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國人的抗日神劇:日本兵很弱,打5000發子彈才能中一發

文/快哉風

大清帝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 對西方人非常歧視, 哪怕是林則徐這樣的頭腦清醒者, 也堅信英國人是落後野蠻的人種, 士兵膝蓋不能彎, 所以打仗時只能仗著軍艦大炮, 不能上岸——因為一旦跌倒就爬不起來。

當然, 最後中國人給徹徹底底打醒了。

圖:美國太平洋戰爭宣傳畫

二戰中, 美國人一度對日本人也犯了大清一樣的“大國傲慢症”。

一、

因為佩里將軍率黑船強行打開了日本國門, 美國對日本有天然的優越感, 二戰前夕, 與日本人削尖腦袋搞情報相比, 美國人則不屑於多瞭解這個東方國家。 唯一清醒的駐日大使格魯則因為娶了日本太太, 被國內譏笑為東方呆了太久的“親日派”。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

圖:美國太平洋戰爭宣傳畫

吃稻米的小個子武士, 膽敢招惹吃牛肉的牛仔?美國人舉國大怒, 青年紛紛排隊報名參軍——在很多美國人眼裡, 打敗小日本和出門狩一次獵沒多少區別。

圖:珍珠港被襲的第二天, 波士頓的海軍徵兵處排滿了志願入伍的青年

形形色色的前方消息傳到美國國內, 首先是接二連三的前方“大捷”:

珍珠港事件一周後, 從菲律賓傳到好消息:盟軍在呂宋島西北的林加延灣打了大勝仗, 擊潰了日軍的大規模登陸, 入侵的日軍艦艇都被擊沉, 海灘上遍佈日軍屍體。

美國《生活》雜誌記者興沖沖前去海灘拍照, 卻發現那裡只有懶洋洋的幾個菲律賓士兵曬太陽, 根本沒打過仗, 也沒有一具屍體。

圖:美菲聯軍在巴丹半島戰役前的留影

但這不妨礙“林加延灣之戰”被美國人越吹越大, 《紐約時報》用大標題寫道:“日軍在呂宋西部被殲, 林加延灣失而復得, 戰鬥驚心動魄”, 而合眾社說得更神乎其神:“林加延灣激戰三天, 擊沉敵艦154艘, 敵軍沒有一個活著上岸,

實乃奇跡中的奇跡。 ”

接著, “第二次勝仗”又來了。 駐菲律賓美軍聲稱, 科林凱利上尉駕B-17空中堡壘轟炸了日軍戰列艦榛名號, 使其喪失了戰鬥力。

圖:美國油畫上的科林凱利上尉

圖:美國油畫中的B-17遭日本零戰攻擊

而事實上,並無其事。榛名號根本不在那個海域,而凱利的飛機在返回途中,被日軍零戰王牌阪井三郎擊毀。英勇捐軀的凱利為此成為美軍第一個超級英雄,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美國人的報導則活靈活現描述為,凱利駕駛著受傷飛機沖向敵艦煙囪壯烈犧牲,這個新聞迄今還有很多美國人深信不疑。

二、

美國駐馬尼拉的著名戰地記者克拉克·李發回的報導,則一味嘲笑日本軍人的作戰能力和武器品質:“日本陸軍是一支由15歲到18歲少年組成的隊伍,軍容不整,缺乏訓練,裝備只有0.25英寸小口徑步槍,簡直連人也打不死。他們完全是被死亡所逼沖上前線的。”

圖:二戰日本兵老照片

克拉克·李援引一位騎兵上校的話說:“在陸上,他們根本不行。有三次,我們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直到他們來了坦克和飛機我們才落敗。等我們的坦克和飛機投入戰鬥,我們就要把他們趕到海裡去。這些查理小子——我們管他們叫查理小子——不會打槍,有人打5000發才中一發。”

圖:美國太平洋戰爭宣傳畫

而相對“客觀”的報導,則是這樣的:“日本人受傷後仍有出奇的活力,他們被子彈打穿了頭部、軀幹照樣能走能跳,有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和西班牙戰爭、菲律賓暴動中的美國傷兵比起來,他們受傷後的緊張程度小得多。”

圖:二戰後期美軍抓獲的日本俘虜

在美國人看來,日本人就是一群如同蟑螂、毒蛇和老鼠一般的害人精,幾乎每個美國人都希望把他們斬盡殺絕。

這些抗日神劇一般的報導和言論,卻被很多美國人深信不疑,助長了盲目自信,直到真刀實槍吃到日本人苦頭為止。

圖:美國戰時的雜誌插畫,打日本人無比輕鬆浪漫

圖:美國戰時的雜誌插畫,打日本人無比輕鬆浪漫

其實,早在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人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的武力。當時美國軍事家如此評價:“智慧、愛國、能吃粗食,對正統權威的順從與天生的尊敬,這些對勝利起著重要作用。加上強壯的體力,對自然和體育運動的愛好、現代的組織和武器裝備以及精心的軍事訓練,那麼這樣一支軍隊的品質之優是不言而喻的。所有這些因素,在日本軍隊身上都能找到。”

參考文獻:《日本帝國的衰亡》、《美國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美國油畫中的B-17遭日本零戰攻擊

而事實上,並無其事。榛名號根本不在那個海域,而凱利的飛機在返回途中,被日軍零戰王牌阪井三郎擊毀。英勇捐軀的凱利為此成為美軍第一個超級英雄,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美國人的報導則活靈活現描述為,凱利駕駛著受傷飛機沖向敵艦煙囪壯烈犧牲,這個新聞迄今還有很多美國人深信不疑。

二、

美國駐馬尼拉的著名戰地記者克拉克·李發回的報導,則一味嘲笑日本軍人的作戰能力和武器品質:“日本陸軍是一支由15歲到18歲少年組成的隊伍,軍容不整,缺乏訓練,裝備只有0.25英寸小口徑步槍,簡直連人也打不死。他們完全是被死亡所逼沖上前線的。”

圖:二戰日本兵老照片

克拉克·李援引一位騎兵上校的話說:“在陸上,他們根本不行。有三次,我們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直到他們來了坦克和飛機我們才落敗。等我們的坦克和飛機投入戰鬥,我們就要把他們趕到海裡去。這些查理小子——我們管他們叫查理小子——不會打槍,有人打5000發才中一發。”

圖:美國太平洋戰爭宣傳畫

而相對“客觀”的報導,則是這樣的:“日本人受傷後仍有出奇的活力,他們被子彈打穿了頭部、軀幹照樣能走能跳,有超乎尋常的生命力,和西班牙戰爭、菲律賓暴動中的美國傷兵比起來,他們受傷後的緊張程度小得多。”

圖:二戰後期美軍抓獲的日本俘虜

在美國人看來,日本人就是一群如同蟑螂、毒蛇和老鼠一般的害人精,幾乎每個美國人都希望把他們斬盡殺絕。

這些抗日神劇一般的報導和言論,卻被很多美國人深信不疑,助長了盲目自信,直到真刀實槍吃到日本人苦頭為止。

圖:美國戰時的雜誌插畫,打日本人無比輕鬆浪漫

圖:美國戰時的雜誌插畫,打日本人無比輕鬆浪漫

其實,早在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人就向全世界展示了他們的武力。當時美國軍事家如此評價:“智慧、愛國、能吃粗食,對正統權威的順從與天生的尊敬,這些對勝利起著重要作用。加上強壯的體力,對自然和體育運動的愛好、現代的組織和武器裝備以及精心的軍事訓練,那麼這樣一支軍隊的品質之優是不言而喻的。所有這些因素,在日本軍隊身上都能找到。”

參考文獻:《日本帝國的衰亡》、《美國人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