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QQ錢包提現收費 透露微信收縮兵馬集中火力抗衡支付寶

2018年伊始, QQ錢包宣佈從1月8日開始收取提現手續費, 每位QQ錢包用戶僅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 整個移動支付格局中, 收費已然成為趨勢,

包括2016年的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收費等。

但問題是, 為什麼隔了近兩年的時間, QQ錢包才啟動收費?這背後, 是騰訊怎樣的戰略思考?

移動支付收費潮

QQ錢包官方公告稱, 自2018年1月8日起, 每位用戶(同一身份證對應的所有帳戶)累積擁有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 超額部分收取手續費,

費率為0.1%, 每筆最少收0.1元, 與微信支付收費規則如出一轍。

同時, 規則說明還稱, 除提現外, 支付、轉帳、紅包等其他功能, 不收取任何形式的手續費。

實際上, 所有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在向使用者做轉帳交易時, 都需要向銀行繳納手續費。 為了平衡支出壓力, 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早先已啟動收費模式, 而此輪QQ錢包的動作, 可以說標誌著幾乎所有移動支付巨頭均關閉免費視窗。

雷鋒網梳理發現, 最早啟動收費模式的是2016年2月, 微信發佈《關於轉帳收費調整為提現收費的公告》稱, 自3月1日起, 微信支付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 每筆最少0.1元。 同日起, 對轉帳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

訊聯研究中心研究員寇向濤曾對雷鋒網表示,

雖然微信收費屬商業化決定, 但其背後更多的是“戰術目的”——

促進微信支付從紅包轉為消費場景應用, 向用戶增強認知——微信支付不止是用來進行每年一度的紅包收發, 更是生活支付工具, 讓非活躍用戶動起來;

促進微信支付用戶盡可能在理財通裡進行基金理財, 從而實現營收提升;

提升綁卡率。

七個月後, 同年9月, 支付寶發公告稱, 2016年10月12日起, 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2萬元)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

針對收費舉措, 微信與支付寶給出的理由俱是“經營成本上升”。

QQ錢包地位變動

易觀金融支付分析師王蓬勃對雷鋒網表示, QQ錢包早期未參與收費潮, 主要因為其在整個騰訊金融交易規模中占比很小, 收費與否影響也不大;如今, 時隔近兩年後再啟提現手續費, 主要為應和騰訊集團在移動支付領域的佈局——集中火力在微信支付與支付寶之間的抗衡, QQ錢包則採取節省資金的策略。

就整個移動支付市場格局來講, 幾乎已然形成由支付寶與財付通壟斷的局面,

財付通在騰訊移動支付體系中, 又由微信支付與QQ錢包組成。 而QQ錢包的存在感, 卻發生了由強轉弱的變化。

2014年1月份, QQ錢包首登手Q, 海量平臺用戶以及歷時兩年的紅包大戰, 促使QQ錢包獲得高速增長。 騰訊財報顯示, 2016年春節假期, 通過QQ錢包收發的紅包數量6天內達約60億, QQ錢包月活躍用戶超1億。

行業人士對雷鋒網表示, 最初設立QQ錢包, 是為了彌補微信在低年齡用戶群與四五線城市的空缺。 QQ錢包總經理鄭浩劍也曾對媒體表示, “經過對QQ十多年積累的資料分析, 其龐大的QQ用戶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 因此對未開通微信支付的用戶而言, QQ錢包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

但隨著微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四五線城市不斷下沉, QQ錢包在騰訊移動支付體系內的地位也變得逐漸尷尬起來。 王蓬勃也對雷鋒網表示,於騰訊內部而言,在使用者規模增速放緩的前提下,騰訊內部做出戰略性選擇,開啟對QQ錢包提現收取手續費,其實就是不再進行補貼、節省資金,集中火力於微信支付單點突擊。

移動支付行業競爭白熱化

國內移動支付戰局已經持續許久。

根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資料顯示,2017年第3季度,移動支付市場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變,仍是由支付寶與騰訊金融近乎壟斷,壹錢包佔據1.26%。

其中,支付寶由於三季度繼續對線下掃碼業務保持大規模投入,特別是對於商戶需求的持續開發,令其消費類業務和個人轉帳類業務的交易規模均呈現爆發式增長。加之螞蟻金服大力推廣更多種類的理財類產品,支付寶金融類業務交易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最終使得支付寶佔據53.73%市場份額。

而受益於線下移動支付場景的持續投入,騰訊金融第三季度個人服務類交易規模仍然呈現爆發性增長,特別是個人類轉帳業務增幅十分明顯。此外,由於微信入口優勢和對產品的持續優化,騰訊金融信用卡還款業務交易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最終第三季度騰訊金融市場份額增長到39.35%。

隨著市場份額被瓜分得所剩無幾,騰訊與阿裡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也逐漸演變為貼身肉搏戰——2017年7月31日,廣州,微信智慧工坊,微信支付宣佈連續舉辦第三年的“88無現金日”自8月1日開啟,微信投入巨額資金以鼓勵金、代金券和現金紅包等管道推動支付。

同一天,支付寶宣佈,8月啟動無現金周,期間,將有超過1000萬線下商家參與,全國支付寶用戶只要在支持支付寶收款的商家消費超過2元,就有機會獲得獎勵金,最高可達4888元。同時,阿裡巴巴集團首創“88會員節”,攜國內外品牌超百億元福利助力支付寶無現金周活動。

國外,騰訊與阿裡也各自加快移動支付的拓展步伐——阿裡自2012年成立專門拓展海外市場的國際事業部後,已在超過26個國家與地區發展業務;而微信則於2011年即佈局海外支付,並與美國運通達成戰略合作,為財付通客戶在美英兩國提供網購服務,到2015年底,微信支付宣佈向境外商戶全面開放微信支付能力。目前,騰訊支付已登陸超過13個境外國家與地區。

從趨勢上看,TheStreet通過新加坡大華銀行的一份分析報告得出結論,按照騰訊財付通去年12月的交易筆數超過6億筆的體量,預計在2018年財付通有望超越支付寶。《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稱,按照艾瑞諮詢資料顯示,2014年年中,支付寶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接近壟斷的80%。然而,截至今年6月底,支付寶的份額已經穩步下滑到了略高於50%,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正在快速下滑。

隨著線下移動支付的逐漸普及,阿裡與騰訊之間的火力,集中於搶佔盡可能多的支付入口與場景,騰訊已無多餘精力分散給QQ錢包,畢竟整個行業競爭格局的時間視窗,已經不多。

王蓬勃也對雷鋒網表示,於騰訊內部而言,在使用者規模增速放緩的前提下,騰訊內部做出戰略性選擇,開啟對QQ錢包提現收取手續費,其實就是不再進行補貼、節省資金,集中火力於微信支付單點突擊。

移動支付行業競爭白熱化

國內移動支付戰局已經持續許久。

根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資料顯示,2017年第3季度,移動支付市場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變,仍是由支付寶與騰訊金融近乎壟斷,壹錢包佔據1.26%。

其中,支付寶由於三季度繼續對線下掃碼業務保持大規模投入,特別是對於商戶需求的持續開發,令其消費類業務和個人轉帳類業務的交易規模均呈現爆發式增長。加之螞蟻金服大力推廣更多種類的理財類產品,支付寶金融類業務交易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最終使得支付寶佔據53.73%市場份額。

而受益於線下移動支付場景的持續投入,騰訊金融第三季度個人服務類交易規模仍然呈現爆發性增長,特別是個人類轉帳業務增幅十分明顯。此外,由於微信入口優勢和對產品的持續優化,騰訊金融信用卡還款業務交易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最終第三季度騰訊金融市場份額增長到39.35%。

隨著市場份額被瓜分得所剩無幾,騰訊與阿裡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也逐漸演變為貼身肉搏戰——2017年7月31日,廣州,微信智慧工坊,微信支付宣佈連續舉辦第三年的“88無現金日”自8月1日開啟,微信投入巨額資金以鼓勵金、代金券和現金紅包等管道推動支付。

同一天,支付寶宣佈,8月啟動無現金周,期間,將有超過1000萬線下商家參與,全國支付寶用戶只要在支持支付寶收款的商家消費超過2元,就有機會獲得獎勵金,最高可達4888元。同時,阿裡巴巴集團首創“88會員節”,攜國內外品牌超百億元福利助力支付寶無現金周活動。

國外,騰訊與阿裡也各自加快移動支付的拓展步伐——阿裡自2012年成立專門拓展海外市場的國際事業部後,已在超過26個國家與地區發展業務;而微信則於2011年即佈局海外支付,並與美國運通達成戰略合作,為財付通客戶在美英兩國提供網購服務,到2015年底,微信支付宣佈向境外商戶全面開放微信支付能力。目前,騰訊支付已登陸超過13個境外國家與地區。

從趨勢上看,TheStreet通過新加坡大華銀行的一份分析報告得出結論,按照騰訊財付通去年12月的交易筆數超過6億筆的體量,預計在2018年財付通有望超越支付寶。《華爾街日報》也報導稱,按照艾瑞諮詢資料顯示,2014年年中,支付寶在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接近壟斷的80%。然而,截至今年6月底,支付寶的份額已經穩步下滑到了略高於50%,支付寶的市場份額正在快速下滑。

隨著線下移動支付的逐漸普及,阿裡與騰訊之間的火力,集中於搶佔盡可能多的支付入口與場景,騰訊已無多餘精力分散給QQ錢包,畢竟整個行業競爭格局的時間視窗,已經不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