2000萬雙。2015年,Adis Dimension Footwear宣佈在西爪哇投資6000萬美元建立新鞋廠,年產量為1000萬雙。約半數原材料來自國內——這在成本與運營上都是巨大優勢。

非運動鞋類領域還有實力強大的鞋類製造商Rotelli,該公司不僅對其自有品牌進行零售,還通過其製造分支Karyamitra Budisentosa為Eram、Geox、Dan Marini Marco等公司進行生產。

其它制鞋巨頭包括Global Sports、Panarub Industr、Nikomas Gemilang、Sepatu Mas Idaman、Mangul Jaya、Teguh Murni Perdana和Pelita Tomangmas。西爪哇、東爪哇以及北蘇門答臘都是鞋類製造的中心樞紐。那裡也有專對制鞋產業進行紡織與金屬配件供給的公司,而雅加達、萬隆,日惹(Yogyakarta)、巴厘島則是主要的設計集群地帶。

珠寶尤其是黃金首飾,傳統上是印尼最大的出口商品之一,最大的買家來自瑞士、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成立36年的大型珠寶公司UBS(同時亦是雅加達時裝周贊助商)在東爪哇培訓了數千名珠寶製造工。其黃金部門UBS Gold的創意總監Erwin Suganda表示:“印尼的珠寶設計,就品種與創意而言已經開始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但該國對工業產值如此看重,其聞名於世的手工技藝是否得到同等關注?

“在這裡,大量不同種類流派的工藝與刺繡技術已經在好幾代人之間流傳。這是伴隨我們成長的文化。所以去巴黎的時候,有人說我們的刺繡看起來和Gucci的很像,真的很令我們驚訝。我們希望讓自己的設計看起來很酷,很國際化,但一定會結合我們國家古老的手工製作技巧,這刻在我們品牌的DNA裡,從來不是什麼派生,”去年羊毛標誌亞洲地區大獎(Woolmark Asia Prize)獲得者、印尼設計師Toton Januar表示,“我們國家的手工藝文化引導著我們。”

“我們的手工製造產業的軟實力被低估了。首先,政府開始為蠟染歷史遺產工藝而戰,是在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對此申請專利的時候。”

雅加達時裝周展出品牌Soe Jakarta背後的設計師雙人組Monique Soeriaatmadja對此表示贊同,“人們十分擔心時裝業和手工業二者越來越脫節的情況。然而,我們使用土著工藝品的最大挑戰與更新反覆運算有關:年輕人對坐在織布機旁邊越來越沒有興趣了,紡織專業學校的職業培訓是把他們帶到工廠,而不是織布機旁。”

巴厘島,都會創意群體的據點

在這樣的背景下,雅加達時裝周介入就讓雅加達民眾印象深刻了:時裝周組織者與Mandiri Art foundation藝術基金合作創辦了手工藝聯名合作BINA。

由出版帝國Femina Group集團首席執行官Svida Alisjahbana主導的全國設計師展示日益壯大,參與品牌種類多樣,從採用紡織面料、Dan Liris旗下自有品牌Bateeq,到強調“適度時尚”並將中性風格褲裝與緊紮頭巾結合起來的時裝設計師Norma Hauri,還有Gigi Hadid等國際知名人士也曾穿戴的品牌Peggy Hartando。

或許巴厘島正是體系了這個國家悉心製造與無縫合作的光輝典範,從紡織製造、染色、雕塑、雕刻到珠寶首飾製作。比如Threads of Life,就以巴厘島的文化首府烏布(Ubud)為基地,與印尼11個島嶼共約1000名女性直接進行合作,織造最精美的手工紡織品。該宣導公平貿易的企業通過文化與保護,旨在緩解印尼農村地區貧困現狀,結合當地材料與天然染料委託這些民眾織造“傳家寶”面料,達到博物館藏品標準。

John Hardy品牌的珠寶品牌就醬旗艦店設在烏布,並在紐約、香港和休士頓開設商店,正是印尼經典手工製作本土品牌的代表,在國際市場存在不可小覷。該品牌工坊有共計750名印尼匠人,以及雕刻巨型石頭寺廟外壁與木制雕像雕刻大師的後人們。“手工製造的首飾,需要時間,”該品牌傳統、酒店與公共事務總監Polly Purser表示,“這整個過程之中,文化背景影響了設計,你不能將產品與人分開的——這就是我們品牌如此獨特的原因。”

Four of Parts的創始人是出生在美國的設計師Evan Sugerman,在5大洲銷售他設計的中性風格、無季節性珠寶作品,並在巴黎開設一家獨立精品店。他在巴厘島居住已有16年,表示自己將島上的魔法與神秘主義氣質傳導給品牌,賦予其獨特的標誌性風格。“我想,我的品牌已經變成了類似護身符的東西,”Sugerman說,這位設計師曾與Rick Owens多次合作。

Little Joe Woman是最初創辦於紐約、帶有搖滾兼具奢華度假風格的時裝品牌,創始人則是在1980到1990年代的世界名模Gail Elliott,她曾與Cindy Crawford、Helena Christensen共走時裝天橋。Elliott說:“之前我們是在中國生產。但自從3年前搬到了巴厘島,我們就建立了自己的工廠,聘請到不可思議的本地人才。”

生於義大利如今入籍印尼的Susanna Perini,1994年創辦了如今在全球分銷的巴厘島品牌Biasa。“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領悟到這個島嶼帶給我的能量,這裡充滿了深刻的靈性,能夠激發創造力。”Perini亦是早期以巴厘島為家的西方人士。

但在理解該國蓬勃發展、越來越具都市風格的時裝產業上,或許無人能及Femina首席執行官兼雅加達時裝周主席Svida Alisjahbana地位更優。對她來說,印尼的資產與優勢非常明顯——“沒有任何其它的行業,能夠像時尚這樣容納如此之多的多元文化影響。也沒有幾個國家能比印尼更具有多樣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