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腰痛,什麼時候該拍片子?

腰痛持續多久要去拍片子?拍哪種片子?相信這是很多被腰痛困擾的朋友都想知道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腰痛, 什麼時候該拍片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可以這樣說,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可能經歷腰痛, 一般來講, 經過適當的休息或輔以藥物、按摩等手段, 腰痛的症狀就可得到緩解, 只有少數患者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1、沒有特殊病變, 問診+查體+X線, 大多就能搞定

腰痛到底要不要拍個片子?什麼時候拍?可以參考下面幾個方面:

1、在最初的4周~6周內進行影像學檢查並無必要, 除非合併有進行性的神經系統異常或者高度懷疑系統性疾病(如脊柱腫瘤、感染)。 如果4周~6周後症狀無明顯改善, 一般做一個腰椎正側位X線平片就足夠了。

2、對於脊柱感染、腫瘤、椎間盤疾病和椎管狹窄來說, CT和核磁共振(MRI), 要比X線平片更加敏感, 但是50%以上的椎間盤膨出可以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無症狀的椎間盤突出也並不少見, 相比而言, 椎間盤脫出的診斷價值更大。

3、CT與核磁共振的指征包括進行性的神經功能障礙、高度懷疑脊柱腫瘤或者感染、12周後仍有持續性腰背痛等。

2、更貴的不一定是更好的

腰椎CT和核磁共振儘管理論上更加先進, 在患者眼裡是“更好的”檢查, 但實際上X線平片可以提供很好的基礎資訊, 在反映脊柱序列等方面反而更有優勢。 對患者而言, 要擺脫“貴的就是好的”誤區, 聽醫生的建議, 選擇合理的檢查項目。

3、片子有問題, 未必真有問題

需要提醒病友的是, 影像學上的腰椎間盤突出不代表腰椎間盤突出症。 不要在CT、核磁共振上發現腰椎間盤突出, 就隨隨便便給戴上一個“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帽子, 一定要結合症狀、查體才能做出上述診斷。

腰痛患者如果症狀較重或者持續時間較長(超過兩周), 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免耽誤病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