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優秀的人更願意獨處

“人在世間, 愛欲之中, 獨生獨死, 獨去獨來。 ”

——《無量壽經》

如何理解靈魂深處的孤獨?

這是一個很有詩意的題目。 我覺得, 一個人的靈魂只要足夠深刻,

就會發現那藏在靈魂深處的東西就是孤獨。

他會發現, 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限的, 他面對的是無限的虛空。 這是一種大孤獨感。 當一個人經歷重大苦難的時候, 這種大孤獨感就會突現出來。

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人人都是孤兒》, 裡面就講了這麼一個意思,

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有父母有朋友等等, 有這樣那樣的人際關係, 但是, 在真正的苦難面前, 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 你只能自己承受。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死亡, 每一個人只能自己去面對和承受死亡, 在這個時候,

父母、兒女都幫不了你。 從這一點來說, 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

作為一個正常人, 終歸是要入世的, 入世終歸是基本的狀態。

但是, 最好在心態上還是有出世的一面, 我自己反正是這樣的, 在投入的同時對我的外在生活保持一個距離, 就是站在比較高的位置上, 從人生啊、宇宙啊的大背景去看自己經歷的事情。

如果你能夠常常站到一個大背景下去看世俗生活中的沉浮, 就會有比較豁達的態度。

總之, 把入世和出世結合起來, 在入世的同時保持出世的心態, 我覺得是最好的狀態。

我想優秀的人都有孤獨的一面。 孤獨的概念有兩個理解, 一個是不被別人理解, 因為優秀的人, 他走在前面, 跟得上他的人比較少, 另外一個是, 優秀的人對孤獨的體驗更深刻, 從孤獨中體驗一種美, 一種跟天地的交流。

其實, 人際關係往往是會妨礙這種體驗的, 比較優秀的人大概更願意獨處, 與人際關係遠一點。 所以, 你的表現也許是一種優秀的徵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