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就愛宋朝:辛棄疾和朱熹之老友記

“就愛宋朝”主要分享宋朝相關內容。 歡迎關注~

南宋辛棄疾是著名詞人, 但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可以作為好朋友的那種人。

讀其詞, 如見其人。

1 君子之交

《宋史辛棄疾傳》記載:棄疾豪爽尚氣節, 識拔英俊, 所交多海內知名士。

其中特別有名的是朱熹、陳亮。 特別值得說的是朱熹。

辛棄疾和朱熹什麼時候成為朋友的, 並沒有明確記載。 但因朱熹相關的文字流傳較多, 還有一些記錄。

《朱子語類》記載:“福建賦稅易辦, 浙中全是白撰。 橫斂無數, 民甚不聊生。 丁錢至有三千五百者。 人便由此多去計會中使, 作宮中名字以免稅。 向見辛幼安說‘糞船亦插德壽宮旗子’, 某初不信, 後提舉浙東, 親見如此。 ”

這裡朱熹說:南宋各地賦稅橫徵暴斂, 民不聊生。 老百姓就想辦法免稅。 其中一個辦法是和皇帝宮廷扯上關係的就可以免稅。 辛棄疾告訴朱熹, 運糞肥的船上也要插上皇家德壽宮的旗子。

朱熹開始還不信, 後來到浙東當官, 親眼看到確實是這樣。

當時, 這種私下操作的事情很多。 辛棄疾自己還借用軍事資源作勾當。

有一次, 辛棄疾用商船販運牛皮, 路經南康軍, 被朱熹截獲。

朱熹的《與黃商伯書》記載:“辛帥之客舟販牛皮過此,

掛江西安撫占牌, 以帟幕蒙蔽船窗甚密, 而守卒僅三數輩。 初不肯令搜檢。 既得此物, 則持帥引來, 雲發赴浙東總所。 見其不成行徑, 已令拘沒入官。 昨得辛書, 卻雲軍中收買。 勢不為已甚, 當給還之, 然亦殊不便也。 ”

就是說:辛棄疾領軍的時候, 掛的是江西安撫的軍事牌照, 但船遮得嚴實, 看守的人卻很少, 還不讓搜查。 朱熹懷疑而強行搜查, 就發現是販賣牛皮的。 看到是辛棄疾的公文, 是到浙江總部的。 本來已經下令收押人員, 沒收充公了。 然後辛棄疾來信說, 是軍中需要買的。 朱熹覺得做事不能太過, 就只能還給辛棄疾, 但還是感覺很不爽。

2 生死之交

但辛棄疾這個人確實是有氣節、夠朋友的一個人。 即使對一般同事, 也是很念舊的。

《宋史辛棄疾傳》記載:(辛棄疾)為大理卿時, 同僚吳交如死, 無棺斂, 棄疾歎曰:“身為列卿而貧若此, 是廉介之士也。 ”既厚賻之, 複言於執政, 詔賜銀絹。

這段記載說:辛棄疾作大理寺卿時, 看到一個同事死後窮苦, 連棺材都沒有, 感歎此人為國家列卿卻這麼窮, 是清廉耿直之人, 就自己出錢, 然後又向朝廷替此人申請了補貼。

《宋史辛棄疾傳》記載:棄疾嘗同朱熹遊武夷山, 賦《九曲掉歌》, 熹書“克己復禮”、“夙興夜寐”題其二齋室。 熹歿, 偽學禁方嚴, 門生故舊至無送葬者, 棄疾為文往哭之, 曰:“所不朽者, 垂萬世名。 孰謂公死, 凜凜猶生!”

這段是說:後來朱熹死了, 當時政府正在嚴厲打擊他的學問, 朱熹大批的學生朋友竟沒有一個去送葬的。 辛棄疾專門寫文章去墓地紀念他, 哭著說:永存不朽, 萬世留名, 雖死猶生。

3 家無餘財

《宋史辛棄疾傳》記載:卒之日, 家無餘財, 僅遺生平詞、詩、奏議、雜著、書集而已。

但辛棄疾自己死的時候, 卻是家裡沒有餘錢剩米了, 只有平生的詩詞作品、給朝廷的奏議文件、一些其他著作和書籍而已。

雖然如此,辛棄疾仍然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600多首詞作,以及一個重氣節有理想的偉大朋友。

南宋有了辛棄疾,中國從此不孤單。

瞭解歷史,感受名人。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支持我們,請關注:『印像』

雖然如此,辛棄疾仍然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600多首詞作,以及一個重氣節有理想的偉大朋友。

南宋有了辛棄疾,中國從此不孤單。

瞭解歷史,感受名人。這就是歷史的魅力。

支持我們,請關注:『印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