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部協和史,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

人們常說, 「一部協和史, 就是半部中國醫學史」, 如果說近代中國醫學史上, 有什麼人物對其影響巨大時, 那一定離不開洛克菲勒家族。 據英國路透社3月20日報導, 美國億萬富豪大衛.洛克菲勒在睡夢中安然辭世, 享年101歲。

1914年, 專注慈善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剛成立不久, 便派出了中國考察團, 對社會狀況、教育、衛生、醫學校、醫院進行了細緻的考察。

考察團成員都是美國頂尖的醫學教育專家, 包括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院長韋爾奇先生、洛氏醫學研究所所長阿·富列斯內等。

小洛克菲勒(前排黑西裝者)與籌建協和醫學院的同事們

三次考察的結果讓洛克菲勒基金會下定決心, 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創辦一所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的高標準醫學院——這就是後來的協和醫學院。

1917年9月24日舉行的協和醫學院奠基儀式

1921年9月16日, 醫院舉辦了隆重的開幕典禮, 當時的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要員都前來致辭慶賀。

1921年在協和西門拍攝的開院大合影

慶典期間的學術活動持續一周, 參加學術活動的醫學家達280多名,

邀請的都是歐美的著名學者。 約翰·洛克菲勒的兒子小洛克菲勒也從美國乘坐輪船, 歷經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 趕到中國出席開學典禮。

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與小洛克菲勒交談

洛克菲勒二世代表洛氏基金會致詞, 宣讀了父親的賀電,

並表述了他希望有朝一日將這所學校交給中國人接管的願望。

當年的10月26日, 洛克菲勒醫學會的公報上出現了這樣一段文字:

“北京的初秋很美, 胡同不同於平日裡那般塵土飛揚, 大街小巷裡營業的店鋪顯得像畫一樣, 連游走小販和乞丐的吆喝聽起來都很悅耳, 婚禮葬禮的佇列都展示出了最宏大的設計。 透過明淨的空氣, 青黛色的西山屹立於遠處;近處的景山上綴著精美的寶塔。 還有宏偉的皇城牆門, 金色屋頂的紫禁城。 綠色琉璃屋頂的豫王府, 相比之下毫不遜色, 這就是新建的醫學院和醫院。 ”

“這些由卓越的訪問者組成的學術陣容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來自東方和西方的科學家, 穿著西方學術服飾, 一起緩緩走過高高的綠瓦屋頂下,穿過現代的實驗室和古老的運水車,走過成排的西醫醫學學生、成群遊蕩的苦力和隨處可見的乞丐。街頭充斥著手藝人的吆喝,和著新管風琴吹出的進行曲,隊伍緩緩步入這座美輪美奐的具有中式風格的現代禮堂。”

老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

小洛克菲勒在協和

1921年,協和建築群落成時共14座樓,雕樑畫棟、氣度非凡。各種室內配件多從美國運來,整體建築品質達當時世界最高級別。原經費預算為100~150萬美元,實際耗資則達750萬美元。

協和建有獨立的動力設備和機械設備,包括發電廠、高壓鍋爐房、制冰廠、笑氣廠、煤氣廠、汽車房、洗衣房、縫紉室、印字室、電話房、機修廠、電工廠和製圖室。

查理斯.柯立芝,協和醫學院建築總設計師

曾設計過哈佛醫學和洛克菲勒大學

美國時代週刊記載:“從1913年5月開始的十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將近8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禮物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截止到那時,用於協和的共計1000萬美元,比用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700萬美元還多。據1956年統計,最終,基金會為打造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協和醫院的總計投入超過了4800萬美元。”

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

協和老樓

協和老樓自那以後,協和醫院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也參與並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協和對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建樹和醫學精英的培養。

協和三寶之一的圖書館

此後,協和醫院培養出張孝騫、林巧稚、曾憲九、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醫學大家,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體系。這些中國現代醫學精英日後在全國各地創辦了大批醫院,為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協和的畢業生們

至今,洛克菲勒基金會與北京協和醫院仍然保持著密切合作與交流。2011年10月29日,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David Rockefeller(已故David Rockefeller之子)攜夫人及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北京辦公室負責人等來北京協和醫院參觀訪問。David Rockefeller表示,希望協和與洛氏基金會繼續在科研、醫療服務、人員交流等多個領域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

David Rockefeller與夫人參觀北京協和醫院院史館

2016年9月10日,CMB北京代表處北京協和醫院新址落成並投入使用。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由洛克菲勒基金會下設的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出資建立。新址落成標誌著協和與CMB百年友誼與合作的延續。

CMB北京代表處北京協和醫院新址啟用儀式

洛克菲勒家族20世紀初在遙遠的東方播下一顆西方醫學的種子,綿延百年,惠及百姓。感謝洛克菲勒家族對中國醫學的貢獻!協和與CMB將緊密攜手,共襄合作盛舉,再創百年新輝煌。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一起緩緩走過高高的綠瓦屋頂下,穿過現代的實驗室和古老的運水車,走過成排的西醫醫學學生、成群遊蕩的苦力和隨處可見的乞丐。街頭充斥著手藝人的吆喝,和著新管風琴吹出的進行曲,隊伍緩緩步入這座美輪美奐的具有中式風格的現代禮堂。”

老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

小洛克菲勒在協和

1921年,協和建築群落成時共14座樓,雕樑畫棟、氣度非凡。各種室內配件多從美國運來,整體建築品質達當時世界最高級別。原經費預算為100~150萬美元,實際耗資則達750萬美元。

協和建有獨立的動力設備和機械設備,包括發電廠、高壓鍋爐房、制冰廠、笑氣廠、煤氣廠、汽車房、洗衣房、縫紉室、印字室、電話房、機修廠、電工廠和製圖室。

查理斯.柯立芝,協和醫學院建築總設計師

曾設計過哈佛醫學和洛克菲勒大學

美國時代週刊記載:“從1913年5月開始的十年內,洛克菲勒基金會花費了將近8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筆禮物是給了北京協和醫學院。截止到那時,用於協和的共計1000萬美元,比用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700萬美元還多。據1956年統計,最終,基金會為打造北京協和醫學院及協和醫院的總計投入超過了4800萬美元。”

這也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海外單項撥款數目最大、時間延續最長的慈善援助項目。

協和老樓

協和老樓自那以後,協和醫院見證了中國現代醫學的進步,也參與並見證了中國現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協和對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建樹和醫學精英的培養。

協和三寶之一的圖書館

此後,協和醫院培養出張孝騫、林巧稚、曾憲九、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醫學大家,在中國建立起了培養現代醫學人才的體系。這些中國現代醫學精英日後在全國各地創辦了大批醫院,為中國現代醫學發展打下了基礎。

協和的畢業生們

至今,洛克菲勒基金會與北京協和醫院仍然保持著密切合作與交流。2011年10月29日,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David Rockefeller(已故David Rockefeller之子)攜夫人及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北京辦公室負責人等來北京協和醫院參觀訪問。David Rockefeller表示,希望協和與洛氏基金會繼續在科研、醫療服務、人員交流等多個領域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

David Rockefeller與夫人參觀北京協和醫院院史館

2016年9月10日,CMB北京代表處北京協和醫院新址落成並投入使用。1921年,北京協和醫院由洛克菲勒基金會下設的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出資建立。新址落成標誌著協和與CMB百年友誼與合作的延續。

CMB北京代表處北京協和醫院新址啟用儀式

洛克菲勒家族20世紀初在遙遠的東方播下一顆西方醫學的種子,綿延百年,惠及百姓。感謝洛克菲勒家族對中國醫學的貢獻!協和與CMB將緊密攜手,共襄合作盛舉,再創百年新輝煌。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