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渦流振動感測器你瞭解多少?

今日導讀:

電渦流式位移感測器由探頭和前置放大器(又稱測隙儀)二部分組成, 探頭對著轉子被測表面, 但並不接觸, 留有一定的間隙,

用支架固定在軸承的瓦座上或機殼上, 通過延伸電纜與機殼外的前置放大器相連。

電渦流式位移感測器是非接觸式感測器, 具有靈敏度高、線性範圍大、頻響範圍寬、具有零頻回應、探頭結構尺寸小、抗幹撓能力強、適於遠距離傳送、易於校準標定等優點。 與接觸式感測器(速度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都是接觸式)相比, 電渦流式感測器能夠更準確地測量出轉子振動狀況的各種參數, 尤其適用於大型旋轉機械軸振動、軸位移、相位、軸心軌跡、軸心位置、差脹、等等的測量, 用途十分廣泛。

一、感測器的安裝使用要求

1 初始間隙的確定

各種型號電渦流感測器應在一定的間隙電壓值下, 其讀數才有較好的線性度, 所以在安裝感測器是必須調整好合適的初始間隙。

根據電渦流感測器特性曲線, 用於振動測量的感測器靜態最大量程不能大於2.5 mm, 動態下為了獲得較好的線性度, 其工作間隙應在0.3~2.8 mm範圍內, 即儀錶所指示間隙電壓為2~16V, 因此感測器工作點的選擇應為靜態時安裝間隙電壓為11V左右。

2保證被測表面必須光潔

橢圓度小於20μm, 否則所測結果中包含了表面光潔度及橢圓度給測量結果帶來較大誤差, 如局部腐蝕、有凹坑或傷痕等, 即使不振動, 渦流感測器也會有波動電壓輸出, 甚至測量結果不能使用。

3避免交叉感應和過小的側向間隙

當兩個垂直或平行安裝的感測器相互靠攏時, 它們之間將產生交叉感應, 使感測器輸出靈敏度降低。

為了避免交叉感應兩個感測器不能靠得太近, 圖中的A≥40mm。

側隙過小使感測器頭部兩側存在導體, 這也會降低感測器輸出靈敏度, 正確的側隙b≥1.5d, d是感測器頂部線圈直徑。 感測器頭部外露高度c, 一般沒有特別規定, 但現場使用證明, c太小也會降低感測器靈敏度, 正確的c≥2d。

4金屬材料的影響

在使用中, 除了要注意間隙問題外, 還須考慮被測物體是何種金屬材料, 因為同一感測器測量不同材質的物體時, 其輸出靈敏度也不相同, 因此, 製造廠用某種標定材料給出的標準曲線, 在實際使用時如果不是標定材料, 最好用實際使用中的材料重新標定。

5溫度影響

一般渦流感測器最高容許溫度≤180℃, 目前國產渦流感測器最高容許溫度大部分在120℃以下,

實際上工作溫度超過70℃, 不僅其靈敏度會顯著降低, 還會造成感測器的損壞, 因此測量汽輪機高、中、低壓軸軸振動時, 感測器必須安裝在軸瓦內, 而且在安裝前, 還必須進行校驗, 有條件的話最好給出溫度影響修正曲線。

6避免支架振動

渦流感測器有時是固定在支架上, 有時是套裝在支承杆上, 然後再固定到軸承座上。 感測器安裝時應該盡可能避免因支架的振動和鬆動而產生誤差。 支架和套筒固有頻率必須避開工作轉速, 否則會產生共振, 導致振動讀數誤差很大。

二、感測器輸出信號的真偽判別

1根據間隙電壓判斷

渦流感測器輸出電壓信號同時包含直流量和交流量。 直流量對應著感測器和探頭之間的平均距離,

又稱為間隙電壓。 交流量對應著振動信號。 如果間隙電壓正常, 那麼交流量一般也是正常的。

2振動值與間隙電壓的變化

振動值與間隙電壓的變化關係是否符合探頭特性(7.87V/mm), 超過±0.5V, 那麼測振儀錶很可能已失靈。 例如, 某振動探頭運轉正常時的振動值/間隙電壓為20μm /9.62 V, 現在為70μm /8.62 V, 其振動值增大了50μm, 間隙電壓應該降低約0.4 V, 正常情況下不應該低於9.22 V, 至少不應該低於8.72 V, 因此測振儀錶本身有問題。

3根據軸振和瓦振的變化趨勢來判斷

雖然軸振和瓦振的比例關係有大有小, 但是正常情況下, 軸振和瓦振應該同步變化。

4根據軸振輸出波形判斷

如電磁干擾, 輸出波形有大的毛刺出現、頻譜中除了工頻分量外, 還有大量的2x、4x、6x、8x等倍頻。

5根據升降速判別

根據升、降速過程中軸振幅值和相位的變化是否符合機械振動規律和轉子動力特性來判斷。

6支架是否共振的判別

支架共振現象具有以下幾點共同特徵:振動峰值很尖,發生共振的轉速範圍很窄(100~200rpm);該轉速附近軸承座振動較小、變化平穩而且沒有峰值;還可以通過現場敲擊試驗來判定。

三、感測器的應用範圍

1測量轉軸的振動

括轉軸的相對振動和絕對振動。如果渦流感測器是固定在軸承座上的,亦即以軸承座為參考坐標系,由於軸承座本身也在振動,因此,所測得的軸振動是相對於軸承座而言的相對振動;如果渦流感測器安裝在“不動“的參考點上,即基礎上的,這樣測得的就是軸的絕對振動。

2測量軸在軸承中的位置

利用渦流感測器的間隙電壓可以準確地測量轉軸在軸承中的位置,這個參數對診斷轉子穩定性故障很有用處。測量轉軸在軸承中的位置需要安裝兩個互相垂直的渦流感測器。測量軸的偏心度偏心的測量,對於評價旋轉機械全面的機械狀態,經常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你能夠看到由於受熱或重力所引起的軸彎曲的幅度。探測偏心的探頭,裝在機器上的什麼地方,這一點應該考慮。一般情況下,偏心探頭的最好安裝位置是沿軸向,在兩個軸承跨度中間,即遠離軸承。監測器上所指示的數值大小,取決於探頭的安裝位置,越接近軸承,其指示偏心的讀數越小。但實際上,裝在兩個軸承之間,往往很困難,因此經常是把渦流式傳器裝在軸承的外側。

3測量轉子軸向位置

軸在運行中,由於各種因素,諸如載荷、溫度等的變化會使軸在軸向有所移動,如軸移動距離過大就會碰到軸承,二者發生摩擦,則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就需要用電渦流探頭探測這一間隙的變化,由於這一參量十分重要,因而API670(美國石油協會)標準要求用兩個探頭同時探測一個物件,以免發生誤報警。通過監測感測器輸出信號的直流間隙電壓,就可確定推力盤在推力軸承中的相對位置;可以監測汽輪機通流部分軸向最小間隙的變化;並可監測推力軸承與烏金面的磨損情況,軸承在瓦枕中的移動量也能反映出來。有時通流部分故障會在軸向推力上反映出來,因而轉子軸向位置也可作為分析通流部分狀況的參量之一。

4脹差測量

即機組動靜部分相對於各自死點膨脹量的差值。對於現代汽輪機來說,一般分析測量高、中、低壓脹差。製造廠依據計算出的由靜止到滿負荷時汽缸和轉子的膨脹曲線,限定測點處的脹差值允許範圍。在此範圍內,汽輪機通流部分一般不致發生動靜部分摩擦,因而是機組啟停和正常運行時必須監測的重要參量。

5相位測量

渦流感測器還有一個重要用途是測取鍵相信號。鍵相信號是振動相位的基準,通過鍵相信號可以電腦組的轉速。

根據升、降速過程中軸振幅值和相位的變化是否符合機械振動規律和轉子動力特性來判斷。

6支架是否共振的判別

支架共振現象具有以下幾點共同特徵:振動峰值很尖,發生共振的轉速範圍很窄(100~200rpm);該轉速附近軸承座振動較小、變化平穩而且沒有峰值;還可以通過現場敲擊試驗來判定。

三、感測器的應用範圍

1測量轉軸的振動

括轉軸的相對振動和絕對振動。如果渦流感測器是固定在軸承座上的,亦即以軸承座為參考坐標系,由於軸承座本身也在振動,因此,所測得的軸振動是相對於軸承座而言的相對振動;如果渦流感測器安裝在“不動“的參考點上,即基礎上的,這樣測得的就是軸的絕對振動。

2測量軸在軸承中的位置

利用渦流感測器的間隙電壓可以準確地測量轉軸在軸承中的位置,這個參數對診斷轉子穩定性故障很有用處。測量轉軸在軸承中的位置需要安裝兩個互相垂直的渦流感測器。測量軸的偏心度偏心的測量,對於評價旋轉機械全面的機械狀態,經常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你能夠看到由於受熱或重力所引起的軸彎曲的幅度。探測偏心的探頭,裝在機器上的什麼地方,這一點應該考慮。一般情況下,偏心探頭的最好安裝位置是沿軸向,在兩個軸承跨度中間,即遠離軸承。監測器上所指示的數值大小,取決於探頭的安裝位置,越接近軸承,其指示偏心的讀數越小。但實際上,裝在兩個軸承之間,往往很困難,因此經常是把渦流式傳器裝在軸承的外側。

3測量轉子軸向位置

軸在運行中,由於各種因素,諸如載荷、溫度等的變化會使軸在軸向有所移動,如軸移動距離過大就會碰到軸承,二者發生摩擦,則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就需要用電渦流探頭探測這一間隙的變化,由於這一參量十分重要,因而API670(美國石油協會)標準要求用兩個探頭同時探測一個物件,以免發生誤報警。通過監測感測器輸出信號的直流間隙電壓,就可確定推力盤在推力軸承中的相對位置;可以監測汽輪機通流部分軸向最小間隙的變化;並可監測推力軸承與烏金面的磨損情況,軸承在瓦枕中的移動量也能反映出來。有時通流部分故障會在軸向推力上反映出來,因而轉子軸向位置也可作為分析通流部分狀況的參量之一。

4脹差測量

即機組動靜部分相對於各自死點膨脹量的差值。對於現代汽輪機來說,一般分析測量高、中、低壓脹差。製造廠依據計算出的由靜止到滿負荷時汽缸和轉子的膨脹曲線,限定測點處的脹差值允許範圍。在此範圍內,汽輪機通流部分一般不致發生動靜部分摩擦,因而是機組啟停和正常運行時必須監測的重要參量。

5相位測量

渦流感測器還有一個重要用途是測取鍵相信號。鍵相信號是振動相位的基準,通過鍵相信號可以電腦組的轉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