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五胡為何亂華,罪魁禍首在於司馬家族逼的少數民族沒有活路

在中國歷史上, 五胡亂華可能是漢人歷史上最悲慘的時期之一了。 其中, 掀開胡人戮殺中原序幕的就是李淵, 石勒。 石勒更是屠殺西晉軍隊十余萬, 整個西晉統治精英損失殆盡, 令漢人心驚不已。 那麼, 為何胡人會造反呢?我們從石勒造反前的故事可能會得出一部分結果。

274年, 石勒生於並州上党武鄉, 長期生活在漢政權統治之下。 石勒14歲, 隨鄉親們做小商販到洛陽, 西晉高官王衍看他高鼻、深目, 相貌奇特, 便對左右的人說:“這個年輕的胡人小子, 恐將為天下之患!”派人捉拿石勒。 石勒聽出王衍要對自己下毒手, 機警逃去, 虎口脫險。 石勒行販洛陽, 險遭殺害, 是他遭受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一次親身經歷, 他對西晉統治者更加不滿!

石勒父親在時, 家中生活還湊合, 父親過世, 家境每況愈下, 家庭生活重擔完全落在石勒肩上。 石勒自幼勤快, 學會了農村窮孩子們所學會的一切勞動本領。 因地少, 難以維持生活, 石勒長期在山西給人扛活。 在幹活中, 石勒耳邊常響起格鬥之聲, 石勒將此事告其母, 母親說:這是勞累引起的耳鳴。

西晉太安年間(302—303), 並州(今山西大部)連年災荒, 社會動盪不安。 石勒和眾胡人到雁門逃荒, 雁門災荒也很嚴重。 石勒饑寒交迫, 途中遇見給介休扛活的東家郭敬, 述說饑寒之苦。 郭敬變賣衣物, 向石勒提供衣食。 在饑寒逼迫的生死關頭, 石勒對郭敬說:“現在不少人挨餓, 胡人尤甚, 我們可誘騙胡人到冀州就食, 趁機賣掉他們, 他們免於餓死,

我們也可從中得到好處, 一舉兩得。 ”郭敬認為石勒言之有理。

郭敬、石勒二人尚未行動, 並州刺史司馬騰掠賣胡人到山東(太行山之東), 以補充軍響之不足。 司馬騰有權有武裝, 捕捉手無寸鐵的胡人不是難事。 但將捕捉的胡人押往山東是不易的。 於是兩人一枷讓胡人上路了,

這樣行動不便, 難以逃跑。 石勒曾建議郭敬騙賣胡人, 萬沒想到自己反而被司馬騰掠賣。 掠賣到山東, 行途千里, 在羊腸小徑上行走, 兩人一枷, 又是冬季, 饑寒、挨打受苦, 石勒吃盡了苦頭, 最後石勒被賣給茌平(今山東茌平)地主師歡為田奴。

由此可見,當時的百姓生活十分艱難,而統治者對百姓絲毫不加體恤,百姓無法活命,不得已走向了造反的道路。胡人更是因為當時司馬士統治下的民族歧視,八王之亂下名不聊生,加上好戰的性格特徵,造反的欲望要遠大于普通漢族百姓,於是,中原大地最悲慘的民族廝殺開始了

由此可見,當時的百姓生活十分艱難,而統治者對百姓絲毫不加體恤,百姓無法活命,不得已走向了造反的道路。胡人更是因為當時司馬士統治下的民族歧視,八王之亂下名不聊生,加上好戰的性格特徵,造反的欲望要遠大于普通漢族百姓,於是,中原大地最悲慘的民族廝殺開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