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袁世凱為照顧家鄉,在貧困縣畫了條線,現在這裡成了國家中心城市

中國古代幾千年文明, 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最為核心的信念, 就是對祖先的尊敬。 尊敬祖先, 才注重傳承, 注重祖先, 才有很重的鄉土情結。 因此,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 一般做了大官的人, 都想著衣錦還鄉, 都想著為家鄉多做貢獻。 所以, 古代皇帝的家鄉一般都是重點建設對象, 而對於袁世凱來說, 也是如此。

袁世凱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項城縣, 因此, 袁世凱也叫作袁項城。 對於自己的家鄉, 袁世凱也是尤其的熱愛, 因為保護自己的家鄉, 袁世凱在一個貧困縣畫了條線, 圈了個點。 不想現在這個貧困縣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人口接近1000萬。 這個還要追溯到甲午戰爭後, 當時被打殘的清政府, 意識到了向西方學習的重要性, 因此, 加緊興辦實業, 改善交通。

當時為了讓南方更好的和北方聯繫, 加強朝廷對南方的控制, 為此, 朝廷在北京和武漢之間修建一條鐵路, 被稱為京漢鐵路。 從北京走直隸, 再到河南, 這條鐵路修通後無疑將是南北的大動脈, 對經濟必然是大帶動。

但是, 當時身為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可不這麼認為, 當這條鐵路修到河南的時候, 也是義和團運動最為猖獗的時代, 而且當時義和團沿著鐵路線, 打擊洋人焚毀教堂, 搞得地方不安。 而本來京漢鐵路, 要走開封, 走周口, 但是身為直隸總督的袁世凱認為走周口以後會波及自己的家鄉周口, 因此為了保護家鄉不受侵害。 袁世凱愣是將鐵路線改了, 不走開封, 周口。

卻在一個叫做鄭縣的小縣城畫了條線, 圈了個圈。 當時這個鄭縣那是貧困縣, 人口只有2萬多, 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 而袁世凱正是看中這點, 反正不是自己的家鄉, 於是這京漢鐵路, 在河南的路線就改了, 走鄭縣。 所以, 袁世凱還自鳴得意, 給家鄉辦了件大事,

保護了家鄉啊。

但是, 現在家鄉人卻要唾駡袁世凱了, 因為這條鐵路修通後, 鄭縣從一個2萬人的貧困縣, 成了現在人口1000萬的鄭州市。 不僅搶了河南的省會地位, 而且還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而反觀袁世凱的家鄉, 周口還是一個8線小城市, 能不罵袁世凱麼!如果當初袁世凱不改路線, 那麼現在的周口估計是河南最發達的城市,但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

那麼現在的周口估計是河南最發達的城市,但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