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斷奶,說斷就能斷嗎?

導語

我們提倡寶寶的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儘量延長母乳餵養的持續時間, 但是, 對於斷奶都沒有明確的限定時間。 如何斷奶,

也需要給寶寶有效、科學的支持。

作者:周敏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婦兒保健中心

編輯 | 柳佳 製作 | 張海燕

斷奶是指寶寶從以母乳作為唯一食物來源, 到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 再逐漸過渡到以母乳以外的食物來滿足全部營養需求的一個轉變過程。

所以, 斷奶過程建議在寶寶1~2歲之間開始循序漸進, 到2歲左右自然斷奶, 這是最理想的。 因此, 除了由於母嬰患病或分離導致的斷奶, 斷奶不宜在媽媽和寶寶都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說斷就斷”。

雖然或早或晚都要經歷斷奶, 但在寶寶的不同年齡和發育階段, 採取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媽媽們應怎樣做才能更為順利地斷奶呢?

4個

月前

斷奶聚焦:儘量不要過早斷奶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積極宣導純母乳餵養寶寶到6個月, 之後在添加輔食的同時, 繼續母乳餵養到寶寶2歲及以上。 因此, 對於一般的寶寶來說, 我們都建議給寶寶母乳餵養, 至少堅持到寶寶4個月。

但也有例外。 比如, 有些寶寶患病(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

出生後需要轉新生兒科住院治療和觀察一段時間。 在母嬰分離期間, 寶寶很容易被動斷奶。 此時, 媽媽需要注意及時擠出並保存好母乳, 不然很可能會間接導致過早斷奶。

再如, 由於媽媽患病不適合餵奶或者因某些原因不得不與寶寶分開, 要在短時間內斷奶, 也需要有計劃地斷奶, 盡可能讓寶寶安全過渡。 比如, 給寶寶用奶瓶或杯子喝配方奶, 同時要合理給寶寶添加輔食, 給予均衡的膳食, 保證營養需求。

另外, 寶寶3個月左右, 有些媽媽會經歷“暫時性母乳分泌不足”, 不宜就此給寶寶斷奶。 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吮可以刺激乳汁分泌。 如果媽媽剛感覺到母乳有些不足, 可以增加寶寶吸奶的次數, 不要輕易放棄。

4-6

個月

斷奶聚焦:注意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大多數職場媽媽此時恢復上班了, 開始了辛苦的“背奶”時段。 不過, 由於工作單位的條件、離家遠近、家庭環境和寶寶養育人的態度不同, 有部分媽媽可能無法完成背奶任務, 這就要面臨給寶寶斷奶了。 此時斷奶,

一定要注意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

逐漸減少白天的吸奶次數和吸奶量, 只要不感覺乳脹就不必吸奶, 每次也不用完全吸空, 這樣乳汁的分泌量就會逐漸減少。

寶寶白天可以喂媽媽擠出的母乳, 隨著母乳存量變少, 逐漸用配方奶替代。

如果寶寶不接受奶瓶喂配方奶, 要反復嘗試, 可更換不同配方奶、奶瓶和不同質感、外形與孔徑大小的奶嘴。

在寶寶饑餓時, 嘗試用奶瓶餵奶, 寶寶更容易接受, 也可以先用奶瓶喂擠出的母乳, 或用杯子喂配方奶。

如果寶寶是4~6個月時斷奶, 又不能喝到足夠的配方奶, 則需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及時添加輔食, 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

7-12

個月

斷奶聚焦:多關注寶寶的心理需求

這個階段, 很多媽媽遭遇了背奶路上的種種困難, 甚至有的媽媽不得已而放棄“背奶”。據統計,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0.8%,而平均斷奶時間在6~12個月不等。隨著寶寶對添加輔食和配方奶的逐漸適應,如果實在需要給寶寶斷奶,最好能夠讓他擁有一個比較平穩、有愛的過渡期,讓寶寶從心理上慢慢適應,並能一直感受到媽媽的關愛,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媽媽白天順其自然地擠奶,能擠出多少都保存好,帶回家喂給寶寶。在吃奶以外的時間,媽媽則應多陪伴、多抱寶寶,給寶寶洗澡、和寶寶做遊戲等。

當奶量逐漸減少時,可以白天不再擠奶,只在早晨出門前和下班回家後直接哺喂寶寶。

寶寶逐漸可以停掉白天的母乳,用奶瓶喝配方奶,同時合理添加輔食。

當寶寶用奶瓶喂配方奶時,儘量由家人喂寶寶,以免寶寶因看到媽媽或聞到媽媽的氣味,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斷奶不可急於求成,不要在乳頭上塗一些有刺激味道的東西。

1-2

斷奶聚焦:按“白天—早晨—晚上”順序,逐步停掉母乳

1歲後的寶寶已適應了大多數輔食,雖然食物需要單獨製作,但可與大人共同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個階段斷奶會更為順利一些。具體建議如下:

從停掉白天的母乳開始。白天都給寶寶正常用奶瓶或小杯餵奶,按時添加輔食。

再停掉早晨喂母乳。媽媽如果清晨乳脹,可擠出適量母乳。等寶寶醒來後再由家人喂寶寶喝擠出的母乳或配方奶。

最後停掉晚上喂母乳。媽媽下班後感覺脹奶,可以喂寶寶吃一些,到睡前就不用再喂了。

幫寶寶習慣相對固定的“睡前儀式”,需要睡前喝奶的寶寶可由家人用奶瓶餵奶。

如果寶寶沒有斷夜奶,夜裡醒來吃媽媽奶或只是依戀媽媽要含住乳頭才能入睡,在斷奶期間最好由其他看護人陪伴寶寶睡覺。

給寶寶斷奶要選擇在寶寶身體狀態良好、飲食正常的時候進行。夏季和冬季寶寶易患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春秋季節更適合斷奶。生病的寶寶要在病癒後至少繼續母乳餵養2~3周後,再考慮開始斷奶。

2歲

以上

斷奶聚焦:順其自然,但不主動給

如果能堅持母乳餵養到2歲以上是非常理想的。這時,如果媽媽還有母乳,寶寶也願意吃,可以繼續喂給寶寶。多數寶寶已經適應一日三餐兩點,也會喝奶和吃一些乳製品,母乳可在晚上作為補充喂給寶寶。

隨著母乳分泌的逐漸減少,自然停掉母乳即可。順應自然的斷奶的主要原則為“不主動給,也不拒絕”。

另外,寶寶快3歲了,需要適應上幼稚園的節奏,所以即使此時媽媽的母乳分泌依然充足,也不建議在白天喂母乳。

還有極少數寶寶由於過度依賴母乳餵養而妨礙了正常飲食的攝入,很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而影響生長發育。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斷奶,以保證均衡飲食的充足攝入。

文章內容來源 | 《父母必讀》雜誌2018年1月刊

甚至有的媽媽不得已而放棄“背奶”。據統計,我國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率僅為20.8%,而平均斷奶時間在6~12個月不等。隨著寶寶對添加輔食和配方奶的逐漸適應,如果實在需要給寶寶斷奶,最好能夠讓他擁有一個比較平穩、有愛的過渡期,讓寶寶從心理上慢慢適應,並能一直感受到媽媽的關愛,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媽媽白天順其自然地擠奶,能擠出多少都保存好,帶回家喂給寶寶。在吃奶以外的時間,媽媽則應多陪伴、多抱寶寶,給寶寶洗澡、和寶寶做遊戲等。

當奶量逐漸減少時,可以白天不再擠奶,只在早晨出門前和下班回家後直接哺喂寶寶。

寶寶逐漸可以停掉白天的母乳,用奶瓶喝配方奶,同時合理添加輔食。

當寶寶用奶瓶喂配方奶時,儘量由家人喂寶寶,以免寶寶因看到媽媽或聞到媽媽的氣味,而拒絕用奶瓶喝奶。

斷奶不可急於求成,不要在乳頭上塗一些有刺激味道的東西。

1-2

斷奶聚焦:按“白天—早晨—晚上”順序,逐步停掉母乳

1歲後的寶寶已適應了大多數輔食,雖然食物需要單獨製作,但可與大人共同進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這個階段斷奶會更為順利一些。具體建議如下:

從停掉白天的母乳開始。白天都給寶寶正常用奶瓶或小杯餵奶,按時添加輔食。

再停掉早晨喂母乳。媽媽如果清晨乳脹,可擠出適量母乳。等寶寶醒來後再由家人喂寶寶喝擠出的母乳或配方奶。

最後停掉晚上喂母乳。媽媽下班後感覺脹奶,可以喂寶寶吃一些,到睡前就不用再喂了。

幫寶寶習慣相對固定的“睡前儀式”,需要睡前喝奶的寶寶可由家人用奶瓶餵奶。

如果寶寶沒有斷夜奶,夜裡醒來吃媽媽奶或只是依戀媽媽要含住乳頭才能入睡,在斷奶期間最好由其他看護人陪伴寶寶睡覺。

給寶寶斷奶要選擇在寶寶身體狀態良好、飲食正常的時候進行。夏季和冬季寶寶易患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春秋季節更適合斷奶。生病的寶寶要在病癒後至少繼續母乳餵養2~3周後,再考慮開始斷奶。

2歲

以上

斷奶聚焦:順其自然,但不主動給

如果能堅持母乳餵養到2歲以上是非常理想的。這時,如果媽媽還有母乳,寶寶也願意吃,可以繼續喂給寶寶。多數寶寶已經適應一日三餐兩點,也會喝奶和吃一些乳製品,母乳可在晚上作為補充喂給寶寶。

隨著母乳分泌的逐漸減少,自然停掉母乳即可。順應自然的斷奶的主要原則為“不主動給,也不拒絕”。

另外,寶寶快3歲了,需要適應上幼稚園的節奏,所以即使此時媽媽的母乳分泌依然充足,也不建議在白天喂母乳。

還有極少數寶寶由於過度依賴母乳餵養而妨礙了正常飲食的攝入,很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而影響生長發育。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斷奶,以保證均衡飲食的充足攝入。

文章內容來源 | 《父母必讀》雜誌2018年1月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