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軍師聯盟:劉備第二為何成了司馬懿的死黨?|文史宴

文/秋色冷並刀

題記裡的話當然是個玩笑。 不過在《軍師聯盟》中曹魏一方的將領, 除了極個別的, 劇組顯然都不太上心, 都是一票大眾臉, 如郭淮、鄧艾、孫禮, 還有被無數觀眾吐槽太過年輕的張郃。

但是孫禮, 我們可能記不住他的臉, 但是卻記住了他的戲, 這傢伙在劇中被刻畫成了一個戲精。 他是司馬懿與曹真之間的傳聲筒, 而且很能對司馬懿心領神會, 專門去坑曹真, 曹真被氣死, 應該算上他的一份功勞。

另外就是他的雙股劍, 在引誘馬岱一戰裡面耍得66666, 這是向劉備致敬嗎?

孫禮也用雙股劍

難道是劉備失散的徒弟

劇中雖然沒有明言, 但是孫禮是司馬懿一黨是很顯然的了。 相對於史實來說, 這是部分正確。 為什麼是部分正確, 因為孫禮最終確實成為了司馬懿一黨, 但卻不是現在。 我們還得從他史實中的履歷說起。

孫禮, 字德達, 涿郡容城人。 沒錯,

在今天, 他是雄安新區的名人了。 他在史實中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曹操平定幽州之後, 也就是西元205年以後。 這一年他被曹操任用為司空軍謀掾, 也就是司空麾下參謀軍事的屬官。 司空自然就是曹操本人。

而在這以前, 讓他成名的是他的一次義舉。 在河北連年的戰亂中, 有一次, 孫禮與他的母親失去了聯繫。 而他的同郡人馬台找到了孫禮的母親, 於是孫禮將自己的家財全部讓給了馬台。 後來馬台因為犯法當斬, 而這時孫禮大概已經在曹操手下做事了, 於是利用職務之便, 讓馬台越了獄。

孫禮做完了這一切, 認為自己也已經犯法, 但是作為臣子, 沒有知法犯法還要逃亡的道理, 於是到刺奸主簿溫恢那裡去自首。 而溫恢的父親恰好是之前的某任涿郡太守,

溫恢小時在涿郡長大, 自然懷著一份鄉土之情。 後來事情的發展符合大家的預期, 溫恢很讚賞孫禮的行為, 將此事報與曹操知道, 於是孫禮和馬台都得以免除死罪。

從這裡可以看出兩點:1, 孫禮很有腦子, 2, 大家以後犯了事自首要找對人, 玩笑啦。

經過了這件事, 孫禮這司空軍某掾是做不下去了, 於是被外放到各地擔任地方官員, 在擔任魯國相期間, 刷了一波自從漢末以來就不曾消停過的泰山、魯山山賊, 並將其平定, 初步驗證了其軍事能力。 然後官升一級, 歷任了好幾個大郡的太守。 等到再次出現在軍旅中, 已經是在228年的石亭之戰了。

大約是魏國為發起石亭之戰, 大規模徵兵, 琅琊郡也在徵兵範圍內,

所以此時作為琅琊太守的孫禮也隨軍出征。 孫禮勸諫曹休不可過於深入, 曹休不聽, 其結果大家在《軍師聯盟》中也看到了, 這裡不再贅述。

《軍師聯盟》劇中

孫禮進言, 惹怒曹真

這之後, 孫禮再做了一段時間的陽平太守, 然後就進入了尚書,

回到了朝中任職。 這下才給我們留下了打虎英雄的故事。

曹操以武立國, 因此對打獵情有獨鍾, 他給我們留下了許田圍獵等故事。 曹丕對此道也是樂之不疲, 甚至連立曹睿為太子的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曹睿在打獵中的仁慈表現。

曹睿不讓乃父, 也是一個瘋狂的獵人。 孫禮做了尚書後, 有一次跟隨曹睿圍獵, 一隻老虎不知道是不是嗅著了曹睿的小鮮肉氣味, 奔著曹睿的乘輿就要來一個親密接觸。 孫禮一看, 心想一隻畜生居然敢爭寵, 於是扔了馬鞭, 溜下馬來, 提起劍就要與老虎大幹一場。

曹睿一看, 心想, 這男人真雄偉, 真勇敢, 可不能就這麼死了, 於是下詔讓他上馬。 至於那只老虎, 書中沒有交代, 大約是被魏國的千萬熊虎之士射死了罷。

可惜曹睿天不假年,沒多久就要升遐了。曹睿臨終之前的佈置是立曹真之子,宗室曹爽為大將軍,與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睿對曹爽也算是操碎了心,生怕他能力不足,羽翼不豐,於是將孫禮也召喚到禦床前,任命他為大將軍長史,散騎常侍,實際上是給曹爽在軍中找了個靠山。

大將軍長史是曹爽的屬官,散騎常侍是皇帝的侍從官,有與侍中一起決斷朝政的權力,可以說分量是相當重了。然而由於孫禮性子直,不肯為人下,像曹爽這種人估計打心眼裡就瞧不起。曹爽本來就不爽,對孫禮更是不爽,於是將他外放為揚州刺史,讓他到抵抗東吳的前線去自生自滅。說自生自滅是輕了,估計根本就是想讓他去送死。

不料孫禮真的很有兩把刷子,在以後的芍陂之戰就體現了出來。芍陂是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春秋時的楚國名相孫叔敖興建,從那以後,芍陂附近就是著名的產糧區,曹魏時期,魏國在這裡興辦軍屯,為淮南的眾多將士提供軍糧。因此吳國對這一地區很是眼饞。

241年,吳國派大將軍全琮率領數萬人馬進犯芍陂,魏國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軍事王淩率大郡在芍陂與全琮大戰,孫禮從王淩出征,從孫禮本傳來看,大約是孫禮先到了芍陂,但由於其時揚州的軍隊正在“休使”(具體做什麼不明,總之是不在軍營之中),所以孫禮能調度的兵員極少,但是孫禮奮不顧身,親自帶兵衝鋒陷陣,所以打退了全琮的這次進攻。

然後由於《三國志》的立場,在孫禮本傳中,這次戰爭中不見總指揮官王淩的身影,事後孫禮得到的賞賜也僅僅是絹數百匹,遠不及王淩的賞賜,這裡固然有王淩日後被司馬懿殺害,晉代史臣淡化其存在的原因,但是孫禮在此戰中究竟有多大功勞仍然難說,但立了功是沒問題的。

另一個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孫禮在擔任揚州刺史期間就逐漸倒向了司馬懿。因為在後來的冀州平原、清河兩郡爭地一案中,司馬懿任用他去裁決這一糾紛,以收冀州士民之心,對他表示了極大的信任。而正因為這一件案子,又將孫禮徹底推向了司馬懿。

曹爽不能說沒有水準

但公子哥氣太重

這件案子細節比較複雜,不太容易說清,這裡說說它的大略:

清河郡認為平原高唐縣與清河郡相交的一塊土地屬於清河,而平原郡則堅決否定。爭論了七八年,也沒有結果。孫禮認為,不必多爭,只要拿曹睿封為平原侯時的平原地圖考校,就會有結果。

孫禮經過實地考察,再與地圖一比較,認為這塊地應該屬於平原郡。但是大約清河郡守是曹爽一党,曹爽堅持認為這塊地應該屬於清河。孫禮於是再次上書,在列舉事實證明自己的決斷的同時還說道,自己能力不足,性格軟弱,不能擔當這次定界的重任。書奏呈上去以後,孫禮就脫了官服,帶上頭巾,而且準備好了車,以等待朝廷貶職外放的命令。

曹爽見到奏章,又聽到孫禮的所作所為,自然大怒,於是彈劾孫禮心懷怨望,判了他五年罪,在家閒居。後來雖然又做了城門校尉,地位不算太低,但已經被趕出了權力中樞。

然後證明孫禮是司馬懿一黨的明證來了。曹魏後期,匈奴逐漸強盛,鮮卑也多次進犯邊境。朝廷因為孫禮能打,於是任命他為並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算是將並州一州的政務軍務都交給了他。

於是孫禮去拜會司馬懿,準備向司馬懿辭別,擺出一副傲嬌模樣卻不說話。

司馬懿問道:“你得到了並州,還不滿意嗎?是還在為冀州兩郡分界的事不爽嗎?現在你要遠別了,難道不該嗨一下然後樂顛顛去上任嗎?“

然後孫禮說:”明公你說話為何如此荒謬無大體呢?我雖然不才,難道會計較的大小和不愉快的往事嗎?我本來希望明公像伊尹、呂尚一樣,匡助輔佐魏國,上以報明皇帝的託付,下以建萬世的勳業。現在天下洶洶,社稷恐怕有危亡之虞,這才是我不高興的原因啊。“於是涕泗橫流,極為悲傷。

司馬懿只好說:”別說了,別說了,努力忍受這不堪忍受之事吧。“沒多久,司馬懿就”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了,一發飆做掉了曹爽。

以上孫禮發言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主要是我覺得他不會這麼大義凜然。至於對曹爽的不滿和對司馬懿的期許那倒是真的。而司馬懿的回答卻是妙不可言,而且非常真實。一笑。

曹爽死後沒多久,孫禮就做了司隸校尉,這是號稱三獨坐的顯官、大官,位高權重,足見司馬氏對他的信任。之後遷司空,封侯,結束了他的一生。

《軍師聯盟》劇中

郭淮調侃孫禮党附司馬懿

所以《三國演義》及《軍師聯盟》中,孫禮作為司馬懿的副將,長期活躍在對蜀作戰的前線,完全是無有歷史依據的再創作了。至於原因,大概是作者覺得此時魏國的名將殂謝,打起來不夠熱鬧好看,諸葛亮的對手也不夠強,顯不出諸葛亮的能力,所以要加重魏將的數量,孫禮也就如從來未在對蜀前線活動的張虎、樂綝等人一起成為犧牲品了。

歡迎關注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可惜曹睿天不假年,沒多久就要升遐了。曹睿臨終之前的佈置是立曹真之子,宗室曹爽為大將軍,與司馬懿共同輔政。曹睿對曹爽也算是操碎了心,生怕他能力不足,羽翼不豐,於是將孫禮也召喚到禦床前,任命他為大將軍長史,散騎常侍,實際上是給曹爽在軍中找了個靠山。

大將軍長史是曹爽的屬官,散騎常侍是皇帝的侍從官,有與侍中一起決斷朝政的權力,可以說分量是相當重了。然而由於孫禮性子直,不肯為人下,像曹爽這種人估計打心眼裡就瞧不起。曹爽本來就不爽,對孫禮更是不爽,於是將他外放為揚州刺史,讓他到抵抗東吳的前線去自生自滅。說自生自滅是輕了,估計根本就是想讓他去送死。

不料孫禮真的很有兩把刷子,在以後的芍陂之戰就體現了出來。芍陂是著名的水利工程,由春秋時的楚國名相孫叔敖興建,從那以後,芍陂附近就是著名的產糧區,曹魏時期,魏國在這裡興辦軍屯,為淮南的眾多將士提供軍糧。因此吳國對這一地區很是眼饞。

241年,吳國派大將軍全琮率領數萬人馬進犯芍陂,魏國征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軍事王淩率大郡在芍陂與全琮大戰,孫禮從王淩出征,從孫禮本傳來看,大約是孫禮先到了芍陂,但由於其時揚州的軍隊正在“休使”(具體做什麼不明,總之是不在軍營之中),所以孫禮能調度的兵員極少,但是孫禮奮不顧身,親自帶兵衝鋒陷陣,所以打退了全琮的這次進攻。

然後由於《三國志》的立場,在孫禮本傳中,這次戰爭中不見總指揮官王淩的身影,事後孫禮得到的賞賜也僅僅是絹數百匹,遠不及王淩的賞賜,這裡固然有王淩日後被司馬懿殺害,晉代史臣淡化其存在的原因,但是孫禮在此戰中究竟有多大功勞仍然難說,但立了功是沒問題的。

另一個可以基本確定的是,孫禮在擔任揚州刺史期間就逐漸倒向了司馬懿。因為在後來的冀州平原、清河兩郡爭地一案中,司馬懿任用他去裁決這一糾紛,以收冀州士民之心,對他表示了極大的信任。而正因為這一件案子,又將孫禮徹底推向了司馬懿。

曹爽不能說沒有水準

但公子哥氣太重

這件案子細節比較複雜,不太容易說清,這裡說說它的大略:

清河郡認為平原高唐縣與清河郡相交的一塊土地屬於清河,而平原郡則堅決否定。爭論了七八年,也沒有結果。孫禮認為,不必多爭,只要拿曹睿封為平原侯時的平原地圖考校,就會有結果。

孫禮經過實地考察,再與地圖一比較,認為這塊地應該屬於平原郡。但是大約清河郡守是曹爽一党,曹爽堅持認為這塊地應該屬於清河。孫禮於是再次上書,在列舉事實證明自己的決斷的同時還說道,自己能力不足,性格軟弱,不能擔當這次定界的重任。書奏呈上去以後,孫禮就脫了官服,帶上頭巾,而且準備好了車,以等待朝廷貶職外放的命令。

曹爽見到奏章,又聽到孫禮的所作所為,自然大怒,於是彈劾孫禮心懷怨望,判了他五年罪,在家閒居。後來雖然又做了城門校尉,地位不算太低,但已經被趕出了權力中樞。

然後證明孫禮是司馬懿一黨的明證來了。曹魏後期,匈奴逐漸強盛,鮮卑也多次進犯邊境。朝廷因為孫禮能打,於是任命他為並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算是將並州一州的政務軍務都交給了他。

於是孫禮去拜會司馬懿,準備向司馬懿辭別,擺出一副傲嬌模樣卻不說話。

司馬懿問道:“你得到了並州,還不滿意嗎?是還在為冀州兩郡分界的事不爽嗎?現在你要遠別了,難道不該嗨一下然後樂顛顛去上任嗎?“

然後孫禮說:”明公你說話為何如此荒謬無大體呢?我雖然不才,難道會計較的大小和不愉快的往事嗎?我本來希望明公像伊尹、呂尚一樣,匡助輔佐魏國,上以報明皇帝的託付,下以建萬世的勳業。現在天下洶洶,社稷恐怕有危亡之虞,這才是我不高興的原因啊。“於是涕泗橫流,極為悲傷。

司馬懿只好說:”別說了,別說了,努力忍受這不堪忍受之事吧。“沒多久,司馬懿就”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了,一發飆做掉了曹爽。

以上孫禮發言的真實性很值得懷疑,主要是我覺得他不會這麼大義凜然。至於對曹爽的不滿和對司馬懿的期許那倒是真的。而司馬懿的回答卻是妙不可言,而且非常真實。一笑。

曹爽死後沒多久,孫禮就做了司隸校尉,這是號稱三獨坐的顯官、大官,位高權重,足見司馬氏對他的信任。之後遷司空,封侯,結束了他的一生。

《軍師聯盟》劇中

郭淮調侃孫禮党附司馬懿

所以《三國演義》及《軍師聯盟》中,孫禮作為司馬懿的副將,長期活躍在對蜀作戰的前線,完全是無有歷史依據的再創作了。至於原因,大概是作者覺得此時魏國的名將殂謝,打起來不夠熱鬧好看,諸葛亮的對手也不夠強,顯不出諸葛亮的能力,所以要加重魏將的數量,孫禮也就如從來未在對蜀前線活動的張虎、樂綝等人一起成為犧牲品了。

歡迎關注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