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作霖砍了400同盟會員腦袋,又找日本人表忠心,他想幹什麼?

張作霖

1911年, 是辛亥年, 這一年華夏每一個人都是天翻地覆的一年。

對於普通人來說, 幾千年以來的皇帝終於沒有了, 共和了。

對於同盟會員來說,

清朝終於被推翻了, 共和了。

而對於張作霖來說, 1911年是他從一個普通的中級軍官向大軍閥轉變的關鍵一年。

但是張作霖的轉折卻是以反辛亥革命開始的。

1911年的冬天, 大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 然而妄圖延續大清統治夢的滿族權貴們卻誓不甘休, 他們聯合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醞釀在奉天另立小朝廷。

這使得東三省保守勢力很快走強, 甚至在奉天省諮議局裡的立憲派中, 都出現了共和和保守兩種力量。

奉天省諮議局中傾向于共和的立憲派人與藍天蔚同盟會進行聯合, 但作為諮議局副議長的袁金鎧, 卻暗中與趙爾巽聯合。

袁金鎧的首鼠兩端, 既為自己撐起了政治的保護傘, 也迷惑了同盟會, 當他把同盟會和平奪取政權的計畫,

告訴趙爾巽後, 企圖逃跑的趙爾巽感覺形勢尚可挽救。

於是他選擇了留下, 趙爾巽決定啟用一個人來應對危局, 這個人就是日後成為奉系軍閥首領的張作霖。

1911年時, 三十六歲的張作霖, 已經成為駐守洮南的前路巡防營營長, 手下人馬近五千人, 其影響力已經波及奉天。

正因為如此, 為了扭轉奉天城內的不利形勢, 總督趙爾巽決定啟用張作霖, 試圖以張作霖來對抗藍天蔚。

辛亥前的張作霖已經駐守偏隅之地, 洮南長達四個年頭。

雖然政績顯赫, 卻苦於沒有升遷的機會。

他一直也在等待著能夠進入到奉天, 這個東三省政治中心的機會。

這個機會終於被張作霖等到了。

在東北諮議局大會上, 張作霖帶著軍隊包圍了會場, 張作霖更是直接把手槍拍在了臺上, 對主張共和的同盟會會員叫嚷著“我這槍, 就是叫我保大帥(趙爾巽)的嘛, 你誰對大帥不滿, 我的槍不認朋友。 ”c

隨後趙爾巽和張作霖又用計逼走了當時關外同盟會領袖藍天蔚, 這一下再也沒有人阻止張作霖對關外反清勢力的清洗了。

1912年1月23號晚上, 張作霖指使兩名殺手把張榕暗殺了, 而就在這一天晚上, 其他兩位同盟會員也慘遭殺害。

此後, 張作霖對奉天城進行了全城大搜捕, 凡遇到形跡可疑或者剪去髮辮的人, 即被砍頭或關進監牢。

僅僅幾天就殺了近四百人, 奉天城一片嗚咽, 人人噤若寒蟬, 沒有人敢贊成獨立, 無人敢再言共和。

東北的共和派在守舊派的殘酷鎮壓之下, 最後連形式上的獨立也沒有爭取到。

張作霖所做不僅如此, 與此同時他還專門向當時日本駐奉天領事表忠心。

1912年1月, 張作霖拜訪日本駐奉天總領事落合謙太郎時, 表達了自己反對革命的立場, “本人認為與其將東三省委於南方人之手, 勿甯讓予外人更為了當。 當此時刻, 日本國如對本人有何指令, 本人自必奮力效命”。

2月, 張作霖再次向落合表示, “吾人現已失去應為之效忠之皇帝, 則依附同種之日本, 乃屬理當然。 ”

他這麼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日本支持他稱霸關外, 當然, 日本對張作霖表態十分滿意, 在張作霖統一關外的過程中,日本全程站在張作霖這一邊。

在張作霖統一關外的過程中,日本全程站在張作霖這一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