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聚焦丨依法治國按下“快進鍵”!一起感受三位元檢察系統黨代表的2017法治記憶

2017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 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繪就了新藍圖, 也為我們党治國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

檢委會專職委員、未檢部主任彭燕

“兩個未成年人因盜竊摩托車被附條件不起訴, 我們按規定在考察期內, 帶領他們參加修理共用單車的公益活動, 聽檢察官講述人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義。 ”涉罪少年認錯的表情, 普通少年的學法熱情, 撒播法治種子的生動場面, 成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未檢部主任彭燕2017年最亮的法治記憶。

黨的十九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檢察院

檢委會專職委員、業務監督部部長潘志榮

“有一次, 我到牧區走訪, 一位蒙古族牧民主動找我諮詢如何通過法律維權, 我們用蒙語聊了許久。 牧區最多的糾紛就是草場糾紛, 牧民以前有矛盾有案件就先找政府, 但現在變成找派駐檢察室、找司法所、找法院。 這就是依法治國實實在在的成果!”偏遠牧區吹起法治新風, 這讓黨的十九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達茂旗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業務監督部部長潘志榮倍感欣慰。

黨的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

檢察員、命名檢察官施淨嵐

“上海市檢察院為了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 創新設立新型辦案組織——以檢察官名字命名的檢察官辦公室。 我通過遴選調入浦東新區檢察院, 成立了施淨嵐檢察官辦公室。

”2017年3月28日, “命名檢察官辦公室”揭牌那一刻, 是黨的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檢察員、命名檢察官施淨嵐一年中最難忘的瞬間。

党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 彭燕、潘志榮、施淨嵐馬不停蹄投入工作, 深入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 在他們眼裡, 十九大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藍圖, 正化為身邊可感可知的生動實踐。 2017年, 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

依法治國有多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曾用“沒有全面依法治國, 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來闡述。 十九大報告中, 數十次出現“法治”和“依法治國”, 又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個基本方略。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說, 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報告始終把法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 彰顯了我們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 ”彭燕對報告原文信手拈來。 在她看來, 依法治國被定義到一個空前的新高度, 體現了我們黨關於法治的理論和思想趨向完善和成熟, 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更加豐富。

每個民族和國家的法治道路, 都有自身的鮮明烙印。 “聆聽報告的每分每秒, 我都強烈感受到, 路有千萬條, 最美中國路。 ”施淨嵐說, 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只有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前進, 才能讓我們的行動更加堅定、更加有力。

三位黨代表都表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就要把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

人民需要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於十九大報告這一重要政治判斷,三位黨代表一致認為,人民群眾期待的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在基層宣講時,大家很關注空氣、教育、養老、住房等民生問題,而這些都需要以法治手段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彭燕認為,“法治保障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檢察工作法治化水準和司法公信力,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辦理和一個個具體的司法行為,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施淨嵐說。

法者,治之端也。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完善的法律空有條文還不夠,只有厲行法治、深入實踐,才能讓法治不斷煥發蓬勃生機。三位黨代表對報告中關於“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新表達印象很深,非常關注報告首次提出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這意味著,我們黨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按下了‘快進鍵’。”潘志榮認為,領導小組的成立帶來的成效將是不可估量的,是關係党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能夠更好地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彭燕對領導小組的成立也充滿信心:“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自2013年12月30日成立以來,推動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深刻改變了我們的國家和生活。相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能夠複製這一成功。”

施淨嵐注意到,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仍然繁重”。她認為,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域的領導作用,協調各部門以及規範間的複雜關係。成立領導小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依賴。

“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用這12個字,概括了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黨代表們看來,法貴必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離不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過去的2017年,民主法治建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科學立法,更加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意願,回應時代命題,引領國家發展。民法總則高票通過,為民法典編纂翻開關鍵的“第一頁”,國歌法出臺,測繪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小企業促進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修改……“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施淨嵐說,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才能以良法推動善治。

——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法治政府建設步伐加快。《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不斷落到實處,以“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為目標的政府法治建設蹄疾步穩。

——司法體制改革攻堅之年亮點紛呈,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案件異地審查規定》相繼出臺,為冤錯案件的防止和糾正提供了制度保障,丁國勤故意殺人案等重大冤錯案件的糾正彰顯司法公正的力量;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堅定起步,員額制改革成司改生動注腳;互聯網法院成立,司法緊跟時代步伐;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啟動……“司法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給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司法獲得感。”彭燕表示。

——全民普法猶如春雨潤心,全民守法漸入佳境,法治信仰逐漸植根人民心中。《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一印發,最高檢及時發佈《關於實行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的規定》,普法的“中國策略”全面鋪開。走遍全旗77個嘎查和行政村、撰寫了10萬字“民情日記”的潘志榮說,他的經驗是,以案釋法,“土話”加蒙語,讓老百姓聽得有滋有味。

2017年,無論是黨代表切身的法治記憶,還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全面依法治國宏大藍圖,都傳遞著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迎來了新征程。“我們應努力在人民群眾心裡種下法治的種子,最終用法治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護航。”三位黨代表一致表示,必須堅定不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深深紮根中國大地。

三位黨代表都表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就要把堅持党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

人民需要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於十九大報告這一重要政治判斷,三位黨代表一致認為,人民群眾期待的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在基層宣講時,大家很關注空氣、教育、養老、住房等民生問題,而這些都需要以法治手段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彭燕認為,“法治保障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很重要的部分。”“我們必須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檢察工作法治化水準和司法公信力,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件的辦理和一個個具體的司法行為,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施淨嵐說。

法者,治之端也。認識到法治的重要性還遠遠不夠,完善的法律空有條文還不夠,只有厲行法治、深入實踐,才能讓法治不斷煥發蓬勃生機。三位黨代表對報告中關於“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新表達印象很深,非常關注報告首次提出的“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這意味著,我們黨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按下了‘快進鍵’。”潘志榮認為,領導小組的成立帶來的成效將是不可估量的,是關係党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能夠更好地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統一領導。

彭燕對領導小組的成立也充滿信心:“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自2013年12月30日成立以來,推動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深刻改變了我們的國家和生活。相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的成立,能夠複製這一成功。”

施淨嵐注意到,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仍然繁重”。她認為,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域的領導作用,協調各部門以及規範間的複雜關係。成立領導小組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依賴。

“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用這12個字,概括了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黨代表們看來,法貴必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離不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過去的2017年,民主法治建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科學立法,更加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意願,回應時代命題,引領國家發展。民法總則高票通過,為民法典編纂翻開關鍵的“第一頁”,國歌法出臺,測繪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小企業促進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修改……“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施淨嵐說,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才能以良法推動善治。

——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法治政府建設步伐加快。《重大行政決策程式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發佈,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不斷落到實處,以“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為目標的政府法治建設蹄疾步穩。

——司法體制改革攻堅之年亮點紛呈,司法品質效率和公信力持續提升。《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案件異地審查規定》相繼出臺,為冤錯案件的防止和糾正提供了制度保障,丁國勤故意殺人案等重大冤錯案件的糾正彰顯司法公正的力量;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堅定起步,員額制改革成司改生動注腳;互聯網法院成立,司法緊跟時代步伐;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啟動……“司法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給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司法獲得感。”彭燕表示。

——全民普法猶如春雨潤心,全民守法漸入佳境,法治信仰逐漸植根人民心中。《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一印發,最高檢及時發佈《關於實行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的規定》,普法的“中國策略”全面鋪開。走遍全旗77個嘎查和行政村、撰寫了10萬字“民情日記”的潘志榮說,他的經驗是,以案釋法,“土話”加蒙語,讓老百姓聽得有滋有味。

2017年,無論是黨代表切身的法治記憶,還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全面依法治國宏大藍圖,都傳遞著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迎來了新征程。“我們應努力在人民群眾心裡種下法治的種子,最終用法治為人民的美好生活護航。”三位黨代表一致表示,必須堅定不移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深深紮根中國大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