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周那些事兒”之戰國的到來——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在中國歷史上幹的最大一件事情就是:正式冊封晉國三卿:趙籍、魏斯、韓虔為諸侯, 趙、魏、韓三國正式成立。 這一事件表面上看是一個既成的事實, 但是當它從周天子的詔命中正式被得到承認, 卻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三家分晉

在此之前, 君是君、臣是臣, 它們永遠不可能越界。 就算君再弱, 臣再強, 也不可逾越君臣關係。 貴族, 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 就註定了他們的階層, 貴族文化, 成為大家共同遵守的主流文化。 這也是為什麼周天子明明已經危如累卵了, 卻還被天下奉為共主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厲王被國人推翻後, 竟長達十多年時間沒人敢在他死之前另立天子)。

而周威烈王, 就是打破這種格局的人, 他親自承認了臣子可以逾越君臣的界限, 而成為君。 從而也變相的承認了諸侯可以推翻自己, 而成為天子。 這是一起社會體制發生里程碑式轉變的事件,

從那以後, 君不君、臣不臣, 上層階級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角逐, 12年後的“田氏代齊”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周威烈王

周威烈王名叫姬午, 周考王之子, 東周第20位天子。 他在位期間, 晉國三卿趙籍、魏斯、韓虔格局成立, 並且他們達成了和解,

確立了各自的發展方針。

趙國向北, 主攻中山國和戎狄;韓國向南, 主攻鄭國;魏國相西, 主攻秦國。 三者相較, 韓國的南面還有楚國, 只有挨打的份兒;魏國的西面是秦國, 且有黃河和函谷關天險, 要想發展也很困難;而最為有利的應該是趙國, 趙國的北面是相對較為寬廣的戎狄之地, 雖然戎狄強悍, 但相對落後, 且無天險, 是相對最理想的發展之地。

後來的事實也是向著這個方向發展的, 只是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魏國在魏文侯魏斯的帶領下, 啟用李悝變法、翟璜為相, 樂羊、吳起等為將, 特別是吳起, 訓練了一支橫掃戰國的部隊——魏武卒, 一度將秦國趕回關中, 佔據河西之地, 魏國居然一時成為戰國的第一強國。 但這只是曇花一現,

尷尬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魏國身邊別有用心的人會隨時給它捅上一刀, 魏國就是在這種暗箭傷人中倒下的, 圍魏救趙、圍魏救韓成為致命的兩刀。

魏文侯

而韓國的最大成就就是滅了鄭國, 趙國直到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才真正強大。


周威烈王什麼都沒幹, 就是幹了冊封這件大事兒。 如果你不明白周威烈王為什麼會毫無理由的冊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 那麼你看看地圖後就會明白了, 周天子完全處於韓國的包圍之中。 如圖:

韓趙魏區域圖

周威烈王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這次特殊使命之後不久就死了。 其子姬驕即位,是為周安王。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其子姬驕即位,是為周安王。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專注于從不同角度看歷史,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