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牛人兩次被總統解職,兩次總統主動請回復任,除了他也沒誰了

民初的總理如走馬燈換來換去, 出任總理次數最多的是多少次, 又是誰, 你可知道?

6次!

段祺瑞!

1913年5月1日-1913年7月17日, 代總理

1913年7月19日-1913年7月31日, 代總理

1916年4月22日-1916年6月29日, 總理(時稱“國務卿”)

1916年6月29日-1917年5月23日, 總理

1917年7月14日-1917年11月22日, 總理

1918年3月23日-1918年10月10日, 總理

有人說段祺瑞三任總理, 三度組閣, 這是不準確不完全統計, 少給人家算了一半, 老段肯定有意見。

段祺瑞紀念幣

1918年3月23日, 53歲的段祺瑞達到人生巔峰, 第六次出任總理。 總理相當於以前的宰相, 總統相當於以前的皇帝, 民初雖然沒有皇帝也沒有宰相, 但幾千年慣性下來, 皇帝和宰相的名號雖然消失, 卻住進大家心裡, 不是那麼容易趕走。 古有“相權”與“皇權”之爭, 而今也有總統理與總統之爭。

段祺瑞先後被黎元洪和馮國璋解職, 但兩次東山再起, 而且都是總統低聲下氣請他回任總理, 牛氣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說黎元洪手裡沒兵沒權沒地位,

請段祺瑞重任總理沒辦法, 那麼馮國璋手裡這三樣東西都有, 還是乖乖向段祺瑞低頭, 那就更證明老段厲害了。

15省督軍聯名通電擁護段祺瑞出任總理, 老段覺得自己不是總統勝似總統, 比當年袁世凱還有權威。 因此, 當年袁世凱不敢做的事兒, 段祺瑞準備做了——武力統一。 一上任, 他就決定同時對南方和西南用兵, 向南拿下湖南進佔兩廣, 向西拿下四川, 直取貴州。 段祺瑞最欣賞的部下徐樹錚公開叫囂:“不打到廣州絕不罷兵。 ”

為了將“武力統一”貫徹到底, 段祺瑞決定“南巡”, 以顯示武統決心。 到武漢之前, 他指名要以下四人參加:江蘇督軍李純、江西督軍陳光遠、湖南督軍張敬堯、山東督軍司令張懷芝。

沒想到,

這4個督軍居然一個沒來, 太不給段總理面子了。 李純和陳光遠不來情有可原, 畢竟這兩人屬於直系, 是馮國璋山頭的人。 可張敬堯和張懷芝為什麼不來?

段祺瑞墓

張懷芝怕吳佩孚搶他湖南督軍的位子。 拿下湖南, 張敬堯沒什麼貢獻, 都是人家吳佩孚的功勞,

可吳佩孚當時沒什麼名氣而且是直系的人, 所以段祺瑞把湖南督軍的位子給了自己人張敬堯。 張敬堯一不受湖南人待見, 二遭吳佩孚仇視, 擔心去了武漢, 吳佩孚乘虛而入。

張懷芝不去開會的原因比較搞。 當時, 曹錕坐鎮武漢, 張懷芝把曹錕給得罪了, 不想見面。 之前, 張懷芝看到媒體報導, 說曹錕找了個妓女做姨太太, 好心好意勸曹錕不應該“軍中行樂”。 曹錕是個要面子的人, 堅決否認有這回事兒, 甚至和張懷芝斷絕往來。

人在順利特別是得意的時候, 容易盲目。 段祺瑞這次武力統一, 表面上聲勢浩大, 不僅皖系給力, 而且連直系和奉系也支持自己, 三家一起對付西南和南方軍閥, 問題應該不大。 但實際上, 直系和奉系有自己的小算盤,

主要是借機擴充實力, 擴大地盤。 比如, 奉系張作霖居然 “截胡”, 在天津把段祺瑞從日本買的軍火給劫了, 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三次。

段祺瑞故居

果然, 段祺瑞的“武力統一”計畫壞在了直系和奉系手裡:奉系拿到傢伙就撤了, 直系則直接掉頭和皖系幹了起來, 直到把段祺瑞掀翻,再也沒能東山再起。

參考資料:

1.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近代史叢書編寫組:《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張黎輝等編:《北洋軍閥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杜春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5.公孫訇:《馮國璋年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胡曉:《段祺瑞年譜》,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第197頁)

直到把段祺瑞掀翻,再也沒能東山再起。

參考資料:

1.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2.近代史叢書編寫組:《北洋軍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3.張黎輝等編:《北洋軍閥史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4.杜春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5.公孫訇:《馮國璋年譜》,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6.胡曉:《段祺瑞年譜》,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第197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