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航空人永遠銘記您:劉亞樓將軍

劉亞樓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1910年4月8日生於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一個農民家庭。 192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9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8年1月任抗大教育長;1946年2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

兼任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校長;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和東北軍區參謀長、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1949年10月出任空軍司令員, 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9年9月任國防部副部長兼空軍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65年5月7日在上海病逝。

劉亞樓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軍傑出的高級軍事指揮員。 他不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主要創建者, 也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在劉亞樓將軍的有生之年, 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傾注了極大的心血。 2017年4月8日適逢劉亞樓將軍誕辰107周年紀念日, 緬懷他對航空工業的拳拳之心, 回顧他的光輝業績,

追思他的崇高風範,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 為推動航空工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馬克思”號結緣航空

紅軍的第一架飛機大家耳熟能詳, 都知道叫“列寧”號。 但是紅軍的第二架飛機恐怕大多數人不知道。 它名為“馬克思”號, 是一架英國阿弗羅公司製造的“飛鳥”式輕型教練機,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任紅4軍第11師政委攻克漳州時繳獲的。

“馬克思”號飛機模型

“馬克思”號飛到瑞金後, 在長汀公園公開展覽, 後來因戰鬥頻繁, 汽油供應不足、修理備件缺乏, 在執行了一段時間的任務後沒有再使用。 為了避免落入國民黨軍手中, 紅軍不得不將其銷毀。 紅軍時期繳獲的飛機和建立的航空機構雖然沒有保存下來, 但這是我國軍事航空事業的最初實踐, 探索了軍用飛機投入實戰的寶貴經驗。

劉亞樓從此與航空結緣。

心系航空工業

上任伊始, 劉亞樓將軍就主持起草了有關航空工業建設的意見書, 在此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 他與東北老航校、重工業部等各有關部門的有識之士一起,

多次聯名上書中央, 提議儘快發展新中國自己的航空工業。

1949年11月14日, 由劉亞樓將軍主持並經過多次修改最終成文的《關於航空工業建設意見書》呈送毛澤東主席, 從此揭開了新中國發展航空工業的序幕。

1949年11月14日, 在劉亞樓的主持下, 提出了新中國成立後上報中央的第一份有關建設航空工業的建議——《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的建設問題》的報告, 並呈報毛澤東主席。

1950年1 月5日, 劉亞樓與重工業部代部長何長工聯名向中央提出《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意見》、建議成立航空工業建設委員會, 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局以及設立研究院等。

1950年2月, 劉亞樓等空軍領導人向聶榮臻代總參謀長上報《初步建設航空工業意見書》,

對航空工業工廠的佈局提出詳細意見, 並提議成立航空工業局。

1950年6 月26日, 劉亞樓等人和重工業部領導聯名向中央軍委並朱德總司令呈報《開始建設航空工業的意見》, 建議成立專門的航空工業管理機構。

正是由於劉亞樓將軍等人的多次呼籲, 1951年4月17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頒發了《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 4月29日, 周恩來總理批復重工業部, 批准成立航空工業局。 從5月到9月期間, 隸屬於空軍的16個工廠正式移交給航空工業, 與此同時, 航空工業各廠所紛紛組建。 中國航空工業拉開了波瀾壯闊的序幕。

劉亞樓(右一)看望女飛行員

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時候,劉亞樓將軍就敏銳意識到發展我國航空工業的重要性,並高瞻遠矚地描繪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前景:從訓練裝配技術著手,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走向完全自己製造的道路;從製造小型飛機開始培育技術人員,進而準備製造大型快速的最新式飛機。後來又非常有預見性地制定了我國航空工業應該軍民並舉的宏偉戰略。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剛剛組建的中國空軍入朝參戰。面對裝備先進、經驗豐富的美國空軍,作為空軍司令的劉亞樓,確立了中國空軍“從空戰中鍛煉、在戰鬥中成長”的指導思想。

葉劍英、劉亞樓出席殲教1成功大會

劉亞樓將軍“從空戰中鍛煉、在戰鬥中成長”的戰略思想,也體現在他對航空工業的支持中。1958年三四月間,在一次主機廠企業領導幹部會議上,劉亞樓說:“航空工業青年人多,要有熱情,要敢設計,工廠要敢試製,我們空軍要敢支持,做出來要敢試飛。我不能飛,可以下命令要飛行員飛,死了也不用怕。”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給了航空工業員工無限信任和巨大鼓舞。

1958年,葉劍英、劉亞樓、韓光等在瀋陽觀看殲教1作飛行表演

正是由於以劉亞樓將軍為代表的前輩們對航空工業的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使得人民空軍與航空工業凝成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血濃於水的緊密聯繫,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風雨中協力奮鬥,共同肩負起捍衛祖國領空、增強國防實力的神聖使命。

試飛員于振武駕駛殲教1首飛成功

在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航空工業已經形成了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運輸機、艦載機、直升機、教練機、水陸兩栖飛機、通用飛機、支線飛機、幹線飛機以及導彈等數十種型號、覆蓋軍民用領域的龐大譜系。今天,我國的軍用飛機已步入“20”時代,民用飛機開始發力。

偉人眼中的劉亞樓

毛澤東拍板:我看他最合適

1949年5月4日,6架美制國民黨B-24轟炸機轟炸了北平南苑機場,也震驚了毛澤東的心,來自空中的威脅讓共產黨的領袖強烈感受到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已是共產黨人刻不容緩的責任。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寫信給周恩來,提出建立空軍的問題。周恩來隨即著手進行組建空軍的各項具體工作。

空軍是個技術性很強的新軍種,揭開“天幕”的人,非要有勇有謀不可。

周恩來向毛澤東問道:“主席認為由誰來組建空軍呢?”

毛澤東的腦海中浮現了一位個頭不高卻幹練瀟灑的“洋八路”來:“讓劉亞樓來幹!劉亞樓在蘇聯留過學,據說,俄語說得很不錯,回國後又兼任過東北航校校長,對航空有所瞭解,我看他是未來空軍司令的最合適人選。”

“好,那就這樣定吧!”周恩來十分贊成毛澤東的意見。

毛澤東與劉亞樓

1949年10月25日,劉亞樓將軍就被中央軍委任命為人民空軍司令員,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空軍初創階段,在原航空學校的基礎上,組織建立了7所航空學校;主持制定了在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的方針,迅速組建空軍部隊。

周恩來痛心: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劉亞樓55歲英年早逝,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軍民都感到巨大的損失和悲哀,按大將一檔予以隆重地追悼,而其規格之高,在將軍裡可謂首屈一指。於是,有人說,劉亞樓的後事,簡直可以同國葬相媲美。除身在井岡山的毛澤東外,周恩來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幾乎都到場參加。公祭會上,周恩來神情十分沉痛,熱淚盈眶,為國家和軍隊失去了一位棟樑之才,也為自己失去了一位可以披肝瀝膽的戰友。周恩來曾沉痛地對翟雲英說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亞樓同志走得太早了。

劉亞樓與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鄧穎超在一起

今天,我們深切緬懷劉亞樓將軍,就是要永遠銘記他對中國航空工業創立和發展建立的豐功偉績,牢記他對航空工業的殷切期望,繼承劉亞樓等老一輩航空人培育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不斷開創航空工業發展的新局面,用輝煌的業績來告慰劉亞樓將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朽英靈!

劉亞樓(右一)看望女飛行員

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時候,劉亞樓將軍就敏銳意識到發展我國航空工業的重要性,並高瞻遠矚地描繪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前景:從訓練裝配技術著手,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走向完全自己製造的道路;從製造小型飛機開始培育技術人員,進而準備製造大型快速的最新式飛機。後來又非常有預見性地制定了我國航空工業應該軍民並舉的宏偉戰略。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剛剛組建的中國空軍入朝參戰。面對裝備先進、經驗豐富的美國空軍,作為空軍司令的劉亞樓,確立了中國空軍“從空戰中鍛煉、在戰鬥中成長”的指導思想。

葉劍英、劉亞樓出席殲教1成功大會

劉亞樓將軍“從空戰中鍛煉、在戰鬥中成長”的戰略思想,也體現在他對航空工業的支持中。1958年三四月間,在一次主機廠企業領導幹部會議上,劉亞樓說:“航空工業青年人多,要有熱情,要敢設計,工廠要敢試製,我們空軍要敢支持,做出來要敢試飛。我不能飛,可以下命令要飛行員飛,死了也不用怕。”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給了航空工業員工無限信任和巨大鼓舞。

1958年,葉劍英、劉亞樓、韓光等在瀋陽觀看殲教1作飛行表演

正是由於以劉亞樓將軍為代表的前輩們對航空工業的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使得人民空軍與航空工業凝成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血濃於水的緊密聯繫,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風雨中協力奮鬥,共同肩負起捍衛祖國領空、增強國防實力的神聖使命。

試飛員于振武駕駛殲教1首飛成功

在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航空工業已經形成了殲擊機、強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運輸機、艦載機、直升機、教練機、水陸兩栖飛機、通用飛機、支線飛機、幹線飛機以及導彈等數十種型號、覆蓋軍民用領域的龐大譜系。今天,我國的軍用飛機已步入“20”時代,民用飛機開始發力。

偉人眼中的劉亞樓

毛澤東拍板:我看他最合適

1949年5月4日,6架美制國民黨B-24轟炸機轟炸了北平南苑機場,也震驚了毛澤東的心,來自空中的威脅讓共產黨的領袖強烈感受到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已是共產黨人刻不容緩的責任。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寫信給周恩來,提出建立空軍的問題。周恩來隨即著手進行組建空軍的各項具體工作。

空軍是個技術性很強的新軍種,揭開“天幕”的人,非要有勇有謀不可。

周恩來向毛澤東問道:“主席認為由誰來組建空軍呢?”

毛澤東的腦海中浮現了一位個頭不高卻幹練瀟灑的“洋八路”來:“讓劉亞樓來幹!劉亞樓在蘇聯留過學,據說,俄語說得很不錯,回國後又兼任過東北航校校長,對航空有所瞭解,我看他是未來空軍司令的最合適人選。”

“好,那就這樣定吧!”周恩來十分贊成毛澤東的意見。

毛澤東與劉亞樓

1949年10月25日,劉亞樓將軍就被中央軍委任命為人民空軍司令員,奉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空軍初創階段,在原航空學校的基礎上,組織建立了7所航空學校;主持制定了在陸軍基礎上建設空軍的方針,迅速組建空軍部隊。

周恩來痛心:千軍易得 一將難求

劉亞樓55歲英年早逝,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軍民都感到巨大的損失和悲哀,按大將一檔予以隆重地追悼,而其規格之高,在將軍裡可謂首屈一指。於是,有人說,劉亞樓的後事,簡直可以同國葬相媲美。除身在井岡山的毛澤東外,周恩來和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幾乎都到場參加。公祭會上,周恩來神情十分沉痛,熱淚盈眶,為國家和軍隊失去了一位棟樑之才,也為自己失去了一位可以披肝瀝膽的戰友。周恩來曾沉痛地對翟雲英說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亞樓同志走得太早了。

劉亞樓與周恩來、鄧小平、李先念、鄧穎超在一起

今天,我們深切緬懷劉亞樓將軍,就是要永遠銘記他對中國航空工業創立和發展建立的豐功偉績,牢記他對航空工業的殷切期望,繼承劉亞樓等老一輩航空人培育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不斷開創航空工業發展的新局面,用輝煌的業績來告慰劉亞樓將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不朽英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