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庭教育是半個好老師

萬丈高樓平地起。 樓越高, 基礎越需要牢固。 教育大廈也不例外。 朱永新教授一直認為, 從不同角度來看, 教育存在著兩大基石:閱讀與家庭。

從教育發生的各種場域來看, 家庭無疑是教育的基石。 從教學採用的各種方法來看, 閱讀無疑是教育的基石。

閱讀應當是教育最基礎的事情

關於閱讀, 朱教授一直主張:我們所有的學科都應該有深度的閱讀, 只有通過深度的閱讀, 才能真正地把孩子們帶向學科的廣博與深邃, 從知識的小溪彙聚為海洋。 閱讀絕對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事情, 應該是所有學校的事情, 所有學科的事情, 是教育最基礎的事情。

沒有父母參與的教育, 是不完整的教育

關於家庭, 家庭教育為什麼很重要?是的, 中國有4億家庭, 太需要!也太欠缺好的教育了。

首先, 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場所。 人生是從家庭開始的。 父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他帶給孩子什麼, 往往就決定孩子會成為什麼。

其次, 童年是人生最神奇的階段。 兒童對我們而言還是一個黑匣子。 兒童的很多神奇之處、偉大之處我們沒有認識到。 兒童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 兒童的個性又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必須很謙卑地承認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很不充分,

還需要更多探索。

第三, 父母是孩子最長久的老師。 父母本身就是兒童最初的世界, 他們不僅是第一任老師, 實際上也是兒童終身的老師、最長久的老師。

第四, 家庭是人真正誕生的搖籃。 人的行為習慣、個性特點、認知風格等, 都是在家庭中初步形成的。 人的所有問題, 幾乎都可以追溯到兒童時代, 追溯到家庭生活。

正因如此, 家校合作是如此重要。

家庭和教室是與學生生命關係最大的生命場。 孩子離開母胎之後, 就生活在家庭裡, 在父母的影響與養育下成長。 到了學齡階段, 兒童來到了一個叫作學校的地方, 在一個叫作教室的地方成長。 教室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 就是他們生活的家園。 從此, 白天在教室, 晚上在家庭, 上學在教室, 放學在家庭。 教室離不開家庭, 家庭也離不開教室。 教室和家庭緊密相連。 一間好的教室, 一定會吸引父母的全力參與。 父母的教育素養也直接導致家庭教育的品質, 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效果。

因此, 無論面對哪種類型的孩子, 沒有父母參與的教育, 一定是殘缺的教育, 一定是不完全的教育。

家庭好了, 教育也就好了

正是由於閱讀與家庭的重要性, 新教育研究院成立了兩個研究所, 一個是新閱讀研究所, 抓書目研製, 解決讀什麼的問題;抓“領讀者”計畫, 解決如何讀的問題。

閱讀和家庭是整個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閱讀與家庭兩個基石,本身又可以合併成為一個更大的家庭基石。因為,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播下的。在《朗讀手冊》一書的緒論部分,有一首詩《閱讀的媽媽》,其中有這樣一段:“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如果在進入學校以前,孩子就已經熱愛閱讀,具有初步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我們的教育就會更加順利,更有成效。

三好老師有話說: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教育好了,學校教育就會輕鬆高效,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卻管用的道理,需要我們全力踐行,讓更多的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這是優學匯做三好教育的出發點:一切只為孩子更優質成長!(三好教育)

閱讀和家庭是整個教育最重要的基石,而閱讀與家庭兩個基石,本身又可以合併成為一個更大的家庭基石。因為,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播下的。在《朗讀手冊》一書的緒論部分,有一首詩《閱讀的媽媽》,其中有這樣一段:“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如果在進入學校以前,孩子就已經熱愛閱讀,具有初步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我們的教育就會更加順利,更有成效。

三好老師有話說: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教育好了,學校教育就會輕鬆高效,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卻管用的道理,需要我們全力踐行,讓更多的家長找到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這是優學匯做三好教育的出發點:一切只為孩子更優質成長!(三好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