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河北省一個縣,人口超50萬,名字大部分人讀錯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 燕雲十六州, 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 共十六州, 即今北京、天津全境, 以及河北北部地方、山西北部地區。 失嶺北則必禍燕雲, 丟燕雲則必禍中原。 燕雲十六州又稱“幽薊十六州”, “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 其中, 就蔚州來說, 主要指今天的河北省蔚縣一帶。 而對於蔚縣這一名字, 大部分人都會讀錯。

首先, 對於蔚縣的“蔚”字, 很多人容易誤讀成(wèi), 不過, 在這裡這個字的正確讀音為(yù)。 蔚縣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 古稱蔚州。 蔚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 東臨北京, 南接保定, 西倚山西大同, 北枕張家口, 縣境東西橫距74.55千米, 南北縱距71.25千米, 位於東經114°13′~115°04′, 北緯39°34′~40°10′之間。 蔚縣民間藝術之鄉、剪紙藝術之鄉、剪紙藝術研究中心、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從史籍考證看, 蔚州的設置和轄境是有變化的、有移徙的。 追溯蔚州最早建置於東魏永安中(西元528-530年)改懷荒、禦夷二鎮(分別在張北縣與赤城縣北)設立, 寄治並州鄔縣界。 北周宣帝時(西元579年)又設立蔚州, 是著名的“燕雲十六州”之一, 設立大昌縣州治在靈丘(今山西省靈丘縣), 今河北省蔚縣地屬之。 唐朝這一歷史階段, 蔚州轄安邊縣(今蔚縣、廣靈縣、陽原縣)、飛狐縣、靈丘縣。

元朝這一歷史階段, 蔚州屬上都路順寧府(宣德府), 轄靈仙縣、定安縣、廣靈縣、靈丘縣、飛狐縣。 明朝建立後, 蔚州屬山西大同府, 轄廣昌縣(今淶源縣)、廣靈縣、靈丘縣, 並置蔚州衛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 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改屬萬全都指揮使司(萬全都司)。

彼時, 蔚州為明朝的北方重鎮, 可謂兵家必爭之地。 清朝時, 蔚州初屬山西大同府。 雍正七年(西元1729年), 改屬宣化府, 遂不再轄縣。

最後, 1912年, 蔚州屬直隸省口北道。 1913年, 改蔚州為蔚縣。 1928年, 蔚縣劃歸察哈爾省。 1952年, 蔚縣劃歸河北省。 如今, 蔚縣作為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下轄縣,

東與涿鹿縣接壤, 南與保定市淶源縣、淶水縣為鄰, 西與山西省廣靈縣、靈丘縣交界, 北與宣化區、陽原縣相接。 蔚縣區位優勢明顯, 處在京津冀、晉冀蒙兩個經濟圈和環渤海都市圈結合地帶, 總人口約為51萬人。

文/情懷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