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皮下注射抽到回血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你曾經是否有皮下注射抽到過回血的經歷呢?你有為此惴惴不安過麼?筆者三個月前像撞了邪一般屢屢抽到回血其中有兩個案例現在還記憶猶新。

案例一:

這是一位60多歲的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 長期臥床, 功能鍛煉依從性差, 需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預防靜脈血栓。 筆者常規選擇三角肌下緣外側進行注射, 常規消毒進針抽回血。 未抽到回血, 注射, 拔針。 拔完針後發現針頭與注射器連接處有淡紅色的血液。 懵了, 不會是把藥液打進血管裡了吧?不會出什麼事吧?越想越慌趕緊報告醫生繼續觀察, 惶惶不可終日地度過了一天還好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案例二:

有一日還給一位頸椎骨折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 常規消毒進針抽到回血, 拔針解釋換針頭換手臂繼續消毒進針又雙叒抽到回血。 筆者沒臉見人, 只好換人換針重新注射。

這兩次的經歷估計是前無來者, 後無古人。 筆者下定決心上天入地要找出原因。

根據《基礎護理學》對皮下注射法的介紹如下——

定義:

皮下注射是將少量的藥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常用的皮下注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下緣、兩側腹壁、後背、大腿前側和外側。

操作步驟:

1.洗手、戴口罩, 按照醫囑準備藥液

2.攜用物至病人處, 查對並解釋

3.選擇注射部位, 戴手套, 常規消毒皮膚、待幹, 抽吸藥液再次查對並排盡空氣

4.一手繃緊局部皮膚, 一手持注射器, 示指固定針栓, 針頭斜面向上, 與皮膚呈30°-40°(進針角度不超過45°, 以免刺入肌層), 快速將針梗的1/2-2/3刺入皮下

5.鬆開繃皮膚的手, 抽動活塞, 如無回血, 緩慢推注藥液

6.注射完畢, 用幹棉簽輕壓針刺處, 快速拔針按壓片刻

7.再次查對, 安置病人, 整理床單位, 清理用物, 洗手並記錄。

對比課本筆者並未發現自己在注射過程有明顯的問題。 但走訪十位工作三年以上的同事只有一位同事說抽到過一次回血,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真想向老天借個答案。

苦思冥想後, 找來了五位走訪過的同事和筆者一起進行模擬皮下注射, 經過反復對比, 度量。 驚人地發現皮下注射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外側注射時不同的進針的角度和針梗刺入皮下的深度決定了抽到回血的概率。

第一種方式:

皮下注射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外側,

進針角度在15°-35°之間, 將針梗的2/3-3/4刺入皮下, 抽到回血的概率在1%-2%之間。

第二種方式:

皮下注射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外側, 進針角度在35°-40°之間, 將針梗的1/3-1/2刺入皮下, 抽到回血的概率達到了30%-50%。

發現秘密後筆者實際驗證了三個月, 用第一種方式進行皮下注射選擇上臂三角肌下緣外側注射再也沒抽到過回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