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揮別2017|中國汽車業十大新聞重磅發佈!|中國汽車報

編前

領跑全球車市多年的中國汽車市場, 2017年增速放緩。 雖然產銷量呈低速增長態勢, 但中國汽車業轉型的步伐卻在不斷加快。

回首2017, 中國汽車產業生機勃發、活力四射, 新政策、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頻頻湧現, 亮點層出不窮。 政府部門為行業由大到強指引前行方向, 自主車企為品牌向上努力拼搏, 國有汽車集團為迎接“新四化”抱團取暖, 造車新勢力為理念落地躬行實踐, 新合資時代顯現動力變革趨勢……定數與變數並存,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為轉型升級醞釀質的轉變, 中國正在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道路上不斷奮進。

在貫穿全年的諸多熱點、焦點中, 《中國汽車報》遴選出2017中國汽車業十大新聞, 通過梳理、總結新聞背後的事實, 厘清行業發展大勢。

01

並行管理

“雙積分”政策落地

9月27日, 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發佈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簡稱“雙積分”政策),

旨在建立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化長效機制。 政策在制定過程中, 既充分吸收借鑒了國際先進經驗, 也考慮了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經過兩輪徵求意見後終於落地。 “雙積分”政策將從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其中新能源汽車積分從2019年度起實施核算。 “雙積分”政策將遵循市場導向, 建立積分交易機制, 由企業自主確定負積分抵償方式, 政府主要發揮頂層設計、監督管理等作用。 加快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推動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雙積分”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將有效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

01

產業強國

汽車業中長期規劃發佈

4月25日, 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為推進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發展提供指導。 《規劃》確定了“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 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總目標, 提出了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產業鏈實現安全可控、中國品牌汽車全面發展、新型產業生態基本形成、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綠色發展水準大幅提高這六個細分目標,

為未來十年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提供了保障。 當前, 新一代資訊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與汽車產業加快融合, 產業生態深刻變革, 競爭格局全面重塑, 我國汽車產業進入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 《規劃》的出臺將加快汽車強國建設步伐。

03

品牌向上

自主車企集體發起攻堅戰

2017年, 自主車企品牌向上大有燎原之勢。 長城汽車高端品牌WEY推出的VV7、VV5兩款車型獲市場認可;吉利高端品牌領克首款車型01上市, 備受消費者關注;廣汽傳祺接連推出高端車型GS8、GA8、GM8, “三8”高端戰略正式落地;奇瑞在法蘭克福車展上亮相全新高端產品系列Exeed, 主打輕奢風格。 隨著消費升級和企業自身能力的提升, 自主品牌高端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經過多年積累和屢次失利, 自主車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重新發起了品牌向上的突圍戰。 當然,品牌向上之路道阻且長,其前景還有待市場檢驗。中國品牌強,則中國經濟強;自主品牌汽車強,則中國汽車強。汽車產業是我國的經濟支柱之一,汽車自主品牌理應成為中國品牌的閃亮名片。

04

政策護航

自動駕駛成產業新風口

2017年可謂自動駕駛起勢之年,傳統車企、互聯網大咖等紛紛加快在智慧網聯汽 車領域佈局 。 百度更是發佈了“Apollo(阿波羅)計畫”,提供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與50餘家企業攜手。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12月14日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從頂層設計和戰略層面為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支撐前瞻性技術研究,12月18日,《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兩個指導性檔出爐,成為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指導性政策,自動駕駛路測終於有法可依。這也是繼12月2日深圳阿爾法巴智慧駕駛公交路測後,又一地方政府對自動駕駛發展提供了支援。自動駕駛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我國在汽車強國的發展道路上必須搶佔技術制高點。隨著支持政策的完善,我國自動駕駛將駛入健康發展的快速道。

05

聯合做強

一汽東風長安組“國家隊”

12月1日,一汽、東風、長安這三家“國字型大小”大型央企,在湖北武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月一汽、東風簽署戰略合作協定,8月一汽、兵裝互換“掌門人”後的又一重要時刻,此次合作致力於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根據協定,三方的合作涉及四個領域: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和新商業模式。這預示著中國三家汽車央企將走上共生共贏之路,共同應對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面臨的種種困難。未來,三家車企將在新趨勢、新目標的要求下,互通技術有無、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互聯網+、智慧化、新能源這幾大歷史性革新任務。協定的簽署只是開始,希望三方的合作能夠快速推進,早日開花結果、見到實效,為央企抱團取暖探索經驗、提供可資借鑒的優秀樣本。

06

動力變革

工信部考慮“禁燃”時間表

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表態,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慧網聯產業加快產業佈局,搶佔新一輪制高點,一些國家已經釋放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信號,我國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禁燃”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引起了業內外的極大關注,各種觀點紛至遝來。此後長安和北汽相繼宣佈,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雖然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未來的趨勢,但禁止生產和銷售燃油車除了涉及整個汽車產業鏈,還會影響到相關產業和社會各個層面,對此政府應充分論證、慎重決策;對於企業來說,無論是否“禁燃”,都要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步伐。

07

去舊啟新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實施

08

洗牌在即

樂視造車觸礁沉沒

2017年,曾經風頭一時無二的互聯網造車企業樂視自年初被傳出深陷資金鏈困境後,一直處於輿論“漩渦”中。隨著7月債務危機的爆發,企業形勢急轉直下,高管紛紛離職,樂視汽車生態鏈已斷裂。賈躍亭避走美國,其在美國的新造車企業法拉第未來同樣遇到融資困境。與之相對,在資本助力下,部分新造車企業從PPT走向了“實操”階段:小鵬汽車由鄭州海馬代工生產的15輛量產SUV下線;電咖首款量產車型EV10上市;威馬汽車首款SUV量產車EX5亮相;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於12月16日上市後在業界引起巨大反響。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新造車企業約有60家,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產品開始落地並走向市場,資金能否跟上決定著企業未來的走向,真正的淘汰賽即將開啟。新造車運動從最初的PPT造車、多輪融資,到如今各家企業紛紛推出量產車型,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大浪淘沙後市場將給出答案。

09

限制破冰

江淮大眾引領新合資

6月1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定。根據該協定,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這個備受行業及媒體關注的合資事件,經歷了從2015年的傳言、證實,到2016年的簽署諒解備忘錄,再到2017年先後通過地方政府與國家審批,終於塵埃落定。2017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打破了現階段汽車產業政策所規定的同一外商建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上限最多兩家的限制,江淮大眾成為首個“吃螃蟹者”後,福特與眾泰、戴姆勒與北汽、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紛紛“觸電聯姻”。在全球汽車產業向著綠色、智慧與共用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或將開啟汽車新合資時代。

10

力促減排

重型車國五全面實施

為促進機動車節能減排,根據《關於實施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公告》,全國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客車和公交、環衛、郵政用途),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全國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全國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柴油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經過兩輪公開徵求意見後,9月12日,送審稿已通過專家技術審查,相關內容基本塵埃落定,包括排放限值、測量迴圈、耐久性要求,以及車載診斷系統要求等,標準的加嚴將倒逼車企進行技術升級。重型車是機動車排放污染大戶,加強重型車尾氣排放的治理迫在眉睫。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重型車排放標準勢在必行。

文:封華 編輯:李卿

版權聲明

當然,品牌向上之路道阻且長,其前景還有待市場檢驗。中國品牌強,則中國經濟強;自主品牌汽車強,則中國汽車強。汽車產業是我國的經濟支柱之一,汽車自主品牌理應成為中國品牌的閃亮名片。

04

政策護航

自動駕駛成產業新風口

2017年可謂自動駕駛起勢之年,傳統車企、互聯網大咖等紛紛加快在智慧網聯汽 車領域佈局 。 百度更是發佈了“Apollo(阿波羅)計畫”,提供自動駕駛開放平臺,與50餘家企業攜手。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12月14日工信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從頂層設計和戰略層面為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支撐前瞻性技術研究,12月18日,《北京市關於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兩個指導性檔出爐,成為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上路測試的指導性政策,自動駕駛路測終於有法可依。這也是繼12月2日深圳阿爾法巴智慧駕駛公交路測後,又一地方政府對自動駕駛發展提供了支援。自動駕駛是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我國在汽車強國的發展道路上必須搶佔技術制高點。隨著支持政策的完善,我國自動駕駛將駛入健康發展的快速道。

05

聯合做強

一汽東風長安組“國家隊”

12月1日,一汽、東風、長安這三家“國字型大小”大型央企,在湖北武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月一汽、東風簽署戰略合作協定,8月一汽、兵裝互換“掌門人”後的又一重要時刻,此次合作致力於推動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和中國汽車品牌綜合實力提升。根據協定,三方的合作涉及四個領域:前瞻共性技術創新、汽車全價值鏈運營、聯合出海“走出去”和新商業模式。這預示著中國三家汽車央企將走上共生共贏之路,共同應對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將面臨的種種困難。未來,三家車企將在新趨勢、新目標的要求下,互通技術有無、取長補短,共同完成互聯網+、智慧化、新能源這幾大歷史性革新任務。協定的簽署只是開始,希望三方的合作能夠快速推進,早日開花結果、見到實效,為央企抱團取暖探索經驗、提供可資借鑒的優秀樣本。

06

動力變革

工信部考慮“禁燃”時間表

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表態,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慧網聯產業加快產業佈局,搶佔新一輪制高點,一些國家已經釋放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信號,我國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禁燃”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引起了業內外的極大關注,各種觀點紛至遝來。此後長安和北汽相繼宣佈,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自主品牌傳統燃油乘用車。雖然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未來的趨勢,但禁止生產和銷售燃油車除了涉及整個汽車產業鏈,還會影響到相關產業和社會各個層面,對此政府應充分論證、慎重決策;對於企業來說,無論是否“禁燃”,都要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步伐。

07

去舊啟新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實施

08

洗牌在即

樂視造車觸礁沉沒

2017年,曾經風頭一時無二的互聯網造車企業樂視自年初被傳出深陷資金鏈困境後,一直處於輿論“漩渦”中。隨著7月債務危機的爆發,企業形勢急轉直下,高管紛紛離職,樂視汽車生態鏈已斷裂。賈躍亭避走美國,其在美國的新造車企業法拉第未來同樣遇到融資困境。與之相對,在資本助力下,部分新造車企業從PPT走向了“實操”階段:小鵬汽車由鄭州海馬代工生產的15輛量產SUV下線;電咖首款量產車型EV10上市;威馬汽車首款SUV量產車EX5亮相;蔚來汽車首款量產車ES8於12月16日上市後在業界引起巨大反響。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新造車企業約有60家,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產品開始落地並走向市場,資金能否跟上決定著企業未來的走向,真正的淘汰賽即將開啟。新造車運動從最初的PPT造車、多輪融資,到如今各家企業紛紛推出量產車型,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大浪淘沙後市場將給出答案。

09

限制破冰

江淮大眾引領新合資

6月1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定。根據該協定,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資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移動出行服務。這個備受行業及媒體關注的合資事件,經歷了從2015年的傳言、證實,到2016年的簽署諒解備忘錄,再到2017年先後通過地方政府與國家審批,終於塵埃落定。2017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打破了現階段汽車產業政策所規定的同一外商建立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上限最多兩家的限制,江淮大眾成為首個“吃螃蟹者”後,福特與眾泰、戴姆勒與北汽、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紛紛“觸電聯姻”。在全球汽車產業向著綠色、智慧與共用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或將開啟汽車新合資時代。

10

力促減排

重型車國五全面實施

為促進機動車節能減排,根據《關於實施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公告》,全國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重型柴油車(客車和公交、環衛、郵政用途),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全國自2017年7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重型柴油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全國自2018年1月1日起,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註冊登記的輕型柴油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重型柴油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經過兩輪公開徵求意見後,9月12日,送審稿已通過專家技術審查,相關內容基本塵埃落定,包括排放限值、測量迴圈、耐久性要求,以及車載診斷系統要求等,標準的加嚴將倒逼車企進行技術升級。重型車是機動車排放污染大戶,加強重型車尾氣排放的治理迫在眉睫。要打贏藍天保衛戰,提高重型車排放標準勢在必行。

文:封華 編輯:李卿

版權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